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MarketWatch今日撰文稱,迄今為止,人們看到的還都是一些片段的,而且是彼此矛盾的數據,不同觀點的人完全可以利用不同的資料為依據,得出彼此大相徑庭的結論。科技行業的需求是否已經觸底?這一問題的答案至關重要,其實某種程度上,它也就決定了科技類股是否已經觸底。
本周,從高科技行業的表現看來,情況可謂是一片混亂,那些希望確切知道科技領域是否復蘇的投資者顯然又要感到失望了。
首先,個人電腦制造商戴爾(DELL)發出了預警,他們告知股東,他們的利潤率第二財季將會下滑,這主要應該歸咎于各種元件的成本上漲,企業需求的疲軟,以及強大的競爭壓力。這一令人失望的消息,再加上得州奧斯汀總部一場黯淡無光的分析師會議,使得該公司的股票僅僅在周二的一個交易日當中就遭受了下跌8%的打擊。
然后表態的是芯片巨頭英特爾,他們的表現恰恰相反,點燃了市場熱情的火焰。該公司宣布,他們第二財季的表現好于市場預期,而且他們還表示,在他們看來,科技產品開支預計將會有所增長。
難道英特爾知道什么戴爾并不了解的內情?
現在市場都在滿懷期待地等待著下周的進展,期望屆時情況會變得更加明晰。微軟(MSFT)和蘋果(AAPL)下周將相繼發布財報。他們的財報或許會提供更多的線索,讓人們看到個人電腦市場或者說整個科技行業究竟在發生怎樣的故事,讓人們確定科技行業的復蘇進程究竟是怎樣的情形。
在那之前,或者說迄今為止,人們看到的還都是一些片段的,而且是彼此矛盾的數據,不同觀點的人完全可以利用不同的資料為依據,得出彼此大相徑庭的結論。科技行業的需求是否已經觸底?這一問題的答案至關重要,其實某種程度上,它也就決定了科技類股是否已經觸底。
在這方面,有一個領先性指標非常重要,這就是芯片制造設備的生產商的態度——這些廠商的意見顯然必須予以重視,因為通常,設備生產商的狀況取決于芯片制造商的狀況,而芯片制造商的狀況取決于整個科技行業的狀況。近期,來自這一領域的一些預兆還是很讓人樂觀的。六月中旬的時候,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 Inc.表示,看上去,設備領域的資本開支在今年第二季度已經“觸底反彈”了。
Gartner分析師林南(Klaus Rinnen)上個月表示,“毋庸置疑,整個復蘇進程將是漫長的,緩慢的,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最初的跡象,顯示著庫存補充活動已經活躍起來,過去幾個季度當中,由于一系列的削減和控制措施,庫存已經接近耗盡。”
事實上,這一庫存補充的主題是非常值得投資者予以關注的。由于經濟衰退的緣故,無論在消費者的層面還是企業的層面,需求都大幅下滑了,在這種情況下,整個行業顯然都會更加專注于售出他們當前所積累的商品,元件生產企業拿現有的庫存來應付設備制造商的需求,而零售商也樂于看到貨架逐漸變空。
一些分析師相信,英特爾所發布的業績其實并不能真正說明終端客戶的需求已經觸底反彈,只是可以說明這家公司現在正在著手重建庫存,讓其回歸正常水平。
Collins Stewart分析師庫馬爾(Ashok Kumar)就此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題目為《要說復蘇還早得很》,在報告中,他就主張,英特爾第二財季80億美元的營收之所以會超越預期,其實就是因為該公司在重建庫存。FBR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伯格(Craig Berger)也強調,現在的庫存水平已經降低到無法持續下去的程度。
不過,毋庸贅言,這些因素的出現已經為行業下半年的表現確立了一個相對理想的基礎。在下半年,第三季度有返校季節,第四季度有假期購物季節,這些顯然會對消費者一方的需求形成相當的刺激。即便是那略略有些傾向于悲觀主義立場的庫馬爾也表示,他“在九月季度達到尾聲之前都不大可能建立賣出的信心”。目前,庫馬爾給予英特爾的股票評級是買進,他認為,目前還需要觀察終端需求方面的情況。
庫馬爾在研究報告當中寫道,“復蘇的下一個支點必須是來自于終端需求。”
根據英特爾和戴爾兩方面的觀點,這一次的復蘇之路上,仍然將由消費者扮演領導者的角色。戴爾的首席財務官格拉頓(Brian Gladden)在公司本周漫長的分析師會議上強調,無論在大企業市場上,還是在中小型企業市場上,他們的銷售表現都依然是“非常疲軟”。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歐德寧(Paul Otellini)也對自己的投資者們表示,“消費者的采購才是前進道路的引領者”。
戴爾的態度何以會較為悲觀,而英特爾的態度何以會較為樂觀?這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源自于所謂上網本市場的發展。這種體積較小、價格較低、功能較少的筆記本產品成為了衰退當中難得的亮點,在個人電腦市場整體下滑的時候為一些廠商提供了相當的緩沖。
研究公司Gartner指出,在今年第一季度當中,個人電腦市場第三大玩家、臺灣的宏碁(ACER)單位出貨量增長了26.7%,而與此同時,戴爾的單位出貨量卻下滑了16.9%。兩者的表現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戴爾相對而言更加依賴專業市場的緣故。
英特爾在上網本領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的Atom芯片銷售實現了非常可觀的突破。即便如此,Atom在最新財季當中的營收也只有 3.62億美元,在公司整體營收版圖上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與此同時,他們的服務器芯片Nehalem盡管針對的是較為疲軟的企業客戶個人電腦市場,也成功地扮演了營收推動器的角色。
下周,當蘋果和微軟拿出他們的財報時,投資者很可能還會看到類似的差異存在。因為觀察家們都已經看到,微軟針對大企業客戶的銷售表現仍然在下滑,而蘋果卻將因為炙手可熱的iPhone和日益攀升的蘋果機銷售成績而獲得更多的動能。
目前看來,這種消費者先于企業界擁抱新技術的趨勢似乎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7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喬布斯在6月底已經回到蘋果公司工作,繼續擔任CEO,不過他仍有足夠的自由和空閑,參加休閑放松的活動。本周二晚間,Coldplay樂隊巡演管理員意外地在演出現場遇到了喬布斯。 Coldplay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科技行業復蘇眾說紛紜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