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日消息,金融危機下我國政府為促進經濟增長,出臺了在電力、交通、醫療、教育等行業投資4萬億的計劃,各行企業紛紛響應。一段時間之后發現,賣芯片并不是全球芯片巨頭英特爾唯一的響應方式,而和這些看似不相關的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已經讓英特爾“摻乎”到了巨額投資當中。
“經過最近一年來的努力,英特爾軟件合作伙伴項目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收獲。”英特爾軟件與服務事業部、亞太區合作伙伴關系與戰略業務發展總監何淑芬今日在媒體溝通會上這么說道。
何淑芬和她的團隊在過去的一年中,就是忙于配合多個中國獨立軟件開發商(ISV),用英特爾的軟硬件平臺,幫忙調試、優化合作伙伴的軟件。據她介紹,國內目前已經有4100家ISV加入和英特爾成為合作伙伴,而通過優化的軟件也超過了2800款。
在溝通會上,何淑芬和她的團隊和媒體分享了四個合作案例,這些案例分別涉足智能電網、高速路交通、統籌醫療信息、金融軟件。據介紹,這些行業的幾大公司都在過去的一年中和英特爾合作,并實現了軟件性能和硬件使用效率的提升。
在英特爾看來,用戶使用了自己的芯片,不一定讓芯片的全部功能發揮出來,比如英特爾近幾年開始推廣的多線程技術。何淑芬的團隊就對這個還做了一個測試軟件,檢測芯片組當中的多線程硬件是否在使用。
四個案例中,這些公司都在最后選用了英特爾至強服務器的處理器平臺,軟件合作項目讓這些合作伙伴受益之外,也讓更多的企業使用英特爾的平臺。不過何淑芬表示,這個部門不是為了銷售去做的業務,而是為了幫用戶解決問題。
恰好,這四個案例大部分都是在我國的4萬億投資規劃當中,巨大額度的政府投資也讓這些項目的搭建有充足的資金支持。何淑芬表示,這只是眾多和英特爾合作的案例中較大的幾個,英特爾的確在和很多4萬億投資行業的合作伙伴合作,不過英特爾也還是在和大量其他行業的伙伴合作。(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無論設想完美的產品能否在現實中被消費者接受,市場新形勢都逼迫著諸強全身心投入“升級”戰。 辦公軟件、操作系統已經不是什么新名詞。而美國的微軟公司和蘋果公司正在賦予這一些舊名詞越來越多的新概念。要有隨時隨>>>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