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李慧芳)北京時間4月20日晚間,甲骨文以約74億美元閃電收購Sun的消息震驚IT業界。而此前,業內有關IBM準備收購Sun的消息此起彼伏。人們普遍認為IBM與Sun的路線和架構一致,IBM收購Sun是合情合理、勢在必得的事,不想卻突然闖出甲骨文這匹“黑馬”。究竟是什么原因使Sun最終轉投甲骨文的門下?IT商業新聞網記者連線了中國社科院信息化中心秘書長姜奇平。 與IBM談崩 Sun野心出頭
“這件事情的確有些怪怪的,但仔細分析卻有其歷史原因,其中最根本的一點就是Sun不甘IBM之后,想出頭。”姜奇平說,雖然IBM與Sun的路線和架構一致,并且長期合作,按理說兩者合并比較合適。但Sun早有出頭的野心。但無奈自恃為IT領袖的IBM很強大,如果被其收購后很難保持獨立性,更別說有出頭之日了。相比而言,甲骨文要稍弱些,被其收購后,Sun不僅能實現資產互補,還能保持平起平坐的地位。
另外,現在金融危機,IT行業都處于低潮,兩家合并有助于抱團取暖。“兩個已受到削弱的力量結合,比他們單獨過冬更好”。 對于甲骨文收購Sun之后,兩者之間會產生什么影響,以及今后的發展方向?姜奇平說,Sun擁有很強的研發實力,在服務器領域擁有優勢,而甲骨文則在中小企業服務方面比較擅長。Sun被收購后可以在中小企業領域得到發展,使之成為一個大中小企業業務全面覆蓋的公司。
Sun之前奉行開源軟件路線,在互聯網領域以開放性著稱,如Java工具,Solaris的類UNIX操作系統。而甲骨文一直在走中間路線,預計甲骨文完成對Sun收購后,會更加開放。并向web2.0方面發展。因為這里涉及到一個成本問題,開放軟件對于用戶來說成本低,受歡迎,已經成為今后軟件發展的潮流。
IBM與Sun聯姻 對IBM不構成威脅
有分析認為,甲骨文把Sun收入麾下后,肯定將同惠普結盟,然后在全球IT服務領域向IBM發起挑戰。而在姜奇平看來,甲骨文把Sun收購后本身就具備和IBM叫板的實力,所以用不著和惠普結盟。
“如果IBM智慧的地球是總統,那云計算就只能屬于總理級別”。有分析認為,甲骨文收購Sun之后,將在一夜之間迅速成長為全球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服務巨頭,對IBM造成威脅。而姜奇平則認為,云計算現在已不像SUN當年所提“網絡就是計算機”理念那樣新鮮了,IBM已經把云計算歸入二線級別的技術了,智慧的地球更前沿。
據悉,創立伊始,Sun 中國公司就一直堅持“網絡就是計算機”的獨特理念。這一理念指引著 Sun 各項業務的發展,為中國市場注入活力,驅使 Sun 成為向用戶提供最具實力的網絡計算系統、存儲、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之一。
姜奇平認為,甲骨文收購Sun對IBM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因為Sun雖然技術很強,但是Sun公司領導團隊太理想主義,還帶有院校遺風,在商業模式運作上遠不如IBM成熟穩定。
據悉,Sun初始的全名是“斯坦福大學網絡”(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它崛起于1982年的斯坦福大學校園的幾個校友之手。曾在硅谷確立了與微軟、惠普、思科一樣的“江湖地位”,成為整個IT世界,屈指可數的“大玩家”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 姜奇平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這是京東方重返虧損泥潭。2007年由于全球液晶面板市場明顯轉暖,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虧損總計33億元的京東方,曾贏利近6.6億元。此次它將虧損原因歸于金融危機下液晶面板需求萎縮及價格大幅下降。 一邊高調建工廠>>>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