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消息,宏碁CEO蘭奇日前表示,電腦制造商應該采取更大膽的行動來增加效益,應該購買一些小廠商。
并購的馬車沒有停下
電腦產業一直整合不斷,至今,IBM退出PC業與惠普并購康柏是產業整體的標志信號。
蘭奇在接受臺北媒體采訪時說:“如果你看到七至八個玩家變成四至五個時,你就會覺得,從增加效益方面來看這是個有意思的行業。在產業鏈上已沒有足夠的利潤養活如此多的玩家。”
玩家減少,留在PC餐桌上的廠商繼續肉搏,最終只有3-4家廠商幸存,這是宏碁高管一直宣揚的論調。
通過并購鞏固實力對增強效益有利。目前惠普年出貨5500萬臺電腦,戴爾4300萬臺,宏碁3400萬臺。如果這些廠商年出貨能達到1億臺PC,它們就可以向廣達與仁寶施壓,獲得更好的價格。
日本廠商是并購目標
去年,由于經濟形勢下滑,訂單減少,臺灣代工廠一度引發內哄,坐視PC品牌商得利。近幾年,由于泰國與大陸生產成本優勢,更導致頻繁的遷廠事件。可見,從上游到下游,電腦界都動蕩不安。
一些堅持獨立發展的PC制造商,比如華碩和聯想,必須對遠景做長遠而艱難的打算。談及聯想,蘭奇認為,如果規模真的如此重要的話,聯想一直在朝錯誤的方向前進,因為自從并購IBM電腦業務后,它一直在國際市場苦苦掙扎。
之前,一直流傳聯想并購富士通、巴西廠商Positivo的傳言。在一線知名PC品牌廠商中,IBM已退出,蘋果不太可能出售,聯想,戴爾,惠普,宏碁處在強勢地位,索尼,明基,華碩,三星,明基,同方居二線,潛在的并購目標其實并不多。
為了贏得市場,幾大電腦商都瞄準了索尼與東芝,蘭奇稱:“今天日本的確處于下風。”
宏碁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蘭奇認為將繼續并購,目前它買下了Gateway與Packard Bell。蘭奇說:“我覺得我們必須通過一些方式參與這場大合并。”(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Atom的全球流行已經一年有余,但隨著普通消費者了解的深入,對Atom低下性能的認識越發清晰。尤其在Nettop桌面領域,雖然小巧的機箱設計能夠吸引眼球,但電腦畢竟是拿來用的,而Atom和主流桌面處理器的性能差距實在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宏碁有意并購日本廠商 稱聯想前進方向錯誤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