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董事會主席貝瑞特在2009IDF大會上演講
【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李慧芳) 2009年的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DF),對于英特爾董事會主席貝瑞特來說,無疑更具有紀念意義。不僅因為恰逢第十屆IDF,更重要的這是他最后一次以英特爾員工的身份站在IDF的舞臺上發表演說。據英特爾中國大區一位高管透露,69歲的貝瑞特將于今年6月正式退休。
或許是最后一次在英特爾IDF上發表演說的緣故,貝瑞特在當天IDF大會上的演講格外搶眼。“創新”恐怕是貝瑞特演講過程中出現頻率最多的字眼。“世界正在變得更小,”他說:“但無論在何處,都需要以技術創新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經濟放緩的形勢下,這一點尤其重要。”他指出,中國、美國乃至其他一些國家都推出了各自的經濟刺激計劃,“但每個計劃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向前看’,大家都試圖通過在教育、醫療、交通、通信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在提振經濟的同時,強化國家的競爭力。我們都不會寄望于以省錢來走出危機,相反的,我們在危機時刻仍堅持投資未來。”
“沒有什么比投資于人才和好的創意更加重要。”而這一結論,正是貝瑞特結合他每年游歷30多個國家的所見所聞而提出的。貝瑞特認為:“提高一個國家競爭力應該由三個層面入手,首先是教育,培養聰明的人;第二是投資那些聰明的點子,讓他們變成產品;第三是給聰明的人和聰明的點子合適的環境,讓他們有用武之地。
教育是一個國家提升競爭力的出發點和基石。貝瑞特說,“電腦并不神奇,老師才是魔術師!我很自豪英特爾在教育領域的努力——中國超過130萬教師和超過1億學生已從英特爾的教育計劃中獲益,這些計劃包括英特爾®未來教育、英特爾®求知計劃、ISEF(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和大學計劃等等。”
貝瑞特指出,技術創新除可以幫助提升教育水平,還應在激發醫療體系潛力中發揮作用——例如,用遠程診斷和治療來改善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的醫療保健,或者把城市的醫療資源用于農村,技術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貝瑞特注意到中國推出了宏偉的計劃來提高醫療保障的能力,也介紹了一家用IT技術每年培訓數十萬農村醫生的中國公司的案例,并且在現場進行了遠程醫療診斷的模擬演示。
“IT創新將賦予全球企業家強勁動力,”貝瑞特說:“技術在創造商業機遇和改善信息溝通等多個層面將發揮出重要的推動作用。在這方面他舉了面向農村和中小企業的小額貸款的案例,認為互聯網上的溝通與交流將為世界成千上萬的企業家找到資金,也將為中國農村小額貸款方面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相信中國將成為世界技術革新的大本營之一,”貝瑞特還表達了對中國實現產業結構化升級、構建創新型經濟的強大信心。“目前,中國已經擁有超過6億的手機用戶和3億多互聯網用戶。到2012年,中國還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PC市場。中國不應該只是新技術的應用者,而是應該追求(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領導地位。在此方面,英特爾非常愿意與中國展開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貝瑞特激情洋溢的演說,似乎給金額危機陰影籠罩下的IT業帶來了一抹亮色。可惜,在連英特爾也不得不節衣縮食裁減預算的經濟寒冬里,這樣的亮色未免顯得過分微弱。記者了解到,從前在中國不管春季IDF還是秋季IDF,無論在北京、上海還是深圳,都連開三天,而此次僅用了一天時間。另外,本次大會的IT參展商也異常少,記者在展會現場轉了一圈,就連惠普、宏碁這樣的PC大佬們也都不見蹤影。 “這難道就是IDF在華適逢十周年的盛會嗎?”恐怕是本次IDF與會者發出最多的感慨聲。其實,規模的大小并不重要,只要能達到目的。而如何在研發上進行投資,把技術變成產品,把技術推向市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是英特爾舉辦IDF的目的!那么,正如貝瑞特所言,“摩爾定律過去指引著半導體和芯片業的革新頻率;而在今后的15年里,這一定律仍然會發生作用。”則成為大家共同的期待!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因為電腦產品是否通過3C認證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心健康,西鄉縣質監局給17家網吧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改正并處以罰款,其中4網吧業主將西鄉縣質監局告上法庭。 2008年,西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執法人員對全縣>>>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