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2009年3月20日,微軟發布了新一代瀏覽器IE 8.0正式版。相比以往的IE版本,IE8動了大手術,讓業界為之矚目。不過,IE8發布之后,媒體對其褒貶不一。筆者以IE8為引,試分析微軟當前策略。
善于打補丁的微軟 微軟并非沒有犯過錯誤,如同windows系統從不缺乏漏洞,但是,微軟糾正錯誤的能力,也和給操作系統打補丁的能力一樣強大。 當微軟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在瀏覽器市場的錯誤之后,從來就沒有哪一個瀏覽器能夠在IE面前真正囂張過。 微軟此前發布的windows vista和IE7,普及程度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微軟的宣傳力度很“微軟”。這一次,微軟吸取了教訓,windows 7和IE8的宣傳就做得非常好,windows 7、IE8還沒有正式發布的時候,很多人已經認為,windows 7和IE8相當出色。 諸如多標簽(微軟IE8叫做選項卡,當然IE7時代就有了)瀏覽方式,“沙箱”理念,載入網頁速度,等等。 瀏覽器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安全什么的,最關注的是媒體,用戶和廠商的感覺就比較少了(不去測試的,不會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只能聽媒體宣傳)。相信很多人第一次選擇非IE瀏覽器,一定是看上了其他瀏覽器更快的速度。IE8在速度方面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據測試,IE8的速度稍微優于Chrome、Firefox。不過,對微軟來說,只比firefox快一點點,并不意味著成功,微軟還需要很多的努力。 當然,IE8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改變,就是對給了web標準一個大大的擁抱,全面支持CSS 2.1。 其實,標準這東西,是人為規定的。事實上,W3C于1994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成立,web基礎之一、第一個HTML版本是在1997年12月發布,CSS1.0則于1996年12月推出。1994年,Netscape風行的時候,它是Web瀏覽事實上的標準,而隨著1995年IE 1.0的發布,瀏覽器大戰已經進入到一個比較關鍵的階段了,微軟和網景都不可能這樣說:等web標準出來了,我們再打架!于是IE和Netscape有了自己的標準。而標準出來之后,已經壟斷市場的微軟自然以向下兼容為重,趾高氣揚地使用自己的標準。 但是為世人詬病之后還有市場份額下滑,微軟便不再我行我素,策略上打補丁了:IE7就開始部分支持W3C,IE8是更進一步而已。 IE8的改變,也許出人意料,但聯想微軟的過去,也就不足為奇了。
微軟對開源軟件策略轉變 作為商業軟件的代表,微軟過去似乎與開源軟件勢不兩立,2001年,微軟CEO鮑爾默稱開源操作系統Linux為“癌癥”,但現在,微軟卻慢慢與開源走向了競爭與合作。2006年,微軟與Novell達成協議,向其提供在微軟平臺上運行的技術和服務支持。 同年,微軟與Zend公司結成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確保Zend公司的PHP應用程序將能夠在微軟Windows網站服務器操作系統的新舊版本上運行。 2007年,微軟和PHP社區努力通過FastCGI擴展,讓微軟腳本語言ASP的天敵——PHP在IIS 7.0上執行效率大增。(LAMP不再是“黃金搭檔”——業界稱Linux+Apache+MySQL+PHP組合為LAMP) 2008年12月,微軟中國與開源社區PHP China聯合宣布了互操作合作計劃。根據雙方的計劃,微軟將為該社區的技術人員提供相關培訓和技術支持,并參與到社區的活動當中,以提高PHP開發者在微軟平臺上的應用體驗。 2009年3月,微軟與RedHat就在彼此的虛擬化服務器上支持對方用戶的問題達成了合作意向,而且還會提供同樣的技術支持。 千萬不要因此以為,微軟“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曾經表示:“由于Linux和Windows的激烈競爭,國內Linux廠商顯然要依靠自主創新去發展,不能寄希望于微軟幫助Linux來打敗Windows。” 2009年2月25日,微軟起訴GPS設備制造商TomTom侵犯其8項專利權,該案被視為微軟起訴Linux的第一案。可見,微軟還是那個微軟,只是換了武器,強硬的霸王槍換成情意綿綿但更具殺傷力的溫柔刀。 時代變了,IT界再也不是以前的IT界,有時對抗不如滲透。要想維持霸主地位,微軟必須改變策略。
IE8成功還看windows 7 對開源“堅持兩手抓”,對瀏覽器微軟也“兩手都要硬”——蘿卜硬大棒也硬。IE8改善的甜頭讓用戶無法鐵石心腸將其拒之門外,IE8的狠辣也將用戶引入瞉中。“IE8在windows7中可關閉”,表面上看,微軟是向歐盟妥協了。事實上,用戶頂多只能把iexplore.exe刪除了,IE本身附帶的各種控件組件是不可能被卸載的,這點微軟毫不含糊。國內最常見的QQ迷你窗,就是靠它顯示頁面,而且Maxthon、TheWorld、TT什么的,全球很多瀏覽器,都使用的IE內核,要完全刪除IE8,這些瀏覽器也都歇菜了。或許,有些組件還是windows系統啟動必須的。既然不是徹底刪除,IE8還有關閉的必要嗎? 微軟停止Windows XP的技術支持之后,windowsXP會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從目前情況看,windows 7、雪豹、Ubuntu 9.04都將今年發布,桌面操作系統要開始新一輪競賽。 但是,只要windows 7有希望,照耀IE8的陽光,就是溫暖的。 windows 7發展勢不可擋 金融危機下縮減的IT預算,使得企業會選擇免費的Linux操作系統。而最易于操作的Linux發行版,就是Ubuntu桌面版。辦公人士三大項目:聊天、看電影和辦公軟件,Ubuntu的對應功能都非常優秀,MSN、Skype、QQ都支持,Mplayer所有格式通吃,OpenOffice存取MSOffice格式照常使用。但是,這些是需要配置才好用的,Linux版QQ還不帶QQ空間等一些娛樂應用。所以對初級用戶來說,Ubuntu和windows還是區別很大。而且,筆者以為,Linux的精髓在于命令而不是圖像界面,Ubuntu的很多事情,用命令比鼠標雙擊效果要好——不要說IT圈外,就是IT圈內的,有幾個人喜歡去記住并敲入那么多命令?至于專業的工作,那就難度比較大了。雖然Ubuntu下都有對應windows系統的軟件系列,但是初級用戶使用軟件形成習慣之后,往往很難改變。windows用戶遷移到Ubuntu系統,大多是不自在的。 Linux不敵windows 7,還有一個原因是DirectX。 不要小看游戲用戶,不管是娛樂性質的還是職業性質的,游戲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網游更是養活了不少玩家。當我們走進網吧,看到顯示屏上最多的一定是游戲界面。大概因為最新DirectX還沒有支持Linux操作系統的版本,目前的主流游戲,都是基于windows平臺,TV GAME的移植版、模擬板,也是針對windows平臺。眾多的游戲用戶,是windows 7的不二上帝。
蘋果雪豹。蘋果的定位一直比較高檔,PC機上雪豹成為主流的可能性還很小。 當然,Mac OS X Snow Leopard,Ubuntu 9.04還是會給windows7帶來麻煩的。 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支持 Firefox 和 Google Chrome 之后,支付寶即將單獨發行一個Mac平臺上的Safari安全控件。饒有趣味的是,目前支付寶暫不支持 Windows7 上的 IE8。支付寶的老大馬云,此人一向先知先覺,從2007年就開始籌備過冬。支付寶此舉,是不是有些意思呢? 金融危機影響未消情況下,大概要等到5年之后,現在這一批硬件淘汰了,windows 7 才能擁有今天windows XP的地位。但是,在這5年之間,軟件市場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發生什么其實不要緊,商業風險肯定是會有的,重要的是,從IE8開始,微軟將Internet—Explorer規劃成為一個平臺化產品,而不僅僅是一個免費軟件。微軟大中華區消費與在線事業部總經理韋青在對外接受采訪時稱,“IE8.0將更加開放,正在與眾多合作伙伴合作開發相關應用,百度、有道、淘寶、新浪、CNNIC等多家中國著名網站已率先加入了在可視化搜索、 WebSlice和加速器的功能開發隊伍,這個IE生態圈已備相當規模。”
阻礙微軟IE8推廣的敵人 微軟真正的敵人有兩個:google,和微軟自己。不要說我無視Opera——Opera與IE的競爭目前還限于瀏覽器。 Google很好理解。Google瀏覽器Chrome的定位很有創意,其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李開復曾宣揚過瀏覽器重于操作系統的觀念,周鴻祎有一篇文章(周鴻祎:Chrome不是瀏覽器 承載顛覆微軟陽謀),雖然有“軟文”嫌疑,但是說得不無道理。 傳言谷歌開發自己的瀏覽器之后,其之前支持的Firefox地位尷尬,已經瀕臨死亡。其實,筆者認為,Google暫時還不會放棄Firefox,Chrome即使再優秀,也不能一下子爭得全部市場份額,那么再加上Firefox這個籌碼,微軟的“蛋糕”不就變小嗎?但是微軟的對頭,終究還是Google。 微軟自己,在于為之前的霸道買單。之前凌駕標準,現在屈從于標準,IE8有一項“兼容模式”,用來兼容IE6時代造成的那些不標準的網頁。但正因為如此,IE8有點不倫不類的臃腫。不過,筆者以為,我們對微軟打補丁的能力,完全可以放心。 其實有強勁的對手,微軟是幸運的,正式因為有了Chrome,微軟此次發布的IE8才如此具有革命性。 根據Net Applications提供的市場份額分析數據來看,IE8在發布兩天之后的市場占有率升到了2.59,但是很快就降了回去,截止到上周五,IE8的總體市場份額增加不到1%,即使加上周末兩天的時間,市場份額也僅僅增加了不到1.3%。還有一部分用戶從IE8退回IE7、IE6。微軟,策略正確了,執行還需努力。(編輯:Jeremy)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盡管目前希捷仍是HDD硬盤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廠商,但以其不足6美元的股價,總市值不到30億美元,不免引起人們關于希捷是否會被其他廠商收購的猜測。考慮到硬盤市場目前的寡頭局面,除非有其他行業的廠商想要參與,>>>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