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從不差錢。即使在被歐盟開出14.5億美元的罰單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英特爾大手一揮,仍以不菲的價格收購WindRiver。
6月4日,英特爾公司內部正式達成一致,斥資8.84億美元收購WindRiver公司。據稱,英特爾將以每股11.5美元的全現金價格,收購WindRiver的所有流通股。交易公布后,英特爾股價在納斯達克市場收高1.19%,報16.13美元,顯示出華爾街投資人對這筆交易的看好。
WindRiver是業界唯一提供面向行業市場的嵌入式軟件平臺廠商。收購完成后,WindRiver將成為英特爾的一個子公司。
談及此次收購的目的,英特爾軟件和服務部門的副總裁RneeJames表示,此次收購將增強英特爾在移動式嵌入設備領域的能力,這也將是使處理器和軟件從傳統的PC領域向嵌入式系統和移動設備系統轉移的策略之一。
英特爾一直致力擴大PC市場之外的“地盤”,但屢屢受挫。而此次動用現金完整收購對方,看來胸中已有幾分把握。
不順利的轉型
美國《人工智能》一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一句非常適合套用于英特爾的話:當一個公司在行業內的市場份額達到50%,那么它的市場份額就不會再翻番,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
自2000年以來,英特爾就一直處于這個定位,到2009年,英特爾在個人電腦微處理器市場的份額約為80%。相關數據顯示,目前PC領域的市場逐漸達到飽和,而據估計,未來每年市場增幅不會超過10%。
有意思的是,在分析英特爾壟斷一案中,調研公司Gartner的副總裁馬斯丁·瑞納德認為,英特爾為了創造市場的增長點,不得不背上反壟斷的罵名:通過主動削減處理器、數據中心或軟件的價格和利潤,以此來刺激顧客消費,從而使得整個行業看起來充滿高增長的故事。
英特爾在尋找新增長點上,可謂不懈努力,他們一直試圖通過增加在其他領域芯片的份額來減少對發展成熟、增長緩慢的PC市場的依賴。但迄今為止,它在微處理器之外的業務上不太成功。
2006年6月,英特爾出售通信芯片組,這項業務曾耗資十幾億美元,占了英特爾投資的大部分,并一度導致公司財務緊張。當時,它開發了一系列高端手機芯片,除了提供給Palm和摩托羅拉等公司嘗試使用,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最終,由于開發的費用太高,這個部門一直虧損,不得不賣給了Marvell。同時剝離的產品還包括多媒體信號業務等。
當時,所有出售的產品最初估價為10億美元,最后的成交價格為6億美元。英特爾之所以降價處理,原本是打算借助通信業務轉型,但是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更新產品的速度,并不像英特爾預期的那樣快,最終很多相關的投資都不能有效地轉化為產品。
與英特爾之前不順利的轉型相比,此次并購WindRiver似乎讓英特爾相信總算找對了方向。就連一向穩重的英特爾高管也喜不自勝地說,嵌入式系統近年將會有上百億美元的獲利機會。
嵌入三部曲
芯片開道,輔助操作系統,加上軟件公司的無縫銜接,英特爾在有條不紊地布局。
2008年3月,英特爾推出“凌動”(Atom)處理器,它基于全新的微架構,專門為小型或低耗能設備使用。華碩“易PC”上網本首次將Atom帶到公眾面前并走紅市場,在宏碁等電腦廠商的推動下,上網本隨即成為PC界的新秀。
據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數據,2008年上網本出貨量暴增20倍,英特爾Atom處理器第四季全球市場占有率達81.8%。因此,有觀點擔心低價的凌動處理器會搶占利潤更高的傳統筆記本芯片市場。對此,英特爾副總裁斯蒂芬·史密斯答復稱,Atom處理器的銷量遠遠超過預期,搶市場的事情不會發生。業內人士就此猜測,凌動處理器可能是英特爾向PC外圍芯片發展的載體。
英特爾的一系列動向也證實了這一猜測。凌動處理器的應用范圍除了上網本,還有MID(移動互聯網產品)市場。2009年2月,歐德寧還表示,英特爾正在專注于把凌動芯片用于手機制造。最近,英特爾和盤托出“真相”:該處理器不僅將用于上網本、移動互聯網產品,還將應用在嵌入設備上。
凌動處理器進入嵌入設備市場,必須面對兩個問題:耗能、操作系統。嵌入設備需要的是耗能少的芯片。而以往在這一方面,凌動處理器先天不足。它和基于ARM架構的飛思卡爾芯片的電能分別是14W、3W。業界因此戲稱,當凌動處理器上網本遇見ARM架構的上網本(高通推出的“SmartBook”即遵循于該架構,詳情見本刊上期《上網本芯片再涌競爭暗流高通新品堪與英特爾比高下》),就如同DOS對抗WindowsXP。
不過,既然是處理器巨頭,降低芯片的耗能對英特爾來說根本不算問題,但在操作系統方面,英特爾就只算新軍。
英特爾一方面推出一系列低耗能的凌動,從最初的Sliverthorne平臺到6月4日在臺北國際電腦展上亮相的Moorestown,英特爾在耗能、散熱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據稱Moorestown處理器的耗能不及早期凌動處理器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他們于2009年2月,推出首個Linux的操作系統Moblin2,專供上網本和MID設備使用。
2008年8月,英特爾收購英國移動Linux開發商OpenedHand公司,以補充自己在Linux上的不足。盡管如此,在嵌入設備領域,英特爾承擔了操作系統和芯片提供商的角色,但在這一新的領域,它顯得不那么游刃有余。英特爾發言人比爾·卡爾德無奈地承認,目前在這一領域,凌動處理器提供的性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但一些服務器應用程序能夠讓它的技術發揮作用。英特爾遇到了一些難題。收購WindRiver正好可以幫英特爾解決這些困難,并為公司在嵌入式和手機領域提供了亟需的可信度。
有分析師指出,WindRiver的產品非常適合于英特爾的軟件產品,其中的編譯器可以幫助英特爾優化軟件,使其在低能耗的x86芯片上運行。同時,WindRiver發布的Linux平臺,也能滿足英特爾對開源操作系統的渴求。最近英特爾推出一系列用于機頂盒和電視等最新產品的集成芯片,WindRiver正好彌補了公司在這一領域軟件方面的不足。
還值得注意的是,WindRiver的客戶單上已經有了一長串名字:索尼、寶馬、波音、Verizon等。WindRiver成為英特爾的子公司后,這些客戶自然成為英特爾的囊中之物。行業分析認為,如果說以前的種種挫敗,都是因為缺乏市場,那么如今WindRiver獻給英特爾的這些名單,以及正在形成的無線網絡市場,無疑給英特爾在這一領域的投資打了一劑強心針。
不過,雖然積極因素不少,但WindRiver是否真能實現英特爾的期望,業界仍然持謹慎觀望態度。甚至有人稱,英特爾是“摩爾定律”的篤信者,它喜歡制造各種芯片,但是在各自為政的嵌入設備領域,又有多少公司能趕上英特爾更新的步伐?(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近日Google對外宣布將推出一個與微軟Windows競爭的操作系統,與此同時微軟則宣布,Office10將包含其四個最流行應用軟件的免費、在線版本,以回擊Google基于Web的Office應用服務。 北京時間7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擁開源之利購得Wind River 英特爾成嵌入市場新人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