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華爾街日報》今天撰文稱,從上周末三星和海力士發布的財報可以看出,內存芯片行業似乎已經觸底,這對整個半導體行業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雖然內存芯片行業收入只占全球半導體行業2600億美元總收入的14%,但作為使用廣泛的芯片,其地位類似芯片行業中的日用商品,很難與其他芯片部門區分開來,因此是芯片行業整體表現的主要指標。內存行業下滑開始于2007年初,隨后芯片行業在2008年就開始了全面衰退。
上周五,兩家全球最大的內存芯片商三星電子和海力士都在發布第一季度報告時稱,與芯片有關的虧損低于上年同期。行業研究機構iSuppli的內存市場分析師Nam Hyung Kim表示,從第一季度的情況來看,不得不相信內存市場已經觸底,從現在起該市場進入了復蘇階段,不過生產商在復蘇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月初,來自其他芯片部門領先公司如英特爾和德州儀器超預期的季度業績,也讓人們看到了芯片行業到達轉折點的希望。2002-2007年,隨著手機芯片的興起和NAND閃存在存儲卡、數字音樂播放器和其他產品中的大量應用,內存芯片商經歷了一次歷史上最長的一次增長期。2004年三星的芯片業務運營利潤創紀錄地占到公司總利潤的41%。
巨額利潤促使三星和其他內存公司大量投資新工廠,導致2007年初出現產量過剩和價格的急劇下跌。去年初開始,一些小的內存公司陷入虧損,到年底三星最終也難逃赤字。為此,很多內存生產商開始減產,即使如此,Nam Hyung Kim還是認為,占全球DRAM產量25%的臺灣芯片公司即便停產,內存行業依然是產大于求。
不過,現在有一個積極的信號是,過去6周內存芯片現貨市場的價格急劇上漲。DRAMeXchange的數據顯示,上周五1GB DRAM內存平均現貨價格為1.21美元,比3月11日的75美分提高了61%。但業界經理們依然持謹慎態度,因為高價格可能促使生產商再次提高產量,供應增加可能導致價格和利潤的再次下滑。
三星芯片部門副總裁Cho Nam-seong上周五對分析師們表示,沒有看到任何清晰的需求上升的跡象。內存生產商也在積極削減資本性支出以應對需求疲軟。分析師估計,今年DRAM上的資本性支出將下降到約40億美元,而去年為110億美元,2007年為220億美元;在NAND上的資本性支出將從2008年的80億美元和2007年的110億美元,下降到今年的約30億美元。
海力士的經理上周五表示,至少在6月前不會訂購新設備。三星經理表示,今年的資本性支出數字還未決定下來。(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有關金蝶中間件高層人事變動在春節后多有傳聞,但蔡軍不再擔任總經理令人疑惑。與2008年最后一天宣布集團行政總裁何經華離職對外發布正式公告不同,此次金蝶中間件人事變動悄無聲息,而此前金蝶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內存行業或已觸底 現貨漲價但復蘇道路漫長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4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