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在Linux平臺中,目前位居PC操作系統第一名的ubuntu,改變操作策略,年初在臺成立分公司,積極拉攏臺灣PC業者合作,包括宏碁、鴻海、廣達、仁寶等目前都已投入開發ubuntu電腦。
Linux軟件大廠Canonical最近推出全新的ubuntu 9.04版操作系統,強調25秒快速開機、進階的暫停與回復功能與支援更多無線裝置與3G網卡等訴求,試圖在獨大的微軟Windows平臺外殺出一條血路。
ubuntu是開放軟件,過去主要放在網絡供網友免費下載,甚至提供有興趣的電腦玩家來函索取,公司會免費寄送軟件光碟。
不過,ubuntu最近改變策略,開始與電腦廠商合作,在電腦從原廠出貨時就直接搭載ubuntu軟件,希望藉此提高在PC操作系統市場的滲透率。此與微軟Windows的操作模式相近。
Canonical業務發展總監Chris Kenyon表示,到目前為止,包括戴爾、惠普、東芝都已經推出ubuntu筆記型電腦,宏碁也在桌上型電腦中搭載ubuntu操作系統,等于ubuntu的客戶已囊括全球前五大PC品牌中的四家。
ubuntu創辦人:傳奇馬克 自費上太空
ubuntu似乎名氣不高,卻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Linux 平臺PC操作系統之一,在全世界擁有800萬至1,200萬用戶。
ubuntu創辦人馬克·莎特沃茲(Mark Shuttleworth)傳奇性十足。南非約翰尼斯堡出生的他,大學原本念企管,有天在實驗室里看到第一代瀏覽器Mosaic,驚覺網絡的奧妙,一頭栽入。
大四那年,他在家里開起一人公司,提供網絡安全服務,后來融合鑰匙的概念,成立一家發行密碼鑰匙的公司,1999年被知名網絡認證公司Verisign相中,以5.75億美元(約新臺幣186 億元)高價并購,賺得人生第一桶金,當年他只有26歲。
之后他瘋狂玩樂,2001年,Mark成為全世界第二位自費上太空游覽的“太空旅客”,登上俄國的和平號太空站。為了為期十天的太空之旅,他不惜花費2,000萬美元,拋開工作,接受長達一年半的集訓。
2004年,Mark重拾對自由軟件的熱情,成立Canonical 公司,投入Linux 軟件開發。對于Mark而言,與其說ubuntu是一項事業,不如說是一個理想的實現。他曾說:“推動這個計劃,只用我百分之二的資產,卻占用我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
在Mark心里,ubuntu的目標不是要干掉Windows ,而是提供電腦使用者更多一個選擇,為ubuntu的發展更增添幾分浪漫色彩。(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對于微軟為何允許用戶免費使用Windows7RC版至2010年6月的問題,微軟并未發表任何評論。微軟發布Windows7RC的日期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被泄露,當時微軟網站曾發表文章,透露了Windows7RC版的一些信息,包括微軟將于5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ubuntu積極拉攏臺灣PC廠 戴爾惠普東芝推該系統筆記本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