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 美國知名網站今天載文稱,微軟由于面臨巨大的內、外部壓力,因此創新意識相對淡薄,更重視維持產品的可靠和安全;蘋果因內、外部壓力較小,更重視創新,因而在創新方面的表現比較突出。以下為全文:
微軟和蘋果都被稱作是最具創造性的公司,但人們很少看到微軟的“原創”技術,許多人都譴責微軟抄襲蘋果的創意。微軟被稱作是最具創造性公司的原因是,對于整個人類而言,Windows操作系統具有創新意義。這種創新與創造是兩碼事,創造也是蘋果區別與其他公司的特征。
另一方面,微軟無可爭議地壟斷著操作系統市場,市場份額約為88%,而蘋果Mac OS市場份額只有約10%。但是,據使用過Mac計算機的用戶稱,Mac OS遠好于Vista。多年來,一直有人建議蘋果將Mac OS許可給OEM。
微軟緣何缺乏創造性?
人們通常認為,既然在市場上獲得了壟斷地位,微軟的日子應當過得“悠哉悠哉”。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微軟面臨著巨大的內、外部壓力,使得其對創新“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即使不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復雜的軟件系統,Windows也是最復雜的軟件之一。Windows已經成為用戶日常生活的平臺,需要滿足用戶無限的需求。對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開發和支持這樣一款軟件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想想看:數十億美元預算、數千名開發人員、數千個模塊、數十種版本,整合、測試、文檔……。即使一個100萬美元的項目,幾個小失誤也會使項目“失控”。外界不清楚微軟如何管理Windows的生命周期,這肯定需要周密的規劃和有力的執行。盡管這些因素不會“封殺創造”,但起碼不利于“創造”。
其次,Windows是一款獨立于硬件的操作系統,微軟只規定最低的硬件需求。這對微軟盡可能提高市場份額而言是必需的。其結果是,微軟必須解決數百種硬件的兼容問題。另外,Windows操作系統又是一款平臺,需要向數以千計的軟件公司開放其接口。再考慮到迅速發展的技術和后向兼容性,這些問題將演變成“一場災難”。微軟每天都忙于解決這類問題。
第三,據估計Windows全球用戶超過10億,這意味著其面臨著無限的可能性/挑戰/風險,其用戶可能不夠聰明,也可能聰明得不可思議,其中有黑客、盜版者、病毒作者、Windows粉絲、對微軟不滿者……即使花費了數十億美元,年復一年地修正缺陷,微軟仍然因Windows的安全缺陷而受到指責。當然了,代碼質量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Windows用戶實在是太多了。
這些艱巨的任務足夠微軟忙活了。微軟優先考慮的是可靠、少犯錯誤,根本無暇顧及“創造”。有創造性固然好,沒有創造性也照樣能快速發展。抄襲他人的創意固然“可恥”,但卻很明智,只要合法,抄襲他人的創意意味著成本更低。
蘋果緣何更具創造性?
乍看之下,操作系統市場與處理器市場頗為相似。壟斷地位使得英特爾比AMD具有更強大的“力量”,能夠通過降價擠壓AMD的利潤空間。人們也許認為微軟也可以這么做,那就大錯特錯了。
玄機就在于蘋果的綁定策略,例如,蘋果不將Mac OS許可給其他廠商,也就是說,蘋果不向其他公司開放其軟件。蘋果可以獲得哪些好處?它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也沒有微軟必須應對的各種挑戰。蘋果開拓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首先,綁定策略使蘋果完全控制了硬件平臺,基本上排除了微軟必須應對的硬件兼容問題,令微軟頭疼不已的后向兼容性對蘋果而言卻并非什么大問題。這會直接導致更簡潔的產品開發過程和更低的成本。
其次,蘋果全面掌控其產品的外觀和風格,使其產品保持一貫的豪華和時尚風格,很好地迎合了目標客戶的需求。
第三,豐厚的利潤。與處理能力相當的Windows PC相比,Mac計算機的價格通常要高出約1倍。
第四,蘋果用戶很“友好”,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較高,使得蘋果無需像微軟那樣應對各種惡意行為。例如,Mac計算機通常無需安裝反病毒軟件。
總而言之,蘋果的內、外部壓力都比較小,因而也更具創新性。 (編輯:列娜)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這次裁員是Sun在去年11月宣布的,旨在減少7億至8億美元的開支。Sun將為這次裁員支出5億至6億美元的費用。Sun的上一次裁員是在2008年5月宣布的,當時裁減了1500至2000名員工。 【IT商業新聞網訊】3月31日消息,本周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內憂外患成動力 蘋果比微軟更具創新性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