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稱做“中國高科技產業知識產權第一案”的富士康狀告比亞迪侵犯知識產權一案傳出新的進展,記者獲悉,富士康在香港地區提出的部分訴訟,當地法院已經受理,預期下半年就可以正式開庭。
據了解,在眾多的知識產權案件里面,富士康狀告比亞迪侵犯知識產權一案,無論從事件性質的嚴重性,損失和索賠金額的數字,以及官司過程中各方利益和關系的博弈,都堪稱中國高科技產業知識產權的第一案。事情緣起2006年6月,富士康旗下的兩家子公司及其母公司鴻海分別在深圳和香港提起了比亞迪侵犯商業秘密訴訟。
業內專家表示,過去中國知識產權陷入了一個錯誤的方向,力量和關注點都在消費者的盜版問題上,而忽視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問題,造成了大量消耗寶貴的行政資源,而收效甚微的尷尬局面。其實,中國知識產權的重點首先就在于如何規范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自律和保護。近年來,員工跳槽隨意帶走公司的知識產權、競爭對手以挖人來竊取知識產權,以及企業之間抄襲、模仿和篡改等等,已成為了一個普遍性的現象,失去了基本的規則和界限。
法律專家強勇認為,過去重大的知識產權案件,基本上都是中外企業的較量,而富士康告比亞迪案打開了另一個新的局面,這是一起中國企業之間的相對較為純粹的知識產權官司。有著臺資背景的郭臺銘和富士康,也是國內最大的高科技企業。而比亞迪是近幾年快速崛起的本土自主創新企業的典型之一。而且隨著地方政府的介入,以及股神巴菲特的資金介入,都使得案件更加復雜和微妙。隨著這一案件的持久深入,不管最后結局如何,都將極大改變中國知識產權政策的走向。(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臺積電受到去年金融危機沖擊全球半導體產業影響,業務緊縮,臺積電施行了嚴格的績效管理與發展制度,遣散了數百名員工,而被辭退的員工則成立了“自救會”,抗議臺積電逼迫簽署離職自愿書,爆發了臺積電20年來最大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富士康告比亞迪案香港地區下半年開庭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