“以前看球賽只能看到一片綠色的草地,現在每根草都看得清清楚楚。”家住石景山區的李小姐奧運會前買了一臺高清機頂盒,去年夏天,她感受了一場豪華的視覺盛宴。在這臺小小的機頂盒背后,高清電視產業還有著一條伸向很遠的產業鏈。
制作環節
高清電視劇可以賣兩輪
在中國電視快步走入高清時代的過程中,高清電視節目是一切改變的開端。節目制作商們也確實走在了這場技術變革的最前方,他們已經制作出相當數量的高清版本電視劇。
在高清電視劇制作方面,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節目制作公司是最早“吃螃蟹”的人。“從2004年開始,我們公司出品的所有電視劇包括紀錄片,都采用高清拍攝。目前我們是中國最大的高清版權擁有者,擁有高清節目2000小時。”其公司副總經理張華表示,《大宅門》、《臥薪嘗膽》、《李小龍傳奇》、《大宋提刑官》等數十個作品都是用高清拍攝的。“用高清拍的電視劇可以賣兩輪,先賣標清再賣高清。”
唐德國際傳媒集團制片人楊陽也表示,因為高清電視劇的整體制作精良了,觀看效果更好了,制作公司在賣片時也會有一些優勢。幾家高標清同播的電視臺需要儲備一些高清片源,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高清版本可以賣得更好。電視臺在購買時可能會問到你,是否有高清的版本。
在2005年唐德傳媒成立時,就已經全部用高清拍攝電視劇了。“當時我們已經考慮到標清轉高清的發展趨勢,而且海外市場是唐德很重要的一塊市場,高清版權可以賣得貴一些。”
楊陽也坦言,在電視劇制作方面,高清普及的程度還可以,但電視臺高清節目的制作還比較少,大部分電視節目還是標清制作。
高清拍攝設備出租貴三成
“高清版本的電視劇畫面質量非常好,能把人物、場景表現得特別細致,但拍攝成本也會相應增加不少。”楊陽介紹說,首先是拍攝設備上的投入增加。與標清攝像機相比,每臺高清攝像機每天的租賃價格要高出30%-40%,標清攝像機價格在900-1100元左右,高清攝像機最便宜的也要1200元,價格高的要近2000元。此外,一盤標清磁帶可能才幾十元,但一盤高清磁帶就要一兩百元。
由于拍攝清晰度的提高,制作過程中對服裝、化妝、道具等環節的要求也提高了,拍攝周期也會延長。“與可以計算出的設備投入不同,制作過程中增加的費用是沒法計算的。”楊陽舉例說,普通的服裝幾十塊錢就可以做一套,但高清拍出的效果十分細致,不能有一點瑕疵,就需要服裝做得更好一些。高清對置景要求也非常嚴格。比如遠景調一根白柱子,如果是標清拍攝,大概刷上漆就可以拍攝了,但高清就不行,高清攝像機可以明顯感覺出柱子是剛刷的,因為剛刷上的油漆不平,需要多刷兩遍,拍攝時間就被拉長了。
此外,在后期制作方面,高清電影電視的工藝流程都要比標清的收費高,包括調光調色、上字幕、剪輯、占用機房的費用等。
“從另一個角度看,各個制作環節上成本的增加,也帶動了設備租售、后期制作等相應行業的發展。”楊陽表示。
播出環節
電視臺數億元進行設備改造
國產設備研發企業前景廣闊
從9月28日早上7點開始,北京電視臺衛視頻道將實現高標清同播。屆時,已有的BTV高清頻道的新聞、“文化通檔”等欄目也將進一步豐富畫面信息、調整節目形式。到2011年底,BTV文藝和BTV體育兩個頻道也將實現高標清同步播出。
“電視臺高標清同播,主要涉及技術和節目兩個方面的工作。其中,設備改造是一項很龐大的工程,攝錄、制作、傳輸等整條鏈都需要進行設備和技術的更換。”北京電視臺副總編輯朱江表示,最近3年來,北京電視臺一直在進行高清設備的配置。去年奧運會時,北京電視臺已經開通了一個高清頻道,并對足球決賽、排球預賽和部分山地自行車賽進行了高清轉播。為此,北京電視臺購買了兩臺高清轉播車,新臺址也配備了多個高清演播室。在這次高標清同播,他們還購置了大量的攝像錄像機。“不好說北京臺為設備改造總共花了多少錢,但肯定是數億元的投入,像高清轉播車和演播室,哪一項的投入都得幾千萬。”
電視臺在設備更新上的大手筆投入,必然會帶動相關設備或系統生產及銷售商的利益增長,其中不少民族品牌將從中受益頗多。
作為中國廣電行業十大民族品牌,兆通影視設備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三維虛擬演播室系統的開發生產。該公司區域經理馬莎解釋說,三維虛擬演播室系統是大小電視臺欄目錄制時常用的一套系統,被廣泛應用于新聞、訪談、娛樂節目、天氣預報、證券播報等欄目的制作。“比如大家看到的天氣預報,主持人身后的氣象圖就是用虛擬系統做出來的,其實現場背景上什么都沒有。”
馬莎說,高清虛擬系統的價格要比同類標清虛擬系統貴一倍以上。一套單機位、單通道的表情虛擬系統的價格是30多萬元,但同規格的高清系統則達到了60萬元,甚至80萬元。“現在大部分的電視臺還是在使用標清虛擬系統,電視臺標清轉高清是一個趨勢,高清虛擬系統的前景非常好。”
同樣是民族品牌的中映高清科技公司主打的就是“高清牌”。“我們有一整套的高清攝錄像機和編輯系統。”公司副總工程師洪濤表示,他們一直在跟國外的同類業務企業進行抗爭,雖然在技術上已經有所突破,但競爭仍很艱難。他舉例說,索尼、松下等外國企業的各條生產線都已經比較成熟,共同競標時,他們可以把價格壓得很低,而損失可以從別處補回來。“國家大力發展高清電視,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中央電視臺已經開始對我們的產品進行考察了。”
購劇投入會加大
未來廣告收益將提高
朱江表示,北京衛視播出的節目有些是自己制作的,有些是購買來的。目前,高清節目的播出量和播出欄目還在商討過程中,但他們已經做好了高清播出的各項準備,本周就可以進行高清播出的實際演練。
“我們肯定要收購不少高清節目,為此的投入也會加大。”朱江說,目前一部電視劇最多可以在4家衛視同播,各家衛視可以共同分擔購片費。如果是購買高清版,可能會成為獨播劇,本身高清電視劇的價格就會高一些,若是獨播劇價格就更高了。
朱江說,電視臺雖然投入數億元進行高清改造,但短期內還說不上會有什么收益。“從長遠來看,如果電視臺都改成高清了,電視畫面變好看了,傳播過程中的競爭力就會加強,必然帶來廣告等收益的提高。”
傳輸環節
3年北京高清用戶將達260萬
“北京的用戶如果想收看4個現有的和即將開通的7個高清頻道,需要配置一個高清機頂盒,家里的電視機也需要是高清配置。”地網運營商歌華有線網絡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的高清信號已經覆蓋全市,只要是在合法的歌華網絡上都可以收到高清信號。記者了解到,全市現有數字電視用戶200余萬戶,高清用戶2.4萬戶左右。“也就是說,有2.4萬名用戶安裝了高清機頂盒。”
在北京地區,此次與高清電視播出轉換同步進行的還有交互式數字電視網絡的改造。“3年推廣260萬戶的目標,指的就是交互式高清數字電視。”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交互式數字電視網絡的改造還沒完成,各個區縣都有一些地方已經改造好了。“可以肯定的是,以我們現在改造的情況來看,足夠完成今年30萬戶交互式高清電視的推廣。”
可以說,在所有標清轉高清的環節中,網絡運營方面改造所耗費的資金是最巨大的。對于這點,歌華有線的有關負責人并沒有透露他們的投入。市發改委主任張燕友則表示,市政府將給予北京電視臺和歌華有線這兩家項目承擔單位資金補助、政府采購等多種形式的支持。具體支持方案將于近期上報市政府審定。
從2006年起,北京開始進行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工作,為發展高清交互電視提供了接收所需的基本條件。在基礎建設和運營方面,歌華有線公司將逐步推進完成交互式高清數字電視應用平臺、運營支撐平臺、傳輸機房、雙向介入的基礎設施建設。
接收環節
高清電視機銷量增一成
業內人用“四位一體”來形容高清電視。就是說,人們想看到高清電視得同時滿足4個條件:高清的節目源、傳輸高清信號的運營商、高清機頂盒和高清電視機。其中,高清電視機和高清機頂盒是需要人們自行購買的。
TCL研發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國家標準,高清電視機的清晰度指標必須達到720線以上,屏幕顯示上要符合16:9的顯示標準。此外,電路、亮度、對比度等30多個指標也是考核一臺彩電是否是高清電視的主要因素。
“市場上大部分的液晶、等離子等平板電視機都已符合高清電視機標準。”業內人士表示,目前,42英寸以上的等離子電視都能達到垂直分辨率720線以上要求,液晶電視能支持1080P以上的分辨率。
月底7個頻道免費高標清同播,也極大刺激了高清電視機的銷售。北京家電賣場中,8月彩電銷售猛增3成,占比從平時的25%迅速增至40%以上。蘇寧電器副總經理孫承志介紹,央視、北京電視臺、歌華有線將在9月28日進行高、標清同播,為此很多原本就想更新換代的消費者“扎堆”買高清電視,近兩周銷量增長10%左右。
截止到2008年,我國平板電視的擁有的量已經達到1500萬。根據中國電子商會、中國家電聯合會對二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態的調研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平板電視銷售達755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52%,下半年預計將超1050萬。全年平板電視累計實現銷售將達1800萬臺,同步增長50%。
“小盒子”拉動31億元大市場
與高清電視已經走進千萬家庭的情況不同,收看高清電視的另一個關鍵環節——高清機頂盒的普及程度還很低。
擁有高清電視機后,用戶還必須有高清數字解碼器(即高清機頂盒)才可以接收到高清電視信號,現有由網絡公司贈送的普通數字接收機頂盒只能接收到標清節目。
不菲的價格是影響高清機頂盒普及的一個主要原因。目前,通過歌華有線購買的高清機頂盒最便宜的一款售價為1880元,其他賣場銷售的高清機頂盒價格也在千元以上。在免費贈送和花費上千元之間,大部分用戶選擇了免費領取的機頂盒。針對高清機頂盒價格高的問題,孫向東表示有關部門對此已有所考慮,將采取措施讓高清機頂盒走入低端市場。
此外,能同時接收并播出高清、標清兩套節目的數字電視“一體機”也將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一體機內置有卡槽,用戶通過歌華自行購買高清數字電視芯片就可以看高清節目,不需要另行購置機頂盒。”大中電器銷售人員表示。
目前,LG、康佳、TCL、創維、長虹等絕大部分電視品牌都有數字一體機銷售。但是,在北京賣場中銷售的帶內置高清機頂盒的款型都在40英寸以上,價格要比同尺寸普通平板電視高出2000元左右。
北京市經信委副主任李洪表示,預計未來3年,數字電視前端設備市場將形成約50億元市場規模,高清交互式機頂盒推廣將帶動約31億元的市場規模,高清電視機普及將帶動約145億元市場規模。
數字電視產業園
年新增產值近千億
高清電視播出通過消費升級,將帶動集成電路、軟件、數字電視前端、傳輸、接收顯示燈數字電視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
在制造方面,上月底,全國最大的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商——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亦莊投資280億元,建設了全國第一條TFT-LCD第8代生產線,主要生產大尺寸液晶電視顯示屏。京東方8代線的建設將帶動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升級,徹底結束我國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場需求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張燕友表示,圍繞京東方8代線這一核心項目的建設,北京市還將積極吸引和聚集北京乃至全國的高端產業資源,加快建設一個全國一流的數字電視產業園,帶動上下游廠商的產業升級,使北京成為全球重要的高清數字電視機及相關數字電視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據估計,數字電視產業園的建設,將吸引相關企業投資超過500億元,每年可形成近1000億元的產值,提供超過2萬個就業機會,年上繳稅金超過40億元。
增值服務
開發多種新型消費形式
“高清和交互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市廣電局總工程師何桂芝表示,高清帶給人們的是視聽上的升級和享受,交互式則由用戶原來只能單向接收電視信號,變為可以與電視互動。“北京市的高清電視發展是和交互式網絡一起進行的,人們將變‘看電視’為‘用電視’。”
李洪介紹說,北京將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城鄉的高清交互式有線電視網絡,與正在建設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和20M入戶寬帶互聯網一起,形成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城鄉一體化的高速寬帶信息網絡,極大地提升北京信息化水平,使北京成為最方便、最快捷地獲取信息的城市。
通過這個平臺,人們足不出戶,通過電視就可以享受到“一站式”服務,如在線預約掛號、遠程醫療服務、網上社區服務、網上繳費等。同時,項目還將創造性地開發出電視購物、電視上網、視頻點播、電視回看、互動游戲等多種增值服務,從而帶動新型消費模式的產生和傳統消費模式的升級。
“具體哪些醫院、學校會出現在電視上,還要看各個單位與網絡運營商洽談的情況。”何桂芝說。
■權威聲音
高清電視拉近政府與百姓的距離
1958年3月,我國第一臺電視機在天津誕生。此后的50年間,電視產業經過了一次次的技術升級和變革。從最初的14英寸小屏幕到幾十寸大屏,從幾個頻道到100多個頻道,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模擬電視到數字電視,從標清電視到高清電視,都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時代潮流。
9月28日,北京衛視將在全國率先實現高清播出,這標志著北京信息化基礎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北京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應用工程是一項重要的惠民工程。它將為廣大觀眾提供一個便捷的信息獲取和交互平臺,從而促進集在線政務、應急預警、公共服務、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智能小區”建設,拉近政府與尋常百姓的距離。
數字產業市場規模將近千億
按照北京市提出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提升計劃,北京計劃用3年時間建設成為信息通信樞紐和互聯網中心城市。北京將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城鄉的高清交互式有線電視網絡,與正在建設的3G通信和20M入戶寬帶互聯網一起,形成國際先進的城鄉一體化的高速寬帶信息網絡。
“三網合一”的國家規劃已經在制定過程中,北京市也在著手進行,最開始將在區縣進行試點。
高清電視播出后,將帶動北京集成電路、軟件、數字電視前段、傳輸、接收顯示等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預計未來相關產業市場規模將近千億。
■相關鏈接
我國高清電視發展歷程
高清數字電視是世界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趨勢,相比傳統的模擬電視及標清數字電視節目具有諸多優勢,其具有16:9的寬屏幕,分辨率高達1920×1080,可以實現5.1路環繞聲,更具逼真感和震撼力。
在我國,高清電視的發展已歷經了10年的歷程。10年前的國慶50周年,中央電視臺首次用高清電視進行實況轉播,正式拉開了我國高清電視發展的序幕。2005年中央電視臺通過有線數字電視開播了我國第一個有線高清頻道。隨后,上海文廣集團、中影集團,CHC高清電影頻道等也相繼開播了有線高清頻道。2008年,中央電視臺和北京電視臺相繼開辦了地面高清頻道。然而,受節目內容和技術等方面的影響,我國高清電視發展緩慢。
今年,廣電總局又批準了一批新的電視臺加入到高清電視的行列: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和北京衛視、上海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黑龍江衛視、深圳衛視等7個衛視頻道。并且這些頻道將于9月28日開始高、標清同播。按計劃在第一年度的高清播出率要高于50%,第二年度要高于70%,第三年度達到全高清播出。
發展高清電視直接促進北京產業結構的升級,項目的實施將帶動一大批自主創新產品和技術的應用與產業化,拉動平板電視制造、內容制作、傳輸設備等上下游產業鏈發展,新增市場規模約千億元,有力地推動我市整個數字電視產業的升級。(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今目標CEO文榮博士認為SaaS應用的成熟度才是決定用戶接受的關鍵,也是當前SaaS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SaaS產業已經經過了多年的技術積淀和用戶培養,現在要想突破最后一公里,必須在產品成熟度上下功夫。“SaaS應用絕不>>>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