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在上周四晚間將網站上的液晶螢幕價格標錯的戴爾,今日傍晚發出聲明指出,并未對有錯誤價格的訂單表示接受,但是會提供所有在系統異常期間(6月25日晚間9點17分至6月26日早上6點56分)下訂單的顧客,每一位最多兩張面額不同的單筆消費折價券:訂購一臺或多臺液晶顯示器的顧客,每位顧客會收到一張面額為新臺幣1,000元的液晶螢幕現金折價券;由于有些顧客還同時訂購了上網本、筆記本電腦以及桌上型電腦,這些消費者會再領到一張面額為新臺幣3,000元的電腦現金折價券。
戴爾表示,將與每位受影響的顧客取得聯系,并于明日提供更多的信息。
盡管戴爾聲明稿中,表示上述的賠償辦法,是“展現最大的誠意”。但是可以預期的是結果絕對不會讓下單的消費者滿意:先前戴爾與消保會和消基會協商時,提出要以九折的價格來供貨這些標錯價格的液晶螢幕,消息傳出后網路討論區即沸沸揚揚表示不滿。
“戴爾的決定和消保會的提議差距太大,”消保會消保官組組長吳政學表示。消保會在日前與戴爾協調的建議是戴爾訂單第1臺應按標錯價格期間的價格出售;第2臺以后則按公司更正后“線上折后價”,提出合理的階梯式折扣。
吳政學表示,先前就有過類似的事件發生:原先定價19萬多元的液晶螢幕,在網站銷售時少標了“1”,當場少了10萬元,售價變成9萬多元。最后業者與消費者協商:第一位訂購消費者賠償約1萬2千元,第二位約8千元,隨著順序往后遞減賠償金額。
戴爾是在上周四出現線上價格標示錯誤:液晶螢幕的標價比原價便宜了7千元左右:19吋螢幕標價只要500元,20吋螢幕999元、22吋的要價3288元。網友聞風而來的結果就是在8個小時間涌入2萬6千多客戶,接到4萬3千多筆訂單,訂購將近14萬臺平面顯示器。根據了解,在這四萬多筆訂單中,消費者和企業用戶的比重分別為五比一。
由于消保會扮演的角色是協調者,因此無法對戴爾的最終決定做出裁判。吳政學建議,消費者倘若還是不滿,消基會愿意提供法律諮詢,讓消費者和戴爾對簿公堂。臺灣消基會的官方網站已經刊出,消費者可以寄發存證信函方式要求戴爾履行出貨義務。
吳政學表示,已在今日送函給公平交易委員會,檢舉戴爾廣告不實。倘若公平會判定,將會對戴爾罰款。(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該項目將持續15年,加地方配套資金,每年投放資金或超40億 ⊙本報記者 張韜 昨日,據業內知情人士向上海證券報透露,由工信部與科技部聯合制定的核高基項目即將投放首批資金。該項目工信部已審批結束并提交給了科技部>>>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