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董事長王振堂 攝影/王玉軍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李慧芳) 4月8日,ACER 2009全球記者會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如期舉行。與此同時,在全球筆記本市場,也拉開了新一輪世界大戰序幕。在本次大會上,宏碁董事長王振堂介紹了即將推出的新產品Aspire TimeLine系列新筆記本,并強調該款產品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會后,就宏碁市場戰略及近期人事調整等人們所關注的問題,IT商業新聞網記者對王振堂進行了獨家專訪。 中國市場失利 成立研究中心救火 IT商業新聞網:宏碁這幾年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PC企業,我來之前也采訪了一些相關的朋友,他們也非常的自豪。有一個問題,宏碁在全球PC市場應該是老三了,發展也是非常兇猛,但是在中國的市場卻只能排到第六、第七,您是怎么考慮這個問題的?
王振堂:過去我覺得一直有兩個重大的原因,第一個就是產品的設計先符合歐美,對于中國市場的口味,整個研究不是那么的深入;第二個就是說在整個資源的配置,我們前幾年就是以擴展美國為最重要的項目,所以在中國市場這方面的分配不是最優先,因為我們的強項是筆記本電腦。過去這幾年一直到現在,中國大陸還是以臺式機為主,筆記本雖然成長很快,但是總量還是比較小的,我們的強項是筆記本型,以至于這個中間資源的分配還有產品的設計,就沒有那么好。但是首先現在歐洲市場比較穩固,美國也得到突破,我們想亞洲還是要進一步來成長,接下來會比較重視這個中國大陸的市場開發。
IT商業新聞網:有沒有什么具體的方案或者具體的操作?
王振堂:我想第一個當然就是說我們在上海有一個產品的研究中心,最近已經設立。
IT商業新聞網:什么時候成立的?
王振堂:最近已經申請設立了,比較深入來研究中國市場所需要的產品。另外,我們管理層領導人做了一些研究,對于未來整個資源配置也會給予比較多的支持。
IT商業新聞網:現在沒有具體的資源配置嗎?
王振堂:這個部分就是我們中國的總經理還有整個公司的總經理他們在操作,我沒有特別加入,只是我們有個共識就是要成長快一點,產品部門、行銷部門都要有這個共識。
IT商業新聞網:過去幾年中,宏碁在中國市場所投入的資源和所做出的貢獻,您是怎么看待? 王振堂:整個基礎建設是還不錯,就是說有經歷一個一定的規模、還有一定的營業額、利潤,就是我們希望比這個更快,就像你講的,我們在這里是很后面的,排名在后面的,整個市場份額就那么一點點,不是什么重要的品牌,在中國市場里面一直到現在為止,還是有一點被定義為二流、三流,就是在中國市場里面。但是我們在其他很多國家,早就是第一流的,已經名列前茅了,在大的國家我們也有很好的突破,所以在中國的整個格局,還有整個的地位,是不符合我們整個集團預期的。
回應戴爾CEO 宏碁掙錢少是事實
IT商業新聞網:戴爾CEO邁克爾•戴爾前段時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你們電腦賣的多,但掙錢很少,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王振堂:我看了報道了,他說的確實是事實,這是我們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
IT商業新聞網:如何提高?
王振堂:一方面壓縮費用,我們全球只有6000人,我們很低的營運成本也是我們的優勢,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多賣電腦,我們很多成本都固定不變,電腦賣的多,我們的利潤就多。我們2009年的策略是繼續擴大市場份額,保持利潤。我估計09年能夠維持08年的盈利水平。
IT商業新聞網:作為董事長來講的話,您是不是對中國市場有更多的期望?第二個,就是我注意到去年您曾經表示過,要做成全球第一用三年時間,那么現在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那么這個話還算不算數? 王振堂:當然算了,我們的筆記本現在是非常穩固的第二名,然后跟惠普的距離已經縮小了,再加上最近得益于上網本市場,所以這個并不是很難的事,我們正在追趕。 IT商業新聞網:我們也發現最近政府招標,臺灣企業只有宏碁一家入選了,這個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王振堂:這個還要做很多事情,并不表示說你分到多少就能得多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選上也高興,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最后的成果,所以我們還要更努力。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 攝影/王玉軍
自恃精準戰略 支持CEO放手一搏
IT商業新聞網:今年3月份,56歲的宏碁中國區總經理賴泰岳退休,中國區掌門人由宏碁歐洲區總經理、德國人艾仁思接任。我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有點詫異,所有的跨國公司到中國來,基本上就是用香港人、大陸人或者臺灣人。我們認為中國的市場還是蠻復雜的,有政府指導、有市場、有農村市場,30個省市自治區,不同的民族,消費的習慣非常不同。那么宏碁派一個德國人到中國來領導這么一個復雜的市場,公司是怎么考慮的?
王振堂:因為我們的總經理跟執行董事是意大利人,所以有一個通例就是,總經理當然就是用他比較信得過的、了解的人,所以這次就是讓他選擇的這個總經理,中國大陸的總經理。
我們一直覺得個人電腦是比較全球化,有共同標準的產品,它跟與當地文化、與差異性相關的產品不太一樣的。所以我們注重的是,有沒有做對事情,有沒有做對策略,而不是說有沒有當地化,也就是說它這個東西有一種對的行銷方法,對的行銷方法會成長,會有好的結果。如果沒有找到對的行銷方法,就會受到限制,我們認為這個對的行銷方法,全世界有一個共同的框架,共同的方法,只是當地需要有一些參數或者一些因地制宜的調整,可能那個基本的方法的結構是一樣的。所以這個部分我們覺得蘭奇還有相關的團隊,這方面的理解跟掌握是比較精準的,我們有些主管不一定能相信這一套。 IT商業新聞網:像蘭奇整個的把控和格局是準確的?
王振堂:因為蘭奇做總經理的時候,有一些團隊早就已經做了很久了,所以他在執行戰略或者是策略的時候,就是有些國家的主管不一定精確的了解到蘭奇的方法和整個結構,不是那么精準的了解,可能只是了解個大概。可是你要知道,越大的市場、越復雜的市場越需要非常精準的戰略。
IT商業新聞網:這個精準戰略具體指的是什么?包含什么東西?
王振堂:是一個精準的方法論吧,一個怎么做的步驟跟結果,因為我們已經用這套東西打美國、打英國、打德國、打法國、打俄羅斯。雖然每個地方都說,但我們每個地方都不一樣,都很復雜,我們已經驗證了20次了,這個方法是行得通的,只要是對的,只要是精準的。
這個精準實際上就是整個行銷的操作,整個事業的管理。包括怎么樣定義對產品,怎么樣定價定的對,管理的方法對、服務結構對、整個成本的設計對,然后能按照計劃執行,從頭到尾的這一套東西。
IT商業新聞網:您對中國市場也比較了解,對蘭奇有沒有更多的建議?應該怎么做?
王振堂:現在就是這樣子,12、3年前我管大陸也管了6、7年,老實講,那個時候也是有問題的,就是我自己的檢討就是我沒有真正掌握到策略方法跟實際的這種整個行銷的策略。后來我們就換了人,換了人基本上都是從臺灣來的,本來也是想說同文同種,可是這幾年下來,還是比較局限的。因為蘭奇做總經理開始他就直接管大陸,這個是5、6年前,我就沒有直接管了,當然我一直在觀察怎么樣運作。現在蘭奇跟我講的是說,他的觀察就是方法、策略、整個的操作。蘭奇認為有一套對的方法可以來突破,我要讓他放手一搏。最重要的就是蘭奇在操作這一盤棋的時候,能夠讓他真正的去操控。
IT商業新聞網:宏碁員工的退休機制是什么樣的?
王振堂:大概都是55歲,因為臺灣有臺灣的勞動基準法,所以有一定的標準,宏碁大概就是比那個優惠一點,做滿了多少年,這個部分等于是,主要是市場經濟,沒有說一定到什么時候,一定要逼著誰退或者怎么樣,沒有的。
IT時代周刊總編曹健與宏碁董事長王振堂交談 攝影/王玉軍
看重上網本市場 力爭半壁江山
IT商業新聞網:有消息說咱們宏碁3G上網本在今年5月份要批量上市,這個消息是不是可靠的?如果要這個消息可靠的話,這里面包括了TD上網本嗎?想請您談一下宏碁在3G方面的情況。
王振堂:我們都一直在推出新的東西,我們對這個市場覺得成長的空間是很大的,我們現在是10.1寸的,就是一般的厚度,馬上超薄的就會出來,我們的上網本至少會有三個產品,我們預估大概今年這個上網本應該是1000-1500萬臺之間,雖然有人講是1000-1200萬,但我比較傾向于是1200萬到1500萬,我覺得這個市場的空間有很大的潛力。像我們講10.1寸出來,兩三個月全世界的銷售就超過100萬。
現在對于整個上網本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呢?現在大家有個共識,全世界應該是2500萬到3000萬,我們如果做1500萬大概是一半,即50%。事實上,去年我們的市場占有率是43%。
IT商業新聞網:這里面包括TD上網本嗎?
王振堂:這個當然包括了,但是這里面現在有限制在里面的,可能現在的那個比例還不是很大,因為現在筆記本外面都加一個無線網卡,現在全世界應該有一半以上是外加的。所以要看你怎么用了,有不同的用法才有趣。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調查就是大家用的都還蠻滿意的。
人物簡介: 王振堂于1954年出生于臺灣彰化,1976年臺大電機系畢業,曾任職于美商卡林塑膠及臺灣通用器材,于1981年10月進入宏碁關系企業服務。王于1990年10月晉任“宏碁科技”總經理職務。1997年升任宏碁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1998年專任宏碁科技集團董事長,并擔任旗下五家子公司董事長。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德國反壟斷機構Bundeskartellamt表示,根據德國法律,供應商和零售商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討論價格策略,“但是,供應商不能影響零售商的定價行為,在該案中,微軟觸犯了這一規定。” 4月9日消息,德國反壟斷機構Bundesk>>>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