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董事會日前決議,將大手筆投資11.168億美元,用來擴充12吋廠中的45/40納米產能,并建置32/28納米相關制程產能。
臺積電預估今年資本支出將達23億美元,已是全球半導體廠中資本支出規劃第三大的廠商,僅次于英特爾和三星電子,且根據臺積電規劃,32/28納米制程將于2010年第一季開始生產。
臺積電40納米制程良率不佳問題已獲明顯改善,在7月底股東大會中,臺積電先進技術事業資深副總經理劉德音就表示,40納米的良率已提升到60%,約是3個月前的一倍,且良率仍在持續改善中,所以客戶的投片也有明顯提升,如6月投片量約6000片,但7月已達9000片,第三季投片量將上看3萬片。
隨著臺積電40納米制程良率漸獲改善,繪圖芯片雙雄英偉達(NVIDIA)及AMD已開始準備新產品上市事宜,AMD支持DirectX11的40納米RV870,將于9月10日開始舉辦上市前活動(pre-launch event);NVIDIA除了已正式推出40納米G210、GT220芯片外,也暫敲定年底會再推出GT230及新一代支持DirectX11的GT300芯片。
由于45/40納米效能明顯高于65/55納米,包括巨積(LSI)、阿爾特拉(Altera)、耐特邏輯(NetLogic)、富士通等國際大廠,也將在第三季或第四季大幅拉高委托臺積電的代工訂單。臺積電45/40納米占營收比重,也可望由第二季的1%至年底急速拉升至接近10%,但因現在產能不足,才會如此大手筆進行投資。
當然隨著45/40納米良率趨于穩定,臺積電在32/28納米的投資上也開始加速。臺積電將28納米制程定位為全世代(full node)制程,提供高介電層金屬閘(HKMG)及氮氧化硅(SiON)材料等兩種選擇,預計2010年第一季開始生產,大客戶如AMD、NVIDIA、高通(Qualcomm)等,已開始與臺積電進行合作。
另外,臺積電與英特爾合作的Atom核心單芯片,已經開始進入最后量產的準備工作,這將是臺積電在32/28納米世代的另一項重要突破,自然得要更積極擴大產能因應。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雖然40納米市場中,臺積電要爭取中央處理器訂單的機會不高,但32/28納米或22納米世代,臺積電就可爭取到CPU代工商機,英特爾的合作案就是很好案例。(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法國網站“Mac4Ever”則聲稱該版本將是最后一個測試版本,這意味著雪豹正式版馬上就會開始壓盤。盡管蘋果官方并沒有給出確切的日期,但外界普遍預計該操作系統將于今年9月份正式發布。 蘋果下一代操作系統雪豹目前已>>>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