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英特爾敏銳地觀察到電視用戶需求的轉變,并正在迅速地將其在PC市場、互聯網領域的成功經驗引入到消費市場。
近日,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簡稱為CCBN)在北京召開,英特爾公司攜手華數、天柏集團、瑞豐電子,金龍電子,渡維科技和鼎億數碼等諸多消費電子領域的領先企業共同展示了一系列最新基于英特爾消費電子平臺架構的產品和解決方案。CNET科技資訊網記者在展示現場看到,基于英特爾媒體處理器CE2110和CE3100的機頂盒產品,受到了參會者的熱捧。
圖為英特爾公司市場與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李仁基(Bill Leszinske)。
英特爾公司市場與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李仁基(Bill Leszinske)也蒞臨展會并在同時舉行的“中國數字電視運營管理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將互聯網引入電視”的主題演講,探討了如何在電視中引入互聯網應用,以及英特爾消費電子平臺架構推動新產品、新技術的發展,為消費電子硬件、中間件和軟件應用開發商等創造的重要機遇。
電視用戶需求轉變
李仁基在數字電視分論壇上指出,現在,消費電子已經進入3.0時代,也就是互聯網+電視的融合時代。中國的電視行業正處在這場變革的最前沿。我相信中國的技術公司將繼續引領全球互聯網信息和娛樂服務的發展,包括新的IPTV信息和娛樂服務、社交網絡應用、圖片共享、3D游戲及在線教育服務等。
李仁基表示,在2008,有2.02億中國網民在網上看視頻節目,占整體網民的2/3。這并非只是中國特有,而是全球現象。但是,在互聯網橫行的年代,大家并非是不看電視了,而是出現了這種情況:在美國,76%看電視時使用互聯網,其中1/3用戶使用的互聯網內容與觀看的電視有關。
“用戶的使用方式發生了變化。用戶希望得到易于使用和控制的互聯網,他們希望得到互聯網體驗就像看電視那樣簡單、方便,他們關注三點:控制性,隨時可以觀看DV等;便于操作,只要是手上有遙控器就可以;希望電視與互聯網聯系在一起,用電視把互聯網呈現出來。”
消費市場逆勢走強
李仁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們目前正處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翻看那些反映全球經濟低迷走向的報告,我認為,現在正是對那些有助于我們解決當前問題并刺激行業復興的戰略進行評估的有利時機。我們很高興地注意到,中國已經在這方面采取了一些重要舉措。”
李仁基指出,中國政府所采取的經濟戰略的核心原則之一,就是擴大內需以保持經濟增長,我相信這一原則也有助于指導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的發展。電視和消費電子領域新技術的問世恰逢其時,它帶來了新的服務,豐富了電視體驗并刺激了市場需求。
圖為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英特爾展臺。基于英特爾媒體處理器的解決方案受到觀眾熱捧。
李仁基告訴記者,“英特爾理念是持續創新,不管在何種處境下都會堅持投資生產新產品。在當前環境中,消費者仍然會購買消費電子產品。英特爾此次發力消費電子領域,將對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也將幫助消費者享受到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英特爾和中國的領先企業目前正在通力合作,借助技術創新將基于互聯網的全新媒體和服務的活力融入傳統電視。“我們即將看到電視廣播技術和互聯網寬帶的融合,這將為所有電視觀眾帶來更豐富、更精彩的體驗。同時,我們需要確保內容的可管理性,并保留觀眾最喜愛的電視特性,如簡便、易用、可靠等優點。”
小芯片大戰略
據李仁基介紹,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英特爾一直在致力于開發用于消費電子設備的SOC媒體處理器,如英特爾媒體處理器 CE 3100。這款高度集成的 SOC 集出色的處理性能、強大的廣播和寬帶解碼能力于一身,且其軟件能夠與多種互聯網應用兼容。該媒體處理器是對Widget Channel軟件框架的一個完美補充,后者由英特爾和雅虎聯手打造,旨在幫助行業開發并在電視上部署新的基于互聯網的應用和服務。
圖為英特爾媒體處理器CE3100
在展示區,英特爾與國內合作伙伴展示了一系列基于英特爾架構的消費電子產品和解決方案。
天柏集團、華數和金龍電子分別展示了基于英特爾媒體處理器 CE 2110的機頂盒家庭娛樂中心,家庭媒體中心以及網絡視頻播放器解決方案。
渡維科技和鼎億數碼則現場展示了基于英特爾媒體處理器 CE 3100的3D游戲競賽,更使觀眾親身領略到產業發展所帶來的非凡娛樂體驗;瑞豐電子展示了基于Intel 調制器與解調器芯片的機頂盒產品。
英特爾還現場向參觀者展示了基于英特爾媒體處理器 CE 3100的性能及概念,讓所有現場參觀者都親身體驗到了英特爾對電視的全新愿景。
李仁基說,“英特爾正在積極與國內領先的消費電子企業、服務提供商、內容提供商和軟件廠商緊密合作,共同推動電視業的變革。”
英特爾消費電子合作計劃(Intel Consumer Electronics Network)是我們推進產業合作的一個重要途徑。該組織在全球范圍包括眾多合作成員,在中國有鼎億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渡維科技和北京漫游天地網絡服務有限公司等廠商。這些新產品、新技術的適時出現,為消費電子硬件、中間件和軟件應用開發商等研發推出新產品創造了重要的新機遇。(編輯:Kobe)
推薦閱讀
Sun被形容為“技術上的巨人,商業上的矮子”。Sun有著一系列的創新技術,但在商業上卻無法取得相應的輝煌。Sun最終被并購的宿命,是技術的悲哀,是技術創新輸于商業創新的悲劇。” 【IT商業新聞網訊】希望SunSet不會>>>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