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貴為彩電行業鼻祖的法國湯姆遜公司如今不得不為解決巨額債務危機而絞盡腦汁。
湯姆遜公司日前公布的2008年財報顯示,湯姆遜債務總額同比上升68.2%,增至21.16億歐元,成為一家負資產1.35億歐元的公司。
此外,法國《費加羅報》3月11日援引內部人士消息報道稱,法國經濟刺激計劃框架內的“戰略投資基金”似乎也無意對湯姆遜伸出援手。在這種情況下,湯姆遜要想避免破產,就只能自己去與各大銀行商談債務重組,而前途未卜的商談結果將決定湯姆遜公司的命運。
業內人士指出,在這份不好看的公司財報面前,湯姆遜在歐美的各大銀行債權人完全有理由要求提前還款,這讓湯姆遜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債臺高筑
財報顯示,2008年湯姆遜營業額下降了12.6%,年度虧損從2007年的2300萬歐元暴增至19.3億歐元。湯姆遜新任首席執行官羅睿哲解釋說,公司產生的現金流可以滿足目前的需要,但過重的債務負擔是個問題。
事實上,湯姆遜3年內的短期債務壓力并不大,但到2012年,其5年以上的長期債務還款額將高達14.5億歐元。
歐洲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湯姆遜的資金狀況得不到積極改善,這些債款可能成為關閉這家法國公司的封條。投資機構ExaneBNPParibas分析師拉姆稱,高額的欠款表明了湯姆遜公司的命運現在掌握在其債務持有人手中。如果那些債權人要求湯姆遜提前還款,該公司將面臨破產的厄運。羅睿哲拒絕透露與債權人談判的細節,但他表示,“我們有多種選擇,包括與債權銀行進行公平的債務交換。”
今年1月29日,湯姆遜就曾表示,由于他們已經無法向持有該公司27億歐元債券的投資者兌付現金,正準備通過出售其有望為美國好萊塢長期提供產品服務的一家子公司來籌得足夠的現金。
公開的數據顯示,今年湯姆遜的股價已經下降了42%,而公司早在2007年就暫停了分紅,2008年也不會向股東們支付股息。湯姆遜沒有披露2009年第一季度和全年的預期收入,不過該公司稱今年前兩個月收入與2008年相比已經有所好轉。
業內分析認為,金融危機讓湯姆遜消費級電子業務嘗盡了苦頭,而2008年好萊塢編劇大罷工對他們的電影服務和內容服務業務影響巨大。據了解,該公司幾乎壟斷了好萊塢主要內容傳輸與后期制作設備及其服務。
而更令湯姆遜處境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并不屬于法國的核心產業,這家法國電子巨頭并沒有獲得政府用于刺激經濟的“戰略投資基金”的援助。法國早在2008年10月份宣布成立法國戰略基金,以便在經濟衰退期間,向法國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并保護法國戰略企業,防止外資乘機收購。
羅睿哲說,2008年未經審計的財報反映了公司受資產減值影響下的艱難貿易環境,公司將采取必要步驟,以改善經營業績和解決財務狀況。湯姆遜計劃從今年開始每年節省成本支出1.2億歐元,該計劃將延續到2011年。
同期,湯姆遜還宣布,延長與迪斯尼公司的DVD復制和配送協議,并同意與派拉蒙電影公司合作建立影視后期制作基地。公司首席財務官羅格奧特說,湯姆遜今年的業務重點是依托Technicolor品牌為那些內容制作商提供優質服務。
湯姆遜希望用一系列實際行動換來投資者和債權方的信心。
不過,湯姆遜預測2009年上半年公司依然將出現一定的經營虧損,而公司業績扭轉的時間也不明確,這讓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方都對未來感到悲觀。Oddo證券分析師將湯姆遜的股票評級從“購買”下調為“減持”,稱任何正在重組的公司將不可避免地大幅度稀釋股東的利益。
而湯姆遜的重組道路確實異常坎坷。
未盡的救贖之路
湯姆遜曾是全球最大的彩電供應商,但其彩電業務從2002年就開始出現虧損,2003年虧損總額達1.85億歐元,此后湯姆遜在彩電領域的成績更多是來自于其專利權的轉讓。
湯姆遜擁有超過3.4萬項的彩電專利技術,是全球范圍內在該領域擁有技術專利最多的公司。但令人吃驚的是,當市場已經進入平板時代之時,法國人的優勢還停留在傳統顯像管業務,在新興的平板電視上其技術研發水平并不出色。
2004年,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唐夏決定對公司業務進行大規模重組,希望退出消費電子市場,轉型為數字視頻解決方案的技術供應商。但經濟不景氣嚴重影響了其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重組計劃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去年4月,唐夏黯然離開湯姆遜。
從1999年當時還是國企的湯姆遜開始私有化以來,其就一直高舉收購擴張的大旗,業務重組一刻沒有停止。2001年,湯姆遜收購美國第二大電影行業服務公司Technicolor,開始為電影行業提供洗印處理、后期制作以及DVD服務;2002年,湯姆遜又收購了草谷公司,并將草谷品牌應用于所有專業廣電產品,向媒體行業提供高清廣播設備、服務器以及播出系統等服務。
這兩次收購標志著湯姆遜開始向傳媒和娛樂行業的三大主營業務結構,即服務、系統及技術設備領域轉型。
這一市場策略的變化,表面上看非常誘人,但也有人對湯姆遜能否保留足夠的技術實力去開發下一代產品提出質疑。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歐美消費電子需求的下滑,各大電子公司紛紛轉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本身并不新鮮,但很少有企業像湯姆遜這樣將轉變的步伐邁得如此迅速。
現在,湯姆遜在收購的道路上也漸行漸遠。僅2004年,它就收購了英國著名動畫后期制作公司MPC和美國Parkvision專業廣播電視部門等。不僅如此,湯姆遜還投入巨資進入風險更大的互聯網和寬帶設備服務領域。幾年間,湯姆遜在全球更換了超過七成的員工。
業內人士認為,湯姆遜在轉型后一直試圖保持產品線的完整性,這幾乎讓其傾盡所有資金和資源,而這次金融危機更是放大了湯姆遜此前積累的潛在危機。羅睿哲也不得不承認,此前我們花了太多錢,買了太多東西。對此唐夏沒有發表評論。
另一方面,在放棄消費電子業務時候,湯姆遜并沒有收獲更多的現金。
為了布局新產品線,從2004年開始,湯姆遜將彩電、彩管和AV等業務相繼出售,但上述舉措并沒有讓其資金更加充裕,這些業務的債務實際上還是由湯姆遜變相承擔。
2004年1月,湯姆遜將彩電業務出售給中國TCL集團,同年7月TCL集團與湯姆遜成立全球最大的彩電合資公司TTE。2005年8月,湯姆遜將持有的TTE公司的股權置換為TCL多媒體的股權,隨后通過減持逐步退出。不過作為條件,湯姆遜提供部分歐洲員工的安置費用。
2005年6月,湯姆遜將半年虧損4.09億歐元的顯像管業務出售給印度消費電子巨頭Videocon集團。根據協議,湯姆遜得到Videocon為其顯像管業務支付的2.4億歐元現金,但湯姆遜也必須向Videocon的兩家上市公司投資2.4億歐元。(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華碩以其價格低廉的超薄上網本、NetTop上網機和一體機在全球建立了良好信譽。然而,宏碁近期連續推出新產品,在上述各領域對華碩的主導地位構成威脅,真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 導讀:《福布斯》雜志網絡版今日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湯姆遜面臨嚴峻債務危機 法國電子巨頭非理性擴張今嘗苦果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