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表明,全球軟件外包市場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還將以30%—40%的速度遞增。在世界外包格局中,印度早已成為第一大接包國。我國相當數量的企業卻處在外包市場最底層,只能拿到三包、四包的系統局部工程單。如何改變這種局面,提高軟件外包公司的整體水平和能力,本刊專訪了Freeborders(福瑞博德)CEO,Jean Cholka。
左邊 Ms.Jean Cholka - Freeborders首席執行官; 右邊 Bo Huang-全球交付執行副總裁
擁有自己的獨特模式
記者:您能否談談福瑞博德的全球交互模式“CHINDUSSM ”,以及客戶項目管理模式“ATLASSM”?
Jean Cholka:福瑞博德的全球交互模式“CHINDUSSM,強調團隊配置,要求在客戶端有我們的常駐人員,這樣能夠詳細、深入了解客戶的情況,對客戶的需求盡快作出反應并及時改善。項目管理模式ATLASSM由6個部分組成,其中一個主要部分就是溝通。我們會定期與跟客戶端溝通,如每星期項目進展情況,每月高層會晤等,通過溝通讓客戶積極參與決策。此外,我們還會利用大量數據顯示交互的質量和工作進度,用定量的方法衡量過程,保證交互過程的透明。
記者:瑞博德的優勢在哪?
Jean Cholka:我們的客戶大多是美國客戶,他們更愿意與在美國注冊的外包公司合作,因為萬一發生爭論,可以適用美國法律。這些公司跟外包公司接觸時,對信息安全和知識產權表現出很大的擔心,福瑞博德完全遵守嚴格的美國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客戶的擔憂。
記者:近期,福瑞博德收購了Stack Venture Group,公司由此可以獲得哪些益處?
Jean Cholka:Stack Venture Group本身不是軟件產品公司,主要是提供商業化軟件的安裝、二次開發、系統維護和支持。它在財經、醫療系統方面的服務特別專業,而且整個服務形式都在美國本土。現在,我們計劃把Stack Venture Group的技術轉移到中國,在以技術為主的外包行業,專業化意味著更強的競爭力。
記者:福瑞博德怎樣實行并購計劃和策略?
Jean Cholka:我們目前正在中國進行一樁并購,大概一個季度之內可以完成,此外,我們還計劃在北京或上海再收購一家,從而更好地實現本土化。我們的并購并不是以錢的額度來衡量,主要是看被收購公司的客戶群和技術,能否提升公司整體實力。
公司模型必須跟客戶模型一致
記者:軟件外包企業如何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呢?
Jean Cholka:中國員工受了多年的學校英語訓練,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只是在口語上還有所欠缺。在外包行業里,大部分的交流需使用英語。于是,我們通過文檔、電子郵件,或者MSN,克服口語交流的困難。另外,福瑞博德的員工來自全世界,如印度、葡萄牙、巴西和美國等。幾乎1/3以上的人員和項目經理都有過國外學習和工作的經歷,他們的口語非常流利。將這些人放在與客戶打交道的位置上,對客戶而言,就不存在語言溝通障礙。
為了培訓員工英語水平,福瑞博德內部有一個語言培訓室,提供大量設備和定期英語培訓課程,還從菲律賓請來了一個全職英文教師,員工可以在那里按照自己的時間學習語言。從過去兩年的校園招聘來看,經過我們篩選和培訓的大學生,英語不存在問題。
記者:從全球來看,印度是最大的外包接包國,福瑞博德為何選擇落戶中國?
Jean Cholka:印度過去15到20年里發展很快,與它比較,中國的外包市場相對較小。但幾年前我們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印度正在面臨一些挑戰,人員流失率高,大學畢業生數量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貨幣貶值厲害,造成外包價比較貴。現在,立足中國的福瑞博德已經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且我們相當較小,在各方面更靈活。但是,宏觀來講,只有少數基于中國的外包公司,真正具有服務西方客戶的能力,整個行業的挑戰是,如何盡快壯大公司規模。
記者:有報道稱,中國50%的外包企業,處在外包市場最底層,只能拿到三包或者四包的局部訂單。您認為他們該如何改變這種現狀?
Jean Cholka: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我們本身并不在這種環境里邊,所以很難代表這些公司講話。但是從總體來講,為了能夠給跨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自身的服務模型必須跟客戶的模型一致,才能在各方面具有共同的東西。印度公司在最初的發展階段,各自有不同的模型和方法,但是經過多年發展,他們的模型逐漸統一化。如在人員配置上,每5個人的團隊,至少要有1個人在客戶公司里面(即所謂的在現場)。中國的外包企業應該學習印度。
記者:中國應該怎樣學習印度模式?
Jean Cholka:印度公司走了很多路,發展模式已經比較成熟了,我建議從他們成熟的模型開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一些微調,這樣既不用重復做功課,也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挖掘中國外包市場潛力
記者:福瑞博德的深圳研發中心,在整個華南地區頗具規模,3月份,又在無錫新開了office。貴公司重視中國市場的原因是什么?
Jean Cholka:雖然我們是一家美國公司,但基地和主要的運作都在中國。我們發現中國的人才供應很豐富。另外,我們希望借助中國IT產業的成熟,完善公司的外包服務。
記者:珠三角的軟件外包企業比較集中。福瑞博德坐落其中,如何看待政府的一些招商政策?
Jean Cholka:我們在深圳和無錫都有開發中心。深圳過去以制造業為主,后來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吸引IT外包高科技公司。政府跟我們的合作主要是通過外面招商引資,或者以開會的形式,讓福瑞博德參與。另外,深圳市政府還針對IT的外包企業成立了聯會,更集中地提供服務。但與其他省份相比,深圳不如成都、無錫等城市提供的條件優惠。
記者:金融危機對全球外包環境產生了哪些影響?
Jean Cholka:這個問題需辯證地看待。一方面,因為經濟低靡,確實影響了整個外包市場的發展。過去的一年里,很多客戶都縮減了IT預算,美國比中國更嚴重一些。但另一方面,外包企業能夠幫助客戶降低運營成本,反而是一個難得到發展機會。例如,福瑞博德將業務重心調整為幫助客戶尋找節約開支的方法上,整體業務獲得了成長。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的軟件外包的未來?
Jean Cholka:從全球的角度上來講,雖然中國的軟件外包落后于印度,但跟南美洲和愛爾蘭這些地方相比,基本上是齊頭并進,而且很快會超過這些地方。因為從人力和市場的資源狀況來講,中國占有很大的優勢。最近,中國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投資教育,基礎設施,電網等領域,還在各地興建信息產業園,整體來說,中國外包市場的潛力很大。(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繼年初“智慧的地球”戰略推出后,IBM正將“智慧戰略”一步步地落地。6月16日,IBM軟件集團隆重舉辦了“IBM智慧軟件電信日”活動。意在建立一個和諧的電信生態系統,幫助電信運營商更好地轉型及進行業務創新,迎接3G>>>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融入客戶,在借鑒中塑造自己的外包模式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