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個月,就是馮軍40歲生日。
在中關村商海闖蕩了近18年后,馮軍和他創辦的華旗資訊,如今已經成為國內數碼產品領域的“排頭兵”。這樣的成就,是馮軍大學畢業時以“華旗”名義注冊一家新公司時未曾料到的。
外號“馮五塊”
1992年,馮軍從清華大學土木建筑系畢業后,沒有“服從”分配就直接投身商海,他在中關村創立了“華旗”,并期待著有朝一日“華旗”能和日本索尼(SONY)一樣,將“中華的旗幟”,插遍全世界。
創業初期是艱難的,在馮軍踏入中關村時,那里最流行的“致富”模式,就是“攢機”(組裝電腦)。如果運氣好的話,給客戶“攢”一臺電腦賺個千把元沒有問題,當時一塊電腦主板售價2000元,主機3000元,套機則在5000元左右。
由于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且風險很小,馮軍周圍的許多人都是通過“攢機”挖到了創業人生的第一桶金。與大多數中關村人忙著“攢機”發大財不同,馮軍創業的第一步是代理“攢機”一族最懶得沾邊的東西——鍵盤和機箱。
因此,在創業初期的那些日子里,馮軍總是帶著各種款型的機箱和鍵盤,奔忙于中關村各個“攢機”門店上門推銷。最多的時候他每天要跑100多家客戶。“一個月之內賣不出去,我退錢抱機走人”,“這個機箱我只賺你五塊錢”……機箱款式新穎加上馮軍的“真誠”,他很快就拿下了幾乎中關村所有的“攢機”大戶。1995年,馮軍代理的“小太陽”鍵盤月銷量已經達到3萬個,占據中國北方70%的市場份額。
選擇利潤少得可憐的電腦鍵盤和機箱切入,這種劍走偏鋒式的策略,讓馮軍和他的華旗很快就在中關村聲名鵲起,他本人也獲得了一個響當當的外號“馮五塊”。
1997年,馮軍創建了自己的數碼產品品牌——愛國者。如果說創業初期,華旗代理銷售電腦配件只為了賺錢的話,那么自從獨立的“愛國者”品牌創立后,馮軍就不得不考慮如何來進行品牌運作,以及怎樣規劃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等一系列問題。
“愛國”布道者
為了在技術上追趕競爭對手,馮軍決定將公司每年純利潤的近80%投入到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中。如今馮軍已有一支由700多名技術人員組建的研發團隊。這樣大手筆的研發投入,加上“馮五塊”式高質優價策略,讓愛國者在MP3領域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超過了強勢的日韓品牌,到2007年年底,愛國者在移動存儲方面已保持了8年的市場占有率第一。
馮軍三句話不離“愛國”。
200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日,華旗推出了第一款“叫板”日韓品牌的國產800萬像素數碼相機產品,而2999元的售價僅為洋品牌的一半。對于當時幾乎為日韓品牌所壟斷的國內數碼相機市場,愛國者的“超低價”進入讓洋品牌數碼相機的售價在一個月內狂降30%。
不過,進軍數碼相機領域在華旗內部曾引起激烈爭議。由于日韓品牌在數碼相機領域近乎壟斷的強勢地位,許多人擔心國產相機難以攻克“洋品牌”長期鑄就的堡壘,而在該領域投入的大筆研發經費,還可能影響到企業的現金流。
不過,類似的爭議,并沒有動搖馮軍的決心。在連續虧損了3年以后,愛國者數碼相機在2008年達到扭虧臨界點,馮軍說,2009年將實現盈利。來自北京地區國美賣場的銷量統計顯示,進入2009年愛國者數碼相機的銷量,已經連續兩個月超過日本品牌。在MP3和移動存儲領域上演的“后來居上”大戲,似乎也開始在數碼相機市場重演。
“在4月21日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的60周年紀念日,這也將是‘愛國者’品牌的‘百萬雄師過大江’。”2009年華旗提出了“我愛國、我自信”的口號,馮軍認為,中國人對購買中國自己的品牌,也應該自信了。(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Windows 7 beta升級不容易 微軟建議先回到Vista
微軟建議的方法,是回到WindowsVista,然后從那里升級到新版beta。微軟要求測試者使用這個方式,協助該公司收集更多信息,以了解一般使用者從Vista過渡到Windows7可能將面臨的狀況。 有意從目前的Windows 7 beta升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馮軍:從“馮五塊”到“愛國”布道者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