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瑞格·貝瑞特,這位70歲的英特爾董事長昨日正式退休,結束了他長達35年的英特爾之旅。獨立董事簡·肖將接替貝瑞特出任英特爾公司新一任董事長。
和自己的前任安迪·格羅夫留下的那句“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名言一樣,昨日正式退休的貝瑞特留下的遺產更加驚人——因觸犯反壟斷法,被歐盟委員會處以數額高達10.6億歐元(相當于14.5億美元或98.06億元人民幣)的史上最巨額罰單。
平心而論如果在企業規模上、業績上,退休的貝瑞特時代遠比格羅夫時代更為強大。作為英特爾的“元老”,貝瑞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在任期間的“精確復制”戰略。上世紀80年代初,為了抵御日本內存芯片廠商的進攻,當時作為COO的貝瑞特讓工程師先在一個芯片封裝廠中將制作工藝做到完美,然后再一一“精確復制”到全球其他工廠中,以避免制造工藝上的瑕疵而帶來高昂成本。這樣的能力在IT產業界無與倫比,從某種意義上歐盟的巨額罰款也是對貝瑞特能力的一種肯定——畢竟在芯片領域英特爾太強了。但是在創新精神上不少分析人士都認為貝瑞特的英特爾反而正從偉大走向平庸。
實際上在3G時代到來之時,我們看到更多是的保守的英特爾,而不是進取的英特爾。是那個用回扣手段擊倒競爭對手的英特爾;是那個指示PC廠商不得擅自做主的英特爾;是那個對競爭對手不惜余力攻擊的英特爾。
當面對歐盟的巨額罰單,當英特爾董事長貝瑞特一句“歐盟的作為是我最反感的”,讓我們感到貝瑞特確實應該退休了。因為在這句話中甚至沒有辯解,沒有反駁,有的只是抱怨。
實際上,業內很多人都預言,英特爾芯片巨人已經走到了巔峰。因為當3G時代來臨,IT行業已經并非單純由PC行業決定。而在各種終端設備、各種手持設備方面英特爾顯然做得不盡如人意。
和在PC領域“一家獨大”的英特爾相比,在移動互聯網領域,ARM、德州儀器、高通都成為英特爾難纏的競爭對手。至少在手機領域賣出33億個芯片的ARM就已放出豪言,表示自己要和英特爾劃江而治,平分天下。
顯然對于后貝瑞特時代,新任領導人簡·肖所要面臨的挑戰和麻煩要比以前多得多。英特爾會在3G時代成為什么樣子現在還很難說。不過對于70歲的貝瑞特來說,這一切都已經不重要。(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戴爾公司大企業部門總裁史蒂夫·舒肯布羅克周四表示,企業總體來看都喜歡謹慎投資或堅持“靜觀其變”的態度。在紐約舉行的路透社全球技術峰會上,他表示戴爾將關注于爭取新客戶。 北京時間5月22日消息 據路透社報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的“后貝瑞特時代”何去何從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