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三年的游戲機大戰中,任天堂憑借Wii游戲主機的動作捕捉功能,力壓微軟Xbox 360和索尼的PS3,使之成為最暢銷的游戲機。最近,微軟和索尼終于“醒悟”過來,準備在“動作”上給Wii一點顏色。
擁有Wii游戲機的用戶會對著電視機,揮舞著手中的遙控器,做著運動或者健身,諸如打高爾夫、打保齡球、瑜伽等,Wii的傳感器來捕捉用戶的動作,虛擬投射到電視畫面上。
這些用戶無視微軟和索尼為游戲機絞盡腦汁所打造的高速處理器、高清畫面和火爆情節,讓微軟和索尼很郁悶。
前幾天的美國游戲展E3上,索尼也推出了動作感應裝置,與Wii一樣,需要手柄支持。索尼PS3以攝像頭拍攝圖像識別為基礎,動作感應仍然需要手柄來進行識別。手柄形狀類似一個小權杖,有的玩家也稱其造型稱為麥克風。其手柄頂端的圓球可根據用戶按鍵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主機就靠識別這顆圓球的位置來判斷玩家動作。
PS3可將玩家手中的手柄在圖像顯示中替換為武器、球棒等各種道具,玩家也可以用兩只手柄實現諸如拉弓射箭這樣的雙手動作。在索尼的演示中,已經可以實現相當精確的動作感應,比如在屏幕上寫字。
而微軟的“Project Natal”更進一步,讓玩家赤手空拳就能上陣。微軟“Natal”集成的傳感器覆蓋用戶的“動作+面部+語音”,可以追逐到玩家身體的3D動作,并且對用戶進行面部“辨識”,而且能聽懂玩家的語音命令。
Wii的局限在于僅能用手握著手柄進行動作控制感應。而微軟的目標是:“全身游戲”或者是“全感官游戲”。
Natal的傳感器包括:攝像頭、深度傳感器、多點陣列麥克風,以及一個可處理專用軟件的處理器。涵蓋面部識別、動作追蹤、3D空間構建、語音辨識處理。微軟可能在明年將這套系統配合新的游戲主機推出。
按照微軟的設想,玩家不再需要手柄,晃晃腦袋揮揮手就可以實現許多操作,讓玩家成為控制器。而背后涉及龐大的開發團隊和技術投入,微軟還為此收購了一個攝像頭廠商,微軟內部人士將之比喻為一個“曼哈頓計劃”。
全球的玩家都在期待一場革命性的人機交互會就此展開。根據微軟的演示,這種體驗充滿了科幻電影的感覺。開始啟動機器后,通過對玩家進行面部掃描就可以直接識別出用戶信息并自動登錄網絡,如果選擇了格斗游戲,玩家就需要施展渾身解數,真的在游戲機前做出武術動作,攻擊目標。
當時,拍攝過科幻電影的導演斯皮爾伯格擔當嘉賓參與了演示,他扮演一個游戲中的母親,與虛擬男孩進行互動、對話交流、臉上細微神情的變化,都可以呈現在游戲中。
玩家甚至還可以掃描自己的滑板進游戲里,并且通過互聯網向其他玩家傳遞照片及信息,在游戲機前面大呼小叫,與其他玩家聯網進行游戲。(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為牟利,馬靖易、陸一等九人利用網絡向境外制售盜版計算機軟件光盤67.7萬片等,非法經營額折合人民幣8000余萬元。昨天,市高級法院對這起特大侵犯著作權罪案作出終審判決,主犯馬靖易、陸一分別被判有期徒刑7年、6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動作游戲大戰 全球玩家期待人與游戲機交互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