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曾對《第一財經日報》強調,連鎖零售是一種戰略性行業,可謂中國工業進入世界市場的“咽喉”。
占“咽喉”等于卡脖子。難怪百思買在內地一番蝸牛式爬行后,突然加快了速度。而如今,更多外資3C連鎖渠道商更是將擠進內地市場。
鴻海集團與德國麥德龍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拓展內地3C(電腦、家電、通訊)零售市場。日本家電渠道巨頭山田電機也在規劃進入內地,并計劃將首店設在上海。此外,臺灣聯強國際也要在內地開店。
口氣大:欲開數百家門店
鴻海集團將借助旗下內地公司富士康掌控的渠道資源進行布局。而巨頭麥德龍一方,則將由其旗下專業的3C連鎖渠道商Metro Mediamarket參與合資公司的拓展。
作為麥德龍的子公司,Mediamarket是歐洲最大的專業3C連鎖零售商。目前覆蓋著16個歐洲國家的市場,門店總數量為546家。
鴻海和麥德龍的新合資公司中文品牌或將定為“梅地亞”,總部將落在上海,雙方將各占50%的股權。鴻海集團表示,目前雙方合作還只是處于意向性階段,包括經營團隊組建等具體的合作細節,雙方還在討論中。
但雙方的口氣似乎不小。Metro Mediamarket官方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合資公司有信心開出第一家門店,在初期圍繞上海市場進行拓展之后,未來計劃在全國開出幾百家。
富士康公司一位上層人士透露,旗下的賽博數碼將成為新渠道的參與主體。
Mediamarket全球高管倒是十分樂意談論這一戰略合作。這兩天,他們在海外媒體上不斷表示,自己找到了一個好機會。
德國總部傳播部Sven Jacobsen表示,作為歐洲最大的家電連鎖超市,它將為中國提供最新全系列產品,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這一表態就跟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百思買一樣。
消息人士表示,富士康及旗下賽博目前表態謹慎,除了合資公司還沒真正落地外,可能涉及到它與賽博之間的沖突。
合資背后:各取所需
雙方合作顯然是各取所需。
Mediamarket雖是歐洲最大的專業3C連鎖渠道,但多年來一直在歐洲市場。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之下,它正遭受著消費信心不足帶來的困頓。
它的母公司麥德龍雖有3C產品零售,相對于內地市場眾多IT大賣場,以及日益強化3C業務的巨頭國美與蘇寧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影響力。而全球最大對手百思買,自從2006年開設首家門店后,借助收購已擁有100多家門店。
麥德隆集團首席執行官Eckhard Cordes的表態“又酸又甜”。兩日前,他在臺灣表示,內地經濟增長迅速,公司希望復制歐洲零售市場經驗,而此時進來,主要是找到了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鴻海集團。
但這一合作,鴻海集團的意愿恐怕更為強烈。因為,布局渠道一直是鴻海集團近幾年的新戰略,也即其先前6C戰略中的“channel”一環。鴻海集團的6C分別為PC、Communication、Consumer、Channel、Car、Content(即為電腦、通信、消費電子、渠道、汽車電子和數字內容)。
在去年底內部高級主管會議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曾強調,2009年將全力搶攻內地IT渠道市場。
3月25日,郭臺銘在臺灣表示,鴻海過去以創新聞名,與麥德隆合作,可以帶動公司從“制造業邁向服務業”,為客戶提供直達終端的完整服務。顯然,從制造業向渠道延伸已是他的目標。
此前,鴻海曾通過旗下子公司間接投資內地,賽博數碼正是它布局的棋子。鴻海發言人丁祈安的表態,則顯示出公司的決心。他表示,賽博數碼的模式是租賃,像是“二房東”,并未涉足渠道經營,與麥德龍合作,算正式進入這一領域。
借助賽博數碼,有望加快雙方拓展速度。因為,純外資連鎖零售企業進入內地,開店速度上會受制于商務部及地方相關機構的審批周期。根據《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商務部令2004年第8號),外資零售業開設店鋪,除具備一般資質外,需將申請文件報送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初審,全部文件提交后一個月內,需上報商務部,商務部則在3個月內作出許可與否的答復。此前,百思買(中國)便曾吃過苦頭。(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TPI主要研究美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并在科技政策等事宜上向美國政府提供參考意見。TPI總裁托馬斯·萊納德(ThomasLenard)表示,菲奧莉娜在全球商務界、技術界和社會活動等領域都具備豐富經驗,因此是>>>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