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宏碁全球副總裁暨臺灣區營運總部總經理林顯郎向上海商報表示,近期面板、DRAM漲價對于筆記本電腦成本造成不少壓力,筆記本電腦正醞釀“逆勢漲價”。
無獨有偶,華碩也對此有所呼應。華碩電腦營運長陳志雄向上海商報表示,即使筆記本不漲價,至少價格下滑趨勢也逐漸走緩。
電腦漲價是空穴來風嗎?
正文:
漲價理由1
史上最黑暗時刻
聯想、華碩業績虧損,惠普、戴爾業績下降,有人說現在是PC業最黑暗的時期。
5月底,聯想集團交出的2008/2009財政年報,全年凈虧2.26億美元,不僅是聯想史上最大虧損,也是其10年來首次全年虧損。聯想的困境是目前PC行業“寒冬”的真實寫照。仔細研究下聯想的財報,數據顯示:其中今年1月~3月的第四財季虧損是2.64億美元,這是導致財年全年虧損2.26億美元的重要原因。這背后最大的黑手當然是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性消費者需求疲軟。
不僅聯想,從去年開始,幾乎全球所有的PC巨頭都陷入了增長放緩、利潤下滑的泥沼。
華碩電腦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凈虧損27.98億臺幣(約合8224萬美元),為公司成立19年來首次虧損。凈利潤較去年同期的新臺幣72.3億元下滑93.7%。
聯想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宏碁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營收約合35.4億美元,凈利潤6029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1.2%。
全球PC老大惠普今年第二財季(2月1日~4月31日)凈利潤下滑17%,其中主要負責PC業務的個人系統集團營收為82億美元,同比下滑19%,運營利潤為3.74億美元,同比下滑也超過了30%。
方正科技公布2008年財年凈利潤下滑超過40%、七喜電腦2008年財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2.71%。
受到下游廠商的波及,連處理器巨頭英特爾今年一季度的營收也同比下滑26%,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55%之多,金融危機的沖擊力如此之強,已經超出了業界的預料。
漲價理由2
上游零部件價格上漲
據了解,目前內存、硬盤都在漲價,只是漲幅都在5%以下,暫時來說不會對PC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液晶面板在電腦整機成本中占到30%左右,是比重最高的單一配件,如果液晶面板漲價的幅度達到20%~30%,那么電腦價格勢必會有所上漲。 從業界提供的一份數據來看,5月份液晶面板交易價的確有小幅上漲,不過5%的漲幅應該不會對終端價格產生多大的影響。
來自某專業IT媒體的編輯對此發表了自己觀點,此次面板漲有限不會對市場造成什么影響,市場更應該關注的是CPU價格的變化,因為CPU市場幾乎被INTEL所壟斷,這一狀況使得企業喪失了討價還價的權利。PC廠商的利潤空間幾乎都掌握在INTEL手里。
漲價理由3
賣電腦不如賣白菜的
在農產品批發市場批一點白菜,再賣到小菜場,毛利潤低的有30%,高的是100%。賣電腦的利潤要低得多。憑借上網本異軍突起的宏碁2008年出貨量增速超過了50%,有望在兩三個季度之后超過戴爾,晉級全球第二大電腦廠商。可是宏碁的利潤是多少?說出來讓人汗顏,毛利率6%、7%,凈利潤只有2%-3%左右。
跑量、賺微利是這個行業的通病。2009財年戴爾公司在610億的營業收入中賺了36億美元,凈利潤也僅為6%。
投入巨大,前景渺茫。已經有不少PC廠商無法支撐,醞釀退出這一市場。日本著名電子設備廠商NEC日前向外界表示,它將退出日本的PC市場。NEC已經宣布退出非洲、歐洲和中東市場,退出日本市場的決定將從今年7月起開始執行。NEC作出退出PC市場的決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目前糟糕的經濟形勢和不佳的經營狀況下作出的。在上一財年,NEC的虧損額達到了29.6億美元,而且即使在全球范圍內裁員20000人以后,也仍然無法讓業績有所好轉。
目前,NEC仍然是日本最為暢銷的PC品牌制造商,它在本國的銷售量可達每年250萬臺計算機。但在其它國家,NEC在與全球大型PC制造商相遇時卻幾乎沒有絲毫競爭力。
市場經濟有著自身的運行規律,公司長期不賺錢就要尋找出路,要么索性退出市場,要么開拓新品重新規劃布局,要么漲價維護企業正常運轉。從PC行業的慘淡經營狀況來看,漲價也許的確是被逼無奈之舉。
反方觀點:
供求關系決定市場價格
漲價談何容易
PC企業漲價的理由似乎很充分,可是漲不漲價最關鍵的因素仍然要看市場的供求關系。PC產品仍然是一個買方市場,漲價談何容易。
據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為6720萬臺,同比下滑6.5%。Gartner中國硬件市場首席分析師葉磊表示,從整個大的經濟環境看,PC行業2009年預計增長依然困難,甚至可能還會有所下滑。摩根大通近期同樣發布報告稱,由于全球經濟衰退抑制了需求和價格,全球PC市場在2009年第三季度之后才能復蘇,預計2009年PC銷售量將比2008年下降5%,PC銷售收入將比2008年下降13%。
PC的整體市場萎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宏碁的漲價很有可能淪為“叫叫而已”。對于宏碁這樣一個企業來說,一定明白漲價意味著什么。如果因為提升利潤率而犧牲市場占有率,無異于“飲鴆止渴”。
編輯點評: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曾說過:“行業巨頭們聚在一起,哪怕只是喝喝茶,聊聊天,最后總是以達成損害公共利益的共識為結果。”他所著的《國富論》中就有這樣一個典型觀察:“同行人很少聚會,但是他們會談不是策劃出一個對付公眾的陰謀就是炮制出一個掩人耳目提高價格的計劃。”不過,競爭的好處就是這樣的計劃通常都會無疾而終。(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6月16日消息,在綠壩-花季護航上網過濾軟件被多方質疑存在安全問題之后,工信部責令該軟件開發商盡快解決其安全問題。 這一說法是該軟件研發商之一鄭州金惠創始人張晨民日前向《中國日報》透露的。 正如任何一款這類>>>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