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在人類文明史上,可以說是滄海一粟。但是1999-2009年這十年,是中國IT產業、信息化、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十年,這十年中,IDF扮演了無可替代的角色。
1、1999年英特爾開發商論壇
時間:1999年4月
地點:北京
核心內容:
·描繪未來10億臺個人電腦、千萬臺服務器連入互聯網后,創造上萬億美元電子商務交易額的前景。
·介紹英特爾如何調整產品策略和設計、與合作伙伴攜手推動基于英特爾架構的互聯網商務運作的發展。
·介紹英特爾正在研發的64位Merced處理器(即后來的安騰處理器),并指出其將搭配擁有最新內存管理和I/O技術的芯片組。
·發布對于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規模飛速發展的預測——2002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2005年全球網民數量也將達到10億。
2、2000年英特爾開發商論壇
時間:2000年4月
地點:北京
主題:為因特網經濟設計方案
核心內容:
·首次將議題從計算擴展到網絡通信領域。
·宣布將為全球因特網經濟提供四大構筑模塊,包括臺式機平臺上的1GHz奔騰III處理器、服務器平臺上的64位安騰處理器、網絡通信平臺上成熟的無線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層面的專業在線服務。
·現場展示采用最新微架構的奔騰III處理器及高性能低功耗的移動奔騰III處理器,并展望了2001年即將導入的、融合了低-K電介質和銅互連技術的0.13微米制造工藝。
·介紹移動互聯網和第三代電子商務等趨勢和概念,稱手機將變成人們隨時隨地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和服務的重要工具,并宣布將與合作伙伴提供基于IA-32架構的服務器和基于IXA(Internet Exchange Architecture)架構的網絡通信解決方案。
3、2001年春季英特爾開發商論壇
時間:2001年4月
地點:北京
主題:網絡動力,拓展無限
核心內容:
·預測PC將成為MP3播放器、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等數字化革命產品的中心,表示針對這一潮流發布的奔騰4處理器將于年內沖破2GHz,還將換用新的內核(Northwood)。
·摩爾定律將在未來10年中繼續發展重要作用,未來處理器遇到的主要挑戰來自于散熱、新一代光刻技術和芯片測試;未來處理器微架構的發展熱點包括低功耗、多指令并行執行、集成二級緩存和集成多個內核等;未來的PC將是擁有GHz處理器、GHz總線、GHz網絡和GHz存儲的“千兆PC”。
·展望即將發布的至強及安騰處理器,稱其將與奔騰4一起構成英特爾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完整產品線。
·展示英特爾進軍網絡通信領域后的重要成果,例如由StrongARM處理器、芯片組、數字信號處理器和閃存組成的,可將手機變為“迷你PC”的解決方案。
4、2001年秋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1年10月
地點:深圳
主題:構筑數字化天地
核心內容:
·首次打出“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這一新品牌。
·披露英特爾實驗室在前沿技術研發方面的重點方向,包括與芯片制造相關的高級晶體管、互聯、平版印刷和封裝技術;與處理器微架構相關的NetBrust架構、線程并行和電源優化技術;與網絡通信相關的UPnP(通用即插即用)、WLAN、UWB(超無線寬帶)等技術以及3GIO(第三代輸入/輸出,即現在的PCI-Express)、USB 2.0和Serial ATA等技術。
·展示移動奔騰4和將在2003年推出的Banias處理器(即未來用于迅馳平臺的奔騰M處理器)、奔騰4處理器上將使用的超線程技術、新款至強和安騰處理器等。
·成立中國手機PCA開發商同盟,當場吸引70多家中國無線開發商加盟。
5、2002年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2年4月
地點:北京
主題:拓展數字天地
核心內容:
·展示計劃于2002年下半年推出的、前端總線頻率提升至533MHz、時鐘頻率最高可達3GHz的奔騰4處理器,并宣布要在年底前讓80%以上的英特爾處理器平臺支持USB 2.0標準。
·介紹了第二季度正式推出的PCI-Express標準,以及將于2003年下半年推出的Prescott處理器(即最后一代奔騰4單核處理器)。
·公布2003年的臺式機概念平臺,稱它將擁有奔騰4處理器、集成或獨立的顯示單元、802.11無線上網功能、千兆以太網連接能力、支持USB 2.0和SATA標準。
·發布了將于2003年問世的兩個小型模塊化臺式機參考設計方案——Tidewater和Big Water。
·在企業計算方面,推出了2.4GHz的雙路至強處理器,并介紹了將于2002年年中亮相的安騰2(核心代號Mckinley)處理器。
·在移動計算方面,推出最高時鐘頻率為1.8GHz的奔騰4-M處理器,展示2002年下半年為高端筆記本電腦準備的2.0GHz奔騰4-M處理器。
·演示了基于Banias處理器(即后來迅馳平臺中使用的第一代奔騰M處理器)的原型系統,并強調未來筆記本電腦在注重工作效能、電池壽命和移動性之外,還將增添無線上網功能。
·在通信產品線上,展示了基于XScale架構的三款第二代網絡處理器IXP2800、IXP2400、IXP425,以及用于PDA和智能電話、主頻高達400MHz、支持多媒體處理技術的應用處理器PXA250和PXA210。在網絡產品上,展示了三款獨立的千兆以太網芯片,并宣布將于2003年推出集成千兆以太網功能的芯片組。
·宣布將與戴爾、邁拓、希捷等超過25家公司組建SATA II工作組,以開發傳輸速度達3Gbps的SATA II標準,并讓它在2004年下半年投入實用。
·時任英特爾CTO基辛格稱英特爾將于2005、2007和2009年分別導入65納米、45納米制程和32納米制程,并會盡快采用BBUL智能封裝技術。同時,還介紹了英特爾面向未來應用的三大研究方向。
6、2002年秋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2年10月
地點:深圳
主題:拓展數字天地
核心內容:
·介紹將于2003年第一季度發布的Banias處理器,與Banias搭配的系統平臺(即迅馳平臺)將集成名為Calexico的無線模塊,以支持無線上網功能。
·回顧了當月推出的基于XScale架構、用于智能手機和手持計算設備的PXA261和PXA262應用處理器,稱在2003年這些處理器將與通信基帶模塊集成在一個芯片中,最終實現“單芯片上的互聯網”。
·預言支持WLAN的臺式PC將成為實現數字家庭夢想的第一步。在春季峰會上提及的、支持PCI-E標準的模塊化臺式機設計方案——Big Water也將于2003年春季完成原型設計,并于2004年推出。
·在企業計算方面,透露即將發布的新一代至強MP處理器(核心代號為Gallatin)細節。
·展示了基于英特爾Plumas 533(即后來的E7501)芯片組的主板產品,惠普也表示將于2003年上半年推出支持64路安騰2處理器的Superdome系統。
·再次提及PCI-E及Infiniband技術的應用價值,表示將推動這兩項技術的普及。
7、2003年秋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3年10月
地點:深圳
主題:創新科技-推動計算與通信的融合
核心內容:
·預言2010年全球將有15億臺電腦通過有線和無線技術聯網,還將有25億支融合了電腦功能的手機投入使用。
·時任英特爾CTO的基辛格提出“4T”,即HT(超線程技術)、CMT(迅馳技術)、LT(專注安全性的LaGrande技術,即今日最新博銳平臺中采用的TxT技術)和VT(Vanderpool技術,就是現在的虛擬化技術),并提出英特爾未來幾年將推出雙核和多核處理器。
·介紹計劃于2004年推出的第二代迅馳平臺——Sonoma平臺。
·介紹了英特爾正在推廣的WiMAX標準。
·提出在通信與計算融合后,業界下一個重要技術趨勢就是數字圖形和多媒體應用的爆炸。
·介紹了數字家庭的概念和英特爾數字家庭7層參考模型,以及為數字家庭應用準備的DMA(數字媒體適配器)和數字機頂盒參考平臺方案。
·與TCL成立“3C聯合實驗室”,以開發基于UPnP技術的數字家庭產品。
·透露至強和安騰平臺的發展藍圖,提出了企業計算的5個重要趨勢。
8、2004年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4年4月
地點:北京
主題:融合技術,開拓機遇
核心內容:
·展示擁有較強計算性能和支持多種無線網絡標準的新型智能手機,并預測2006年智能手機處理器的速度將接近奔騰III,2008年單芯片手機將問世,智能手機的體積會大大縮小。
·推廣WiMAX技術,表示未來多種無線技術——藍牙、UWB、Wi-Fi、WiMAX和3G的關系將是共存的。
·介紹將于下半年發布的第二代迅馳平臺——Sonoma、年內將發布的新型奔騰4(代號為Prescott)、至強處理器中應用的64位處理器技術——EM64T和即將取代AC’97的全新音頻規范。展示915芯片組,并宣布將在未來一年半內將2003年提到的、可為電腦帶來更強安全性的LT技術變為現實。
·展示由英特爾設計的多款概念PC,如概念PC——Florence、2004娛樂PC概念平臺(代號為Kessler)和2005娛樂PC概念平臺(代號為Sandow)等。同時展示可支持720和1080線兩種分辨率的LCOS(硅上液晶)芯片以及采用這款芯片的液晶背投電視。
9、2004年秋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4年10月
地點:深圳(作為第六屆高交會信息技術論壇)
主題:創新無界,溝通無限
核心內容:
·英特爾多核處理器首次曝光,介紹針對筆記本電腦的首款雙核處理器及其首款采用65納米制造工藝生產的處理器——Yonah(即后來的酷睿處理器)和針對高端服務器的Montecito(即雙核安騰2處理器),表示處理器性能提升將從依賴時鐘頻率提升正式轉向借助于多個內核的并行計算。
·重點介紹春季峰會上已推出的WiMAX技術。
·介紹包含Yonah處理器的第三代迅馳平臺(代號為Napa)、與業界伙伴正在開發的SATA II技術、當年6月由數字生活網絡聯盟(DLNA)發布的數字家庭產品規范,以及更像家電的數字家庭PC概念產品等。
·宣布擴大英特爾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發范圍,增添通信技術領域,如新一代網絡和無線平臺解決方案、規范及標準的開發工作。
10、2005年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5年4月
地點:北京
主題:前瞻未來科技、成就無線機遇
核心內容:
·展示面向臺式機的奔騰D和奔騰至尊版處理器、面向筆記本電腦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及它所屬的Napa平臺等。預測2006年年底,多核處理器將取代單核處理器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
·介紹芯片3D堆疊封裝技術和硅光電子技術,以及英特爾中國研究中心用于推動多核處理器編程算法和緩存結構設計的模擬器——“龍頭”。
·指出移動計算技術領域的三大發展趨勢:手機走向智能化、電腦走向無線化和無線網絡覆蓋范圍將增大。英特爾宣布將攜手中興通訊推出WiMAX商用系統。此外,英特爾還展示了其2005年移動PC概念平臺Zephyros。
·針對數字家庭產品的發展,引入著名梅特卡夫定律,該定律預示數字家庭領域出現的設備會越來越多樣,為家庭帶來的價值也會越來越高。英特爾展示了首款針對家電的、基于854芯片組的開發平臺,還表示將迅速把多核、虛擬化、主動管理等先進技術引入數字家庭平臺,并與數字家庭各相關領域廠商合作創新。
·介紹可用于數碼相機和筆記本電腦上的UWB芯片以及為服務器間帶來更高數據傳輸率的Infiniband技術。
11、2005年秋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5年10月
地點:上海
主題:多核平臺,成就無限機遇
核心內容:
·展示第一批雙核處理器產品,如臺式機用奔騰D、奔騰至尊版處理器;筆記本電腦用酷睿處理器;雙路服務器用雙核至強5000系列處理器,重點提及當時已導入生產的65納米芯片制造工藝,并介紹了它的下一代多核處理器微架構,即今天人們熟悉的“酷睿”(Core)微架構。
·介紹了三項與低功耗相搭配的新技術——使一個硬件平臺發揮多個虛擬平臺作用的虛擬化技術(VT)、能夠讓用戶遠程管理維護計算機的主動管理技術(AMT)和能夠加速服務器網絡數據傳輸處理性能的I/O加速技術(I/OAT)。
·首次介紹英特爾旗下的軟件與解決方案事業部(SSG,今天已改名為英特爾軟件與服務事業部),并稱它已建立了廣泛的開發工具、資源、專業知識及關系,可促進多線程軟件的開發及在英特爾架構平臺上的應用。
·展示針對數字家庭電腦的“歡躍”(VIIV)數字家庭平臺,介紹了與業界合作伙伴一起開發的UPnP(通用即插即用)規范以及基于這一規范的數字媒體適配器(DMA)。
·方正科技、海信數碼、聯眾世界、微軟中國、TCL、清華同方、東方寬頻和搜狐正式宣布與英特爾在數字家庭領域達成合作。盛大與英特爾宣布雙方將聯手推廣基于寬帶娛樂內容與服務的數字家庭娛樂平臺——盛大EZ寬帶娛樂綜合平臺,其中包括在2006年將攜手向國內10,000家網吧用戶提供該平臺及相關娛樂內容與服務。
12、2006年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6年4月
地點:北京
主題:優化平臺、超越未來
核心內容:
·宣布將在英特爾服務器、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新一代多核處理器上導入酷睿(Core)微架構。展示了核心代號為Conroe(即65納米制程臺式機用酷睿2雙核處理器)、Merom(即筆記本電腦用65納米制程酷睿2雙核處理器)、Woodcrest(即雙核至強5100系列處理器)的雙核產品線,以及代號分別為Kentsfield(即65納米制程臺式機用酷睿2四核處理器)、Clovertown(即四核至強5300系列處理器)和Tigerton(即四核至強7300系列處理器)的四核產品線,并強調了它們在性能和功耗上的優勢。提及將于2007年導入45納米制造工藝,稱其可帶來30%功耗節省和20%的性能提升。
·介紹了15款針對多核編程的編譯器、軟件優化和調整工具,并宣布與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及浙江大學共建多核技術實驗室,以共同加強多核技術領域的研究、教學與技術合作。
·重點介紹新一代迅馳平臺、將配備筆記本用雙核酷睿2處理器、802.11n無線模塊和Robson技術(即迅盤技術),擁有更高計算性能、無線網絡帶寬及系統和應用軟件啟動速度的Santa Rose平臺。介紹了筆記本電腦通用構建模塊(CBB,Common Building Block)計劃。
·展示全新概念PC產品——2006年筆記本電腦概念機Montevallo。
·推出針對中國網吧市場的中小型網絡管理平臺英保通2.0。新增三家內容提供商領域的合作伙伴——百度、新傳集團和TOM。在提供解決方案與服務方面宣布與中創軟件達成合作。
13、2006年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6年5月
地點:深圳
主題:優化平臺、超越未來
核心內容:
·與北京2006年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的主要內容基本一致。
·全球首次推出最新服務器平臺——Bensley,支持netburst架構的Dempsey處理器和新一代65納米微架構的woodcrest處理器,相當于前一代平臺性能/功耗比的3倍
14、2006年秋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6年10月
地點:上海
主題:高能效表現,超越未來
核心內容:
·強調高能效與節能特性,展示已發布的多款酷睿架構多核產品,如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用酷睿2處理器和雙核至強5100系列處理器,以及即將發布的臺式機和雙路服務器用四核處理器產品。
·宣布英特爾將堅持以兩年為一周期,其中一年推出新的處理器微架構,第二年導入新的芯片制造工藝,以求在2010年前,將旗下處理器產品能效提升超過300%的目標。
·介紹功耗管理工具,如Pconfig和電源管理接口(PSMI)、企業功耗和散熱管理器(EPTM)和英特爾電源工具,以及對新電池技術、筆記本電腦節能液晶屏及鏈路功耗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宣布向OEM廠商提供免費、即時可用的電腦(Instant Available PC)技術,該技術可降低71%的計算機功耗。
·與海爾聯合宣布成立“海爾&英特爾創新產品研發中心”,該中心初期從事的項目,包括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農村電腦、面向汽車用戶的汽車電腦以及超低電壓便攜筆記本電腦等。
·東軟展示了借助英特爾開發工具實現了多線程化、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的軟件產品。而浪潮則在英特爾雙路四核至強E5300系列處理器發布前,就展示了它基于這款處理器的服務器產品——NF380D。
·英特爾及其合作伙伴的其他亮點產品技術還包括了DDR3內存、硅光電子技術、802.11n、數字家庭VIIV平臺及電腦、博銳平臺、Robson(即迅盤)技術。
15、2007年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7年4月
地點:北京
主題:多重動力,攜手創新
核心內容:
·2007年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改變了多年來先在美國舊金山打響頭炮的傳統,選擇在中國首發。
·詳細介紹計劃于2008年發布的Nehalem微架構。
·重點介紹了提升處理器能效的另一個關鍵因素——45納米芯片制造工藝。并宣布年底前先在兩家晶圓廠將這項新工藝導入生產環節。此外,宣布將在2009年推出32納米工藝,此后還將引入更多新技術。
·展示年內將推出的多核處理器(代號為Penryn)和新一代迅馳平臺Santa Rosa及計劃于2008年下半年發布的更新一代迅馳平臺Montevina(即今天的迅馳2處理器技術),2008年將推出的首款為消費電子產品優化的、基于IA架構的片上系統(SoC);面向頂級技術發燒友和游戲玩家的雙路四核PC平臺Skulltrail;以及英特爾慶祝進入嵌入式市場30周年時刻發布的兩款嵌入式四核至強處理器。
·展示為超移動PC和全新的MID(移動互聯網設備)設計的“超便攜移動平臺2007”。在峰會上與華碩、明基、仁寶、伊萊比特、宏達、英業達及廣達共計7家領先ODM聯合成立了移動互聯網終端創新聯盟(Mobile Internet Device Innovation Alliance),并與TOM在線在MID和UMPC平臺上達成合作。
·展示與長城攜手研發的、基于新一代固件架構UEFI的安全電腦產品;與山東萬佳網絡文化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為萬佳全國范圍內3,000家網吧提供英保通平臺3.0版、低功耗MoDT解決方案和酷睿2全線產品。
·在2006年5所高校的基礎上,將“英特爾多核技術大學計劃”擴展到37所高校,并承諾到2010年在中國100所大學開設多核課程。
·介紹英特爾的萬億級計算項目及其萬億級處理器原型、相變內存、Turbo Memory(迅盤)、新一代博銳技術以及用于支持硬件加速的Geneseo和QuickAssist技術等。
16、2008年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
時間:2008年4月
地點:上海
主題:芯動力,新世界
核心內容:
·2008年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再次選擇中國首發,以繼續凸顯中國在全球IT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英特爾介紹和展示的基礎型產品技術亮點包括:改進型酷睿微架構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服務器處理器,Nehalem微架構處理器,Larrabee架構,英特爾首款6核處理器Dunnington(現為至強7400系列),處理器Tukwila,5款英特爾凌動處理器,以及英特爾迅馳凌動處理器技術筆記本電腦平臺Montevina(即迅馳2處理器技術)和面向2009年、包含有Nehalem微架構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平臺Calpella、針對筆記本電腦的全新英特爾防盜技術及針對中國網吧和中小企業市場的英保通產品4.0版等。
·展示可采用凌動處理器及其平臺的新型計算產品——上網本(Netbook),上網本產品將在2008年6月開始面世,側重追求輕薄便攜、易用和低成本,并以互聯網應用為中心。
·在英特爾防盜技術上,聯想、McAfee、Phoenix Technologies等廠商與英特爾開展合作;愛國者、華碩、明基、Clarion等硬件廠商則表示盡快推出基于英特爾凌動處理器或英特爾迅馳凌動處理器技術的MID產品;英特爾還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Clearwire、韓國電信、Sprint、T-mobile等電腦運營商合作,計劃在其網絡上部署MID產品。
·中國鐵道部信息技術中心副主任張紅麟與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數字企業事業部總經理帕特·基辛格同臺探討了基于英特爾架構的系統在提供高性價比、靈活和可靠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時扮演的關鍵角色;北京政府的代表則向與會者透露,北京奧運會的IT基礎架構和門戶網站將運行在基于英特爾至強處理器的服務器上。
·舉辦第二屆英特爾中國網吧高峰論壇,旨在攜手產業界,把“綠色計算”的理念深入推廣到網吧行業中。
推薦閱讀
近日,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盡管保存了公交IC卡押金收據小票且記住了卡號,但仍無法在公交公司掛失,卡里的余額也無法退回來。 近日,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盡管保存了公交 IC卡押金收據小票且記住了卡號,但仍無法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DF在華十周年回顧(組圖)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