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的北京,出奇的熱。在面對時代周報記者的2個小時內,英國ARM公司總裁都德·布朗(Tudor Brown)的話題也和天氣一樣“hot”。
除了上網本,布朗說得最多的還有2個詞:英特爾和微軟,這是ARM對手陣營里的兩員大將。
問答之間,布朗神態輕松,心情頗佳,因為基于ARM架構的上網本即將上市。
8月初,總是頭戴軟帽、有著藝術家氣質的英特爾移動平臺事業部總經理鄧慕理(Mooly Eden)在一次技術發布會上說道:“在Windows7上市的10月份,英特爾會推出新的平臺Pine Trail。”說這些話時,鄧慕理同樣神態輕松。
在兩大對手輕松神態的背后,搶占上網本制高點的第二次戰役即將打響。
此外,分別作為ARM和英特爾盟軍的谷歌和微軟,也在上網本操作系統領域展開新的競爭。上網本四巨頭的戰爭,遠未終結。
ARM貼身肉搏英特爾
上網本市場的崛起,把ARM這家原本身處IT業幕后的公司推到了前臺,業內人士在談及上網本時,無論如何也繞不開ARM。
ARM作為“IT業上游的上游”,設計了大量高性能、廉價、耗能低的RISC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件,它代表的是一種設計思想,那就是低功耗、低成本。
因而,當人們質疑英特爾Atom(凌動)芯片的高功耗時,一定會拿“ARM架構”說事。英特爾的X86平臺,儼然成了“高功耗”的代名詞。
這是英特爾自推出Atom芯片以來,讓其頭痛、卻又無法回避的。
在低功耗產品領域,ARM已經成了英特爾的挑戰者,雙方在智能手機、MID,尤其是現在的上網本市場上,競爭日趨白熱化。另一方面,ARM和英特爾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關系,英特爾在嵌入式芯片領域其實也是ARM的客戶之一,其產品線中有基于ARM技術構架的產品。
“今年下半年,有更多的基于ARM的上網本出現,從主流到山寨廠商都會有,以臺灣廠商為主吧。”布朗說道。目前,高通、飛思卡爾半導體等廠商正在把ARM架構的芯片帶入市場。
事實上,在前不久的第五屆便攜式產品設計與電源管理技術研討會上,ARM展示了一款臺灣和碩設計的超薄型ARM平臺上網本,基于飛思卡爾處理器、8.9英寸屏,重量小于850克。
ARM公司移動計算市場經理楊宇欣說:“這個上網本的BOM價低于120美元,比目前的X86平臺上網本便宜50%,可以提供給白牌設計、制造企業更為差異化、更具價格優勢的選擇。”
基于ARM架構的上網本還有一個重要推手—高通。高通著力打造的“智能本”(Smartbook)就是基于ARM架構。高通副總裁比爾·戴維森表示,目前市場上有15家制造商在和高通進行深度合作,開發超過30款不同的終端產品,這些制造商包括華碩、仁寶、富士康、宏達電、英業達、東芝和緯創等在內的終端及代工廠商。
此外,5月底,惠普公司負責信息產品集團的執行副總裁Todd Bradley在接受彭博財經采訪時表示,惠普有意推出采用ARM架構的上網本產品。
面對ARM陣營的貼身緊逼,英特爾不得不全力應對。
對10月份即將推出的新平臺Pine Trail,鄧慕理稱:“我們花大力氣設計了新風扇”,基于英特爾新層流技術和風扇設計的新一代上網本產品,在外觀、性能、輕薄程度以及鍵盤/屏幕尺寸方面比現有上網本更勝一籌,“更能滿足普通消費者的需要”。
8月3日,英特爾告知下游廠商,到今年年底將不會再向上網本廠商提供Atom Z系列處理器的現貨。
資深分析人士馬先生認為,英特爾推出Atom芯片其實非常倉促,性能并不好,英特爾將要以“能應對ARM挑戰的新平臺”來重新規范、引導上網本市場。
事實上,這也是最近大量山寨上網本廠商“虧損出局、集體倒閉”的根本原因,英特爾控制了芯片發貨和價格,控制住了上游,下游企業只能順著英特爾“洗牌”的思路走。
微軟遭遇上網本新敵
“上網本對ARM來說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業務,但對英特爾來說,那是他們的未來”,如布朗所言,英特爾的第二季度財報也顯示,主要應用于上網本的Atom處理器及其對應芯片組在當季實現3.62億美元的銷售,環比暴漲65%。
英特爾掌控上網本市場的“雄心”很明顯,而且,英特爾還有一個同盟者—微軟。迄今為止,英特爾在上網本芯片市場的份額已超過80%,微軟Windows在上網本操作系統市場所占份額更是超過90%。由于大多數上網本不具備運行Windows Vista的能力,微軟只得使用老版的Windows XP系統。
“我們也一度喜歡‘上網本’這個名字”,飛思卡爾營銷負責人格倫•布切斯(Glen Burchers)表示,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都被稱為“上網本”,上網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定義為“Wintel”,即英特爾芯片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組合。
在飛思卡爾的設計中,新的智能本應采用飛思卡爾的芯片同時安裝開源操作系統Linux。然而,比Linux更讓微軟頭痛的是谷歌。
在今年4月于臺北舉行的Computex大展上,宏基、明基兩大臺系廠商相繼宣布將推出采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上網本,廣達、仁寶也利用展會,和谷歌進行了密切接觸,所談就是Android。與此同時,惠普、戴爾、華碩等PC巨頭轉戰谷歌、將推出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上網本的消息也紛紛傳出。
“這些消息不見得撼動微軟,但Windows7正在加快步伐也是事實,”在跟蹤英特爾與谷歌多年的資深人士馬先生看來,“谷歌也在加速,但相對還是有點慢。”
谷歌7月9日稱,準備推出基于Linux的Chrome操作系統,主要市場就是上網本。微軟的Windows7將于今年10月上市,但谷歌的Chrome明年下半年才上市,幾乎遲了一年。
畢竟在操作系統領域,谷歌是新手,谷歌提前一年高調宣布Chrome操作系統,某種程度上,也是給上網本領域的谷歌追隨者們吃一顆定心丸。占據上網本操作系統90%市場的微軟有了挑戰者谷歌,而且圍繞谷歌的開放系統也形成了一大陣營。
“Wintel”還能控制多久?
從硬件到軟件,現有上網本“既得利益者”英特爾和微軟,都遇到了強大的挑戰。下一疑問自然就是,Wintel大旗還能打多久?
“英特爾的Atom芯片降到目前基于ARM架構的手機芯片,至少價格得縮水10-15倍,這是英特爾架構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它已經習慣了高利潤方式,”ARM公司總裁布朗毫不留情地指出,“這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商業模式。”
在布朗看來,“Wintel聯盟在過去的20年間已經賺得太多了,他們害怕Wintel被打敗,害怕失去控制權”,但是,“Wintel是否還能控制,真不好說”。
“英特爾本身就是矛盾的,既想發展上網本,又不想上網本沖擊了它固有的筆記本電腦市場,尤其是臺式機市場下滑之后,筆記本電腦成了英特爾的重要市場。”與布朗看法類似的是,7月16日,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在該公司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廉價的超薄筆記本能夠向用戶提供上網本不具備的功能。最近,英特爾在不同場合多次重申這一觀點。
英特爾曾嚴格控制上網本的尺寸,即Atom芯片只能用于10英寸以下的屏幕,但聯想、戴爾都推出12英寸的上網本,用戶的需求、市場的變化已經由不得英特爾了。
當只有Wintel的時候,PC廠商都圍繞著Wintel。Wintel賺大錢,他們分一杯羹,因為這是“別無他選”的做法。然而,當功耗更低的芯片組ARM、更為開放的谷歌操作系統等新生力量出現時,這些PC廠商不能不動更多的心思。
面對新的可能性,更多的PC廠商選擇了“通吃”之路,一邊繼續與Wintel聯盟周旋,一邊與挑戰者“眉來眼去”,試圖獲得更多發展空間、更大的利潤來源。這就是市場。
一邊推出凌動芯片上網本、一邊準備推出ARM架構上網本的惠普,就是一個例子。惠普PC/移動設備部門主管Todd Bradley在受訪時表示:“我們對ARM非常感興趣,Mini系列上網本是最接近ARM的產品線”。他還強調,低功耗已成競爭的重點,這給了ARM、高通等公司挑戰英特爾的機會。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新挑戰者,是順應用戶需要的、市場需要的挑戰者,Wintel聯盟能控制供貨源,但能控制用戶需求嗎?
目前的基于英特爾Atom芯片的上網本是“暴紅暴衰的市場,所以,我們不會用上網本這個名字”,布朗比較認可“智能本”(Smartbook)。據稱,在推出“智能本”這個名稱前,高通曾對全球數百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高通營銷高級主管基思·克萊森(Keith Kressin)說:“一些用戶甚至獨立提出了‘智能本’的想法。這個名字一定比他們最初聽到的‘上網本’更為理想。”
逐鹿上網本的第二場戰役已經打響,市場格局必將發生巨變,鹿死誰手,尚難預料。(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首先發難的是瑞星,該公司7月初指出,奇虎的一個頁面被黑客“掛馬”,用戶一旦訪問后IE瀏覽器將崩潰,甚至可能感染病毒。對此,不甘退讓的奇虎迅速進行了反駁,強調公司網站沒有任何漏洞,也沒有被“掛馬”,因此瑞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四巨頭爭雄上網本 ARM、谷歌夾攻“Wintel”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