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業界熱論,奇夢達會否成為今年第一家倒下的IC公司時,其母公司歐洲第二大IC制造商英飛凌已自愿決定從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摘牌,該計劃將于4月24日正式生效。
導致英飛凌業績下滑嚴重的子公司奇夢達目前仍在尋找買家,此前有消息稱國內企業浪潮集團將要接手,但記者獲得最新消息顯示,目前仍未有定論。言下之意,奇夢達仍將影響英飛凌業績。
意在減少上市成本
英飛凌日前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管理文件中稱,計劃從4月24日起,英飛凌的美國存托股(ADS)將不再在紐交所掛牌交易,希望今后盡快完成注銷登記和終止承擔相應義務等事宜。但此類事宜最終完成,至少還需一年左右時間。
“此次自愿摘牌的原因是,英飛凌股票目前在紐交所的交易量相對很低,因此繼續交易已不符合公司利益,從紐交所摘牌后,英飛凌可減少相應上市成本。今后將把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作為英飛凌股票的首要交易市場。”英飛凌方面表示。
據統計,最近數個月中,英飛凌市值大幅縮水,部分原因是英飛凌分拆出來的內存芯片廠商奇夢達前不久提出了破產申請保護,而英飛凌持有奇夢達多數股權。
上月底,奇夢達在美國的兩家企業已向美國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并表示必須在3月底前找到投資者,否則就可能終止運營并被清算。據悉,這兩家美國企業分別為奇夢達里士滿LLC和奇夢達北美,列出的資產和債務都分別超過了10億美元。
浪潮收購奇夢達尚無定論
此前,有消息稱國內的浪潮集團有意收購奇夢達。不過記者昨日嘗試聯系對方時,得到的回應是“目前具體合作方式尚未確定”。但有關人士暗示,此次是山東省政府牽頭,并非空穴來風,只是許多具體事宜還要進一步磋商。
公開資料顯示,奇夢達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其由德國最大半導體產品制造商英飛凌2006年分拆而成,在全球擁有約12000名雇員,包括1800名研發人員,目前主要生產被廣泛用于個人電腦的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晶片,曾在全球DRAM市場排名第二。
市場調研機構iSuppli公布數據顯示,奇夢達目前的市場份額僅排名全球第五,前四家分別是三星、海力士、爾必達和美光。
吞下奇夢達,意味著還需要承擔其數以億計的債務。此前,英飛凌、德國薩克森州Saxony政府及一家葡萄牙銀行與奇夢達達成總額3.25億歐元的援助貸款,但該貸款目前尚未落實。(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經濟脈搏》報道指有消息人士稱,位于LegnickiePole的生產工廠沒有被修建,負責修建的開發商Immo工業集團(IIG)已經破產。 4月9日消息,據波蘭《經濟脈搏》報道,聯想擬撤銷在波蘭投資2000萬美元興建廠房的計劃。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飛凌主動要求摘牌 奇夢達買主八字沒一撇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