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巨人IBM的每一次變革和轉型都會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因為它無論是一大步還是一小步,都將帶動社會的進步。從電子商務到隨需應變,從隨需應變到智慧的地球……
2008年,IBM營收1036億美元,只比上一年微增5%,而利潤卻高達123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8%,毛利達到44%,在美國最賺錢的500家大企業排名中,從上一年第14上升到第8。6年前帕米沙諾出任CEO,大手筆花去500億美元進行并購和研發,目的只有一個,就是IBM開始轉型服務。IBM轉型之初,外界和IBM普通員工都不能完全理解服務的核心,但今天人們清楚地看到IBM的服務正圍繞“智慧的地球”展開。
為了讓智慧的地球更好地在中國落地,2009年8月3日,IBM在北京高調成立“IBM中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其主要職能是,作為其全球分析決策創新中心網絡的一部分,解決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對于先進分析能力不斷增長的需求,利用數據幫助客戶建立智慧的商業系統,以進一步完善商業決策。
在IBM剛剛成立的中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辦公室,《IT時代周刊》記者和路透社記者一起,與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總裁范克安進行了對話。
滿頭銀發的范克安、是一位充滿了睿智的管理者,他在IBM已經工作了32年。在他擔任IBM亞太區負責人的時候,曾在上海居住一年,對中國市場有著深深的認識。
變革源自客戶
《IT時代周刊》:IBM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向服務轉型,終于在今天讓業界明白IBM服務轉型的最終目標是“智慧的地球”。作為一位服務IBM公司32年的管理者,您對IBM的轉型是怎么思考的?
范克安:對于IBM來說,轉變是唯一不變的一項原則。IBM的核心能力就是變革的能力。2011年,IBM公司就有100年的歷史了,可誰會想到這樣的百年老店最開始從事的是低技術的計時器和攪肉機業務?后來,IBM還做了一系列其他的轉變,比如說有一段時間做了記分卡和打卡表業務,后來還做了個人電腦業務……從IBM的歷史上來看,變革是不變的真理。
《IT時代周刊》:IBM要想改變世界,它首先就要改變自己。IBM怎么改變自己的?在轉型所進行的收購中,IBM花費了多少資金?
范克安:IBM的每一次改變,都緣于感受到了客戶需求的變化,反過來也促使自身進行變革。在過去的5年里,IBM主要圍繞服務、解決方案、服務軟件來進行轉型。現在,IBM有80%的收入、90%的利潤都是來自于軟件和服務。在過去的五六年時間中,IBM收購了60家公司,耗資達到了200億美元。2002年,IBM收購了普華永道的咨詢部門,獲得了很強的咨詢能力。去年又收購了CONGOS公司,現在IBM還要收購一家分析軟件公司……
《IT時代周刊》:持續的并購給IBM帶來了哪些變化?
范克安:通過一系列的并購使IBM增加了軟件、服務、解決方案的能力。如果沒有這些能力,就不可能實現“智慧的地球”,只有擁有了這些能力,IBM才能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現在,IBM想用自己獨特的能力來解決客戶、企業、社會、政府等面臨的復雜問題。這也是IBM的業務模式。
咨詢服務市場誘人
《IT時代周刊》:咨詢服務,歐美市場很好做,而在中國市場上,并不是特別的順利。IBM的服務部門、咨詢部門在中國市場的收入與IBM整體的收入相比,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您怎么看中國市場?
范克安:我特別熱愛中國市場。我覺得中國的IT市場其實是在延續非常規的模式進行發展。當前的經濟環境對企業和政府來說,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但對咨詢行業來說,反而出現了更多的機會。
現在有很多公司要提高生產力,要進行全球競爭,要變成世界級的企業,這時候就要加大對咨詢業務的需求。他們需要IBM幫助他們提供一些實時的服務和轉型項目的服務。因此,我對中國服務業市場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中國政府正在支持中國軟件服務行業的發展,對IBM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現在,IBM正在為中國和全球的客戶進行服務。
《IT時代周刊》:現在在中國成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這對IBM來說,有何積極作用?對中國企業來說,又能獲得怎樣的幫助?該分析決策創新中心除了支持中國的客戶外,是否還支持其他的客戶?
范克安:IBM建立中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主要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將來,該中心將由現在的300人發展到600人。為中國政府和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利用“智慧的地球”來創造更多的機會。
現階段,IBM分析決策創新中心的首要使命是支持中國的客戶。而且,IBM在全球有6個創新中心,它們之間會有聯系,進行共享。如果客戶需要,也可以由這些創新中心來進行服務。
《IT時代周刊》:IBM提出“智慧的地球”戰略,對中國客戶能提供什么樣的幫助?
范克安:“智慧的地球”其實是把現在的實體世界進行數字化。對“智慧的地球”來說,里面一個主要的觀念是城市的智慧化。中國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變成了很大的城市,怎樣抓住機會變成智慧的城市呢?智慧的城市在很多方面要建立起社會系統,比如說公共服務、能源、電力、交通,在一起形成智慧的系統,這樣才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
現在,全球人口中有5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2050年會有70%的人,到2050年,這個數字會增長到60億人。如果身處智慧的城市,人們的生活水平會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中國從現在到2050年會有100座新興城市出現,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通過IBM提供的智慧的城市系統,可以改善城市的每一個方面,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大改善。
智慧的地球面臨挑戰
《IT時代周刊》:現在,IBM怎樣把“智慧的地球”這個概念落實到每一個行業去?
范克安:“智慧的地球”從最根源、最基本的層面來看代表的是變革。對于政府和企業來說,IBM認為他們都將轉向智慧的地球。第一個原因是政府和企業都在致力于變革。比如說智慧的電網,很多企業、電力行業所用的電網都已經有50年之久了,他們必須想變才行。第二,在實施新的技術、在應用新技術的時候,把現實的實體世界變得數字化的過程,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軟件能力和整合能力,如果沒有這些能力會遇到很多的障礙。IBM公司有能力來幫助公司、企業和政府了解、實施,并且整合他們已有的資產。第三,實施智慧的城市、智慧的電力、智慧的交通……需要各部門聯合。對企業和政府來說,必須要打破自己和企業之間的孤島,通過聯合運營來實施新的技術、接受新方法。現在看來,技術不是問題,需要的是能夠了解這些技術、實施這些技術、整合這些技術。
《IT時代周刊》:對IBM來說,實施“智慧的地球”將面臨哪些挑戰?
范克安:面臨的問題主要來自于文化方面、治理方面和變革接受程度方面,以及跨部門實施方面。在這些過程中,IBM的咨詢部門將大有作為。
IBM咨詢部門有三千名員工負責對戰略、變革管理、治理和助力客戶轉型等方面進行咨詢。而且在這個三千人的戰略和轉型團隊中,有一個小的團隊專門為IBM公司自己轉型提供服務,在這里我們學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然后我們再把它應用到別的客戶身上。(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8月27日消息,等待著人們非常期待的和從來沒有得到證實的觸摸屏平板電腦的人們也許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早些時候人們希望蘋果在9月份舉行的會議上推出一種平板電腦iPad。但是,現在人們預計蘋果在9月份舉行的會議上將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正在驗證變革轉型的力量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