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ICT總裁方克納
【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肖繼業)方克納,這位熱愛收藏紅酒的法國企業家緣于對中國的未來的熱切期望,2005年他在中國創辦的CHINICT(中歐信息通訊高科技峰會)目前已成為亞洲IT界企業家最大的盛會,其影響力也愈來愈大。歷屆峰會云集了來自海內外IT界的領軍企業、頗具實力的投資大腕、以及頗具影響力的媒體傳播,成為了企業家、投資商交流溝通、合作探討的高端而高效的平臺。思科風投執行總監MICHAELMI曾這樣評價CHINICT是“世界級的會議之一”,摩托羅拉風險投資營運總監ASTRALAM也表示 “ 對于那些希望更多了解世界其它地方的企業和風投機構的人們來說,CHINICT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在2009年CHINICT第五屆峰會即將召開之際,IT商業新聞網在三里屯采訪了CHINICT創辦人方克納先生。方克納先生可謂是即具有實體經濟操作經驗,又有著極為豐富的投融資經歷,他成功創立了TripleHop Technologies,后被甲骨文收購。并曾擔任Gemplus 集團總經理,在信息技術公司風投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談及所創辦的CHINICT,方克納一臉的自豪及興奮,“我不認為我個人成功了,但CHINICT辦得很成功”,方克納這樣對記者評述道。
中國無極限 CHINICT助溝通無極限
IT商業新聞網:想請您談創辦CHINICT的初衷是什么呢?
方克納:其實創辦CHINICT的初衷就是提供一個高層次的多方向的平臺,這個平臺匯集中國乃至歐洲一流的企業,一流的投融資企業以及頂端的媒體,將其打造成規模最大的人際網絡建設、溝通交流和品牌定位等活動的平臺。
IT商業新聞網:通過這個交流的平臺您希望能為企業公司做些什么呢?
方克納:政府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來進一步推動高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而CHINICT是一個交流平臺,無論企業規模的大小,在這里都會找到一個互通的平臺,譬如幫助新型企業結識并與投資商溝通,大企業尋找到潛在可能的收購對象等。像微軟這樣的成熟大公司,會在CHINICT尋求投資機會,并向中國推薦新的產品和理念;新興企業不僅希望籌措資金,還希望與全球頂級風險投資家面對面交流。同時,他們也希望與其他企業進行交流,并繼續樹立品牌;更多的與會企業更希望得到啟發。這也是我們邀請一些特別知名大企業的原因,希望他們可以給奮斗中的新興企業分享經驗,給予啟發。
CHINICT總裁方克納
而來自世界頂級企業的精英富有感染力或前瞻性的演講對于參會者來說無疑是一次直觀而富啟迪的互相溝通交流的時機。而來自中國以及境外的100多家媒體的關注及傳播更是擴大了峰會的影響力,從中國的CCTV、新浪、鳳凰等媒體到境外的CNN、《財富》、彭博社等。某種程度上講,參加CHINICT就意味著有機會結交重要的影響者、決策者以及投資者并能得到廣泛的媒體關注。
IT商業新聞網:能談下今年這屆峰會的主題嗎?
方克納:我們將今年的峰會主題定為“中國無極限”。今年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都遭到了重創,但今年我們不想談經濟危機,在全球經濟衰鴻一片的時候,中國經濟卻一枝獨秀,中國的IT業依然很有潛力,無論是風投還是實體企業都充滿信心。中國的IT業可以說還是起步起段,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未來的谷歌,未來的IBM就會從中國產生,對此我很堅信。
標準科學透明 新星企業評選杜絕灰色路線
IT商業新聞網:我們知道,在您的CHINICT有一項企業新星評獎活動,請問評選的標準是什么呢?
方克納:對于這個評獎我們有一個很嚴格的評選方法,包括4個評選標準。一是否具有創新性,這即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二對融資背景的考察,我們所謂的新興企業并非指的是初創企業,如果有融資,風投是誰,有什么樣的實力;如果沒有融資,我們會有其他的標準。三是對團隊及創始人的考核。我不相信,僅依靠一個好的理念而缺乏強有力的團隊能把企業帶向成功。團隊非常重要。對于創始人資質的考核也是標準之一。 創始人是否為首次創業,是否有大公司工作經驗,是否是從基層做起,這也很重要,缺少基層的實際經歷,是很難具備企業家的精神的。四是企業商業模式是否適合中國,照搬國外的商業模式而未將其本土化,水土不服的商業模式即使有再多的理念也不會被新星企業關注的。
IT商業新聞網:您一個外國人,在中國舉辦這樣一個如此高規格的IT峰會,還要評選中國的企業之星,您認為CHINICT的公信力源自哪里?
方克納:首先我們這套新星企業評選四個標準是比較科學的,這是我們評選的基石,也是我們讓外界信賴的基礎。對于我個人來,辦這樣的峰會,我也沒有絲毫的經驗,過去做企業,辦公司的經驗沒有直接的幫助,但我在硅谷的成功記錄贏得了許多企業的依賴。同時我自己做過IT行業,也從事過投融資行業,這些經驗教會我如何與大公司打交道,如何與大公司的員工打交道。丘吉爾有句話,大意是“一無所知者能成功”,的確,因為無所知,所以無所畏。CHINICT首次在中國舉辦時,國內尚無類似的峰會,我們沒有碰上強對手,而當時企業需要這樣的平臺,所以一開始就辦得比較成功。之后便有了第二屆,第三屆,直到今天的第五屆。
IT商業新聞網:在中國評獎中,總是有些不透明的方式,如與評獎候選企業關系疏遠親近,甚至還有由交錢多少來內定獲獎等級之類的灰色評獎方式,不知道您聽說過嗎?
方克納: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你今天告訴我了一個新的盈利方式啊。(大笑)CHINICT是不會這樣做的。
IT商業新聞網:那CHINICT的盈利方式是什么樣的?
方克納:我們目前主要是以參會入場券,以及贊助商作為盈利方式。今年,最重要的 IT 企業如微軟、納斯達克、英特爾投資,百度,阿里巴巴都是本次峰會的贊助商,十分支持此次盛會。
中國企業正變得自信 視野需要進一步開闊
IT商業新聞網:在此之前,你從未來過中國,為什么會在中國創立CHINICT呢?
方克納:凡是與我打過交道的記者,包括美國的記者,我都一直在說,你們應該到中國來看看,到中國來投資,中國不僅在創造財富方面,而且在革新技術方面都在快速成為有自己特色的新IT 硅谷。中國正在成為IT業的黃金國度,正在越來越引人注目地活躍在世界經濟及科技舞臺上。有些西方人認為,中國的企業還停留模仿他人的模式上,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事實并非如此。如果十多年前,人們還將目光轉向美國的硅谷,而今天的中國正在,即將誕生明日的谷歌,明日的微軟。
IT商業新聞網:最始與中國企業及中國企業家打交道,到如今,4、5年過去,能談談您在這期間從中國企業及中國企業家身上感受到的變化嗎?
方克納:對我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無論是中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家,都變得越來越自信。由于他們的這種自信和卓越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經濟社會的關注。這從近年來國外風投對中國的關注就可略見一斑。去年經濟危機時,SNS校內網獲得了日本軟銀3.億多美元的投資,今年4月,搜狐旗下暢游網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暢游網的上市開啟了美國停滯半年多的IPO市場序幕,這些都證明了中國企業已成為世界經濟中的一支力量。
IT商業新聞網:能談談中國企業與發達國家企業的差距嗎?
方克納:我認為目前,中國本土IT企業還在成長中,成長的空間是很大的。很多中國有潛力的公司并沒有考慮國際市場,視野還不夠開闊,因此缺乏一流的國際商業文化,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好幾年時間。 CHINICT總裁方克納簡介 方克納創立了CHINICT (www.chinict.org) ——亞洲最大的旨在拓展人脈、溝通交流和品牌定位的活動,面向全球發展最快的信息技術公司。創立CHINICT 之前,方克納與人合伙創立了TripleHop Technologies,該公司設立于紐約,后被Oracle(ORCL)收購。創立TripleHop Technologies 之前,方克納曾任Gemplus 集團總經理(投資者包括克萬特家族、文萊投資局以及日本電報電話),對信息技術公司進行風險投資——其中一些公司在納斯達克業績突出。
在加入Gemplus 集團之前,方克納曾任職于歐洲、拉丁美洲和美國的智能卡行業,從事銷售與企業發展工作。作為一名積極的天使投資者,方克納創立了“經濟質量價值” (QEV™) 和“大廈投資機遇” (IOB™)這兩種私募股權投資參考方式——并曾經在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這兩種參考方式。
他也加入了幾家向青少年提供平等機會的慈善組織。
方克納酷愛收藏紅酒, 擁有位于阿根廷門多薩的Lu di Franco 系列(www.ludifranco.com),。
他曾在多個國家生活和工作過(主要在硅谷,巴西和中國),熟練掌握四種語言,獲得了法國國立電信學院電信專業理學碩士學位,巴黎第九大學商科文學學士學位。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誰也不曾料想,IBM的猶豫竟然給甲骨文創造了最佳機會。后者閃電出手,一擊中的,迅速達成并購Sun的協議。IBM應該惋惜,本該由自己改寫的IT格局將轉為由甲骨文去創造。 太過突然!這是拉里埃利森志得意滿地宣布將收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專訪CHINICT總裁方克納:中國企業家視野需進一步開闊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