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惠普主動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報告說,中國境內大約有1.5萬塊筆記本電池存在安全隱患,涉及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間的惠普及康柏產品;萜照f它會提供免費更換服務。這已是它三年來多次召回行動。
但“前科”在身的它,告知的行為仍然像是作秀,讓人覺得溫情的背后,它正在進行一場品牌推廣活動。
因為,1.5萬臺筆記本用戶,肯定有相當部分人無法上網,即使能夠上網,也無法保證一定獲知上述信息。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說,信息是被動接受的。
最合理的方式是,惠普應該結合其渠道力量,根據原始銷售數據,追蹤到每個最終購買者,盡到告知的責任。但是,至少從惠普兩次大規模召回行動中,沒有看到它的努力。
無獨有偶,戴爾、華碩、聯想同樣有過類似的經歷。
一位渠道人士則透露,“召回”行動里學問可大了,廠家的目標是,既顯得負責任,又可以不受什么真正損失。
“盡管公布了具體召回的數量,你見過它公布過最后的更換數量嗎?沒有。”該人士說,這種召回,信息不對稱,廠家說有多少就有多少。
消費者在網上的反映,似乎印證了召回的不透明。針對惠普召回行動,有一個尷尬的問題是:明明型號在隱患列,登錄后查詢的結果卻是:您的電池未受影響,不屬本次更換計劃范圍。而惠普的反饋似乎小心翼翼:謝謝您的合作。如果你認為可能發生錯誤,請核實你輸入的是正確的電池條形碼識別號,并再次輸入。
而更尷尬的是,幾年來的每次“召回“行動中,“惠普們”都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透露電池生產廠家,好像特別仗義。但是這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不夠真誠,我們需要知道“元兇”,至少面對那些采購同樣問題電池的品牌筆記本產品時,讓我們心理有所準備。
當然,我們不會苛求惠普們,對于它們來說,冷不防地宣布一下“召回”,已算盡了部分責任,總比出了問題才說好得多。(編輯:王小凡)
相關鏈接:惠普在華宣布召回1.5萬塊筆記本電池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繼上海軟件園之后,上周五,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深圳軟件園正式建成啟用,至此,分散在深圳五處辦公地點的1500名員工全部進駐該軟件園。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即便金融危機肆虐,但依然阻擋不了金>>>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