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今年買斷了兩款信息過濾軟件的一年使用權,提供給社會免費使用,同時要求新售計算機需預裝該軟件。近日,中標的“綠壩-花季護航”受到廣泛關注。不少人對軟件進行試用、討論,也有不少人擔心這種采購和普及模式是否會影響市場競爭。
為此,搜狐IT獨家專訪數款國內主流的信息過濾軟件開發者,了解他們對綠壩-花季護航軟件的看法。
中標前:綠壩占有率不高,不知道花季護航
工信部于2008年初決定采購兩款信息過濾軟件。在此之前,國內市場上占有率較高的該類型軟件主要有四款,分別是健康上網專家、展翅鳥(網絡爸爸)、家長無憂和綠壩。其中健康上網專家為免費軟件,其他三款為收費軟件。
健康上網專家的開發者鄭恒告訴搜狐IT,他自2006年起開發健康上網專家(最初名為飛騰反黃軟件),至2008年已經發展到超過40萬安裝量。“對于免費軟件來說,這個量并不高。但飛騰畢竟是限制性的信息過濾軟件,從這個角度說這個量還可以。”
根據網友近日從綠壩軟件的開發者金惠公司官方網站上下載的文檔,綠壩軟件自稱在2005-2007年共銷售了31.7萬套。這個數字不但少于健康上網專家,也低于其他軟件,如展翅鳥(網絡爸爸)軟件因為曾預裝到聯想電腦上獲得較高知名度和數十萬安裝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過濾軟件開發公司負責人對搜狐IT表示,2008年前,反黃軟件的安裝量都不大,都在幾萬到幾十萬之間,綠壩在其中并不突出,“健康上網專家的安裝量最大,因為它免費;綠壩的安裝量可能是最小的,因為它最貴,300多塊錢一套。”
至于工信部采購的另外一款軟件“花季護航”,接受采訪的幾位業內人士一致表示,他們未曾聽說過這款軟件。
中標后:軟件安全成問題 效果打折扣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與外界特別關注軟件的過濾效果不同,幾位開發者都更注重軟件的安全問題。
鄭恒告訴搜狐IT:“反黃軟件最重要的是安全問題。你首先要做到不被‘咔嚓掉’,才能發揮信息過濾的作用。這是最基本的前提,如果你連防止孩子主動關閉、卸載或破解密碼等都做不到,就不能算是合格的過濾軟件。”
鄭恒的一位同行也持同樣觀點。他表示,從用戶的普遍使用情況來看,過濾軟件在應用中遇到的最大難題不是過濾效果不理想,而是怎么防止限制對象破壞或繞過軟件。“軟件裝上以后,就會被琢磨著怎么關掉、卸掉或者繞過去。安全問題解決了,大家的過濾效果其實差不多。綠壩的圖像過濾很有特點,是國內獨一無二的。但效果呢?這幾天網上都在反映效果不理想。如果離開文字過濾和黑白名單等手段,圖像過濾恐怕還不能拿來作為成熟的過濾功能使用。”
綠壩和花季護航軟件都獲得過各種獎勵,也有專利技術,各自的開發團隊實力也很雄厚。但“安全問題有待改善”,鄭恒如是說。他表示以前沒有研究過綠壩的安全問題,這兩天留意了下網上的討論,發現“很快有人發表了各種關閉卸載或者繞過的方法,甚至用戶都可以手動恢復到初始密碼,這樣的話軟件就形同虛設了”。
看長遠:產品性價比不好,政府助推也難長久
對于公眾關心的另一個問題,即政府采購綠壩和花季護航會不會讓過濾軟件市場失去自由競爭的空間,幾位同行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這樣一來,除了綠壩-花季護航以外的軟件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間,“恐怕從此一套也賣不出去了。”
但鄭恒看法相反。他認為,綠壩價格偏貴,除非政府每年都采購它,否則一旦不能免費,用戶就會用腳投票。“軟件質量很重要,但性價比也很重要。綠壩的價格太貴了,老百姓恐怕不會花幾百塊錢買個幾M的小軟件。”
2008年初,工信部發文征集過濾軟件,鄭恒也曾準備投標,后來發現時間太緊,“從通知到公布結果,就1個多月時間,我連準備各種證明和資質都來不及,只好放棄”。但鄭恒不怕因此失去用戶。他的軟件是免費的,而且決定永遠免費,只要有用戶需要他就堅持升級開發下去。
國內最早的反黃軟件是1998年由幾位清華大學生開發的五行衛士。李先生是該軟件的開發者之一,他對搜狐IT說:“這種預裝讓用戶免費用的模式,對軟件研發者來說很難長久。很多人覺得預裝到幾千萬臺電腦里,軟件就一定成功了。Windows已經裝到幾千萬臺電腦里了,收費成功了嗎?中國的用戶普遍不喜歡為軟件付費,即使已經是忠實用戶了,只要涉及到付費,就會離開。我們當初的五行衛士也是預裝到電腦上,停止預裝后就基本上沒有量了。我留意了綠壩的CEO談話,他表示他們是靠社會責任感在做這個事情。如果2850萬的采購價格還要靠社會責任感的話,只能說明這個軟件的研發費用是相當高的。何況工信部在采購的時候肯定支付的是合理價格,不會亂花納稅人的錢。那么如果有一天工信部換了軟件,它怎么活下去?再回去賣幾百塊錢一套嗎?別忘了類似的免費軟件有不少。”(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6月12日消息 IBM本周二在中國成立了一個全球鐵路創新中心。行業領導者、研究人員和大學能夠在這個創新中心就鐵路技術展開合作。IBM稱,在北京的這個中心的目標是使智能的鐵路系統比目前的鐵路系統更快、更安全和更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同行評綠壩:質量有待提高 模式恐難長久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