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記者 周建丁)IBM、甲骨文站到了微軟的對立面,這次是因為瀏覽器,因為IE“壟斷”。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云計算的發展,瀏覽器愈發重要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IT巨頭們的爭奪戰,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這下,兩個重量級公司加入,非IE瀏覽器的熱衷者,可能要興奮了。但筆者以為沒必要激動,官司,不過是大公司競爭手段罷了。不一定要打贏,但一定要打,跟對手耗上,這樣才可能取得全局的勝利。AMD以前掐Intel,大概也是這樣子。
IBM前陣子要收購sun,未必不是想在某一領域壟斷。微軟成為眾矢之的,不過是因為其市場份額。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大概如此。 大公司玩游戲,也會共同抵抗最大的敵人。小公司沒有金錢和精力陪微軟打官司,還是靠邊站為妙。
為什么是IE壟斷? IE壟斷的說法,筆者以為值得商榷。 “一些微軟的競爭對手希望,強制要求微軟在Windows系統中提供最多4種瀏覽器選擇。” 且不說用戶用那么多瀏覽器做什么,即便是windows集成了4款瀏覽器,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壟斷共榮圈”,還是大牌們的天下,他們得以分一杯羹,并不是完全的“費厄潑賴”。想要殺入市場的新生勢力,恐怕還是要像今天的Opera一樣吶喊。 其實,各Linux發行版一般也都是選擇性的預裝一款瀏覽器,而且據筆者所知,Fedora 10、openSUSE 10、Ubuntu等很多發行版都集成的Firefox(本人比較偏向Gnome,KDEer們喜歡的應該是Konqueror吧),沒有人說Linux Firefox瀏覽器壟斷呢?因為Linux還沒有那個市場。 再看看windows,微軟還集成畫圖、集成Windows Media Player、集成OE,(當然還可以列舉很多),但也都沒有人說WMP或者OE壟斷。如果細算起來,微軟該只能做個讓用戶“裸奔”的系統了。 微軟windows的市場定位,就是“方便用戶”,這也是windows操作系統幾乎囊括桌面市場的原因。從微軟的角度出發,提供一款軟件讓自己的客戶方便地沖浪,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以微軟的能力,沒有必要集成別人的軟件吧。 也許,應該學一學Linux發行版的“軟件倉庫”,把所有瀏覽器集成到微軟的“軟件倉庫”,讓用戶自己來選擇安裝。以前聽說微軟要為windows 7打造一個“軟件倉庫”,筆者沒有用過windows 7,后來也沒看到過這方面的消息,不知道事實如何。但筆者以為,這應該是終極解決方法了。瀏覽器本來是用戶連接網絡的工具,就算依賴網絡安裝,那也無可厚非。(請別說本地網頁。不管如何,上網才是終究用途。摳字眼沒有意義的) 人們的IE的捆綁的憤怒,應該更多源于十多年前微軟和網景的那場戰斗。筆者以為其實那也不能全怪微軟,網景瀏覽器來得早,但沒有來得好,這才是敗退的根本原因。須知Firefox奪得第二大市場份額的背景,用戶的windows里面也是裝有IE的。“微軟IE瀏覽器的全球市場份額為65.5%,最接近的對手是火狐占27%多點。”贊一下Firefox,白手起家能超過有多年積累的微軟IE的40%,真的很“牛”。 竊以為,微軟的錯,不在于捆綁IE,而是無視web標準,和不思改進IE(事實壟斷的惡果,但也是壟斷幻滅的根源)。 關于軟件倉庫 多數Linux發行版為了省去用戶四處尋找合適軟件安裝包的麻煩,這些發行版將常用的軟件集中到一個服務器上,并為用戶提供了自動下載、安裝軟件的接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軟件倉庫”。為了方便大眾訪問,人們為這些軟件倉庫建立了大量的“鏡像”,使世界各地的用戶都能地使用,非常方便。
相關鏈接:瀏覽器兵家必爭 IBM甲骨文加入微軟壟斷訴訟案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運算速度最高達到每秒233.5萬億次的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曙光5000A高效能計算機16日通過驗收。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自主設計并制造百萬億次商用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 記者18日從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獲悉,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微軟捆綁IE “壟斷”未必無理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