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在試用了多款上網本產品之后,在我們的編輯部內部引發了一場有關上網本的大討論,大家出發點各不相同,個人喜好和習慣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我們整理出了7個最具爭議性的問題,試著來給出一個不太具有爭議性的答案。
有關上網本的七大爭議性問題
在試用了多款上網本產品之后,在我們的編輯部內部引發了一場有關上網本的大討論,大家出發點各不相同,個人喜好和習慣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我們整理出了7個最具爭議性的問題,試著來給出一個不太具有爭議性的答案。
1. 是否該現在購買上網本?
如果你已經閱讀完了整篇文章,你一定會感覺到現在的上網本產品還有待完善,有待進一步成熟。根據我們的網上調查,46%的人希望等待新一代上網本平臺出現之后再做決定,這代表了大家的觀望態度。會在3個月內夠買上網本的人占11%,只有5%的人打算在1個月內就購買上網本。由此,我們的建議是暫時觀望一下,至少要等Atom N280+GN40這一組合的產品上市之后再做決定。在這個調查項目中,一個令人欣喜的結果是:只有2%的人明確表示對上網本不感興趣,這意味著98%的網友對于此類產品都有興趣。
2. 山寨模式在上網本時代是否能夠成功?
山寨手機能夠在近兩年大獲成功,其根源就在于MTK(聯發科)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作為一個芯片設計公司,聯發科為下游的手機設計廠商提供了產品級的公板設計以及完善的軟件,這就是所謂的turnkey。手機設計公司再基于聯發科的方案,根據客戶要求設計出主板。手機生產廠家只需要把采購來的部件如顯示屏,攝像頭等,加上一個外殼,電池組裝起來就可以了。
在上網本時代,是否有同樣的模式可供克隆?VIA的Nano似乎在走向這一路線,但或許VIA也擔心局面失控而不敢太過開放,況且在電腦領域操作系統的影響力是巨大的,許多成本和功能是無法省略和忽視的。另外,在PC領域許多產品原本就是開放的、近乎公板的、成本透明的,這寫對于山寨模式和山寨廠商來說都不是好消息。我們判斷,山寨上網本應該會占領一部分自己的市場份額,但難以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3. 上網本是應用的進步還是退步?
在不久前,Laptop雜志對NVIDIA公司CEO黃仁勛進行了專訪,請他回答了一系列有關上網本及其他便攜設備的問題。黃仁勛先生的一些觀點令人頗感興趣:“Netbook就是一臺不那么好用的低價PC。Atom平臺正在制造一個龐大的用戶群體,這部分用戶的PC無法運行現代程序。這些機器無法流暢運行EA的產品,無法流暢運行Adobe的產品,無法流暢運行微軟的產品。我剛剛說的這些都是軟件行業的頂級廠商。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隨Atom平臺產生的這部分用戶群最終將傷害整個PC軟件行業。”
雖然這些言論顯然與NVIDIA推廣自己Ion平臺的策略有關,但不可否認在現有的上網本上,消費者的應用體驗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在涉及到內容創建、高清影音、游戲等娛樂應用時。從我們的性能測試結果也可以看出,現有的Atom N270處理器性能不及過去的賽揚,甚至不及2003年的第一代迅馳中的低主頻Pentium-M。
對此,我們的觀點是:應用不僅僅是硬件廠商的事情,軟件廠商同樣應該對此負責,不能無限制地依賴硬件平臺性能的持續提升來實現開發構想,不能過度地去追求華麗的界面和炫酷的效果,而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在現有的硬件平臺上將任務完成得更好。這就如同游戲產業的PC與游戲機之爭,我更欣賞游戲機平臺的那種物盡其用的開發態度,更好的應用體驗并非只能靠晶體管數、主頻、容量去獲得。開發者退后一小步,應用或許會退后一大步。
4. 上網本到底是給誰用的?
這個問題似乎不值得討論,但事實上各個廠商以及消費者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誰是上網本的目標用戶群。惠普在發布Mini 1000時,曾經指出其目標用戶群大致為學生、時尚白領、硬件發燒友、移動辦公用戶等,而從我們的上網本新春用戶體驗故事中,我們也能看到其他類型的用戶,比如老人、兒童、網游玩家、攝影愛好者、網絡交流用戶等等。
從自身的特點看,上網本適用于幾乎所有對于性能要求不高的電腦用戶,除了老人在使用時對其較小的屏幕有些吃力以外。不過,隨著大屏幕LCD顯示器的迅速普及,給上網本配一臺顯示器成為了一種經濟實惠的組合方式,大家可以參考本期雜志專題欄目的《拓展NB的視野——筆記本電腦外接顯示器評測與導購》一文。
從我們的網上調查結果來看,近半數的網友認為上網本的主要用途是看網頁、電子郵件,這與上網本的初衷基本吻合。
5. 上網本和筆記本如何區分?
其實消費者無需為上網本和筆記本電腦的區別而擔心,這是廠商才需要頭疼的產品定位問題。在我國臺灣省,上網本被賦予了一個另外的名字:“輕省筆電”。顧名思義,這就是一種輕便而且省錢(便宜)的筆記本電腦,上網本原本就是筆記本電腦的一個分支和子集,兩者之間的界限,基本上是廠商刻意制造出來的,例如10英寸的屏幕、1GB的內存容量、16GB的閃存容量、Windows XP Home版操作系統……如果對上網本的規格不加限制,顯然會出現許多更加好賣的產品(消費者稱之為實惠),但顯然也會沖擊到各個廠商自己定位更高的產品。
6. 上網本是否只是靠價格取勝?
否!這個答案可以不加思索地脫口而出。在本刊過去一年來的多篇文章和專題中,我們詳細討論過筆記本電腦在個性化、時尚設計、品味等領域的發展和變化,并建議大家扭轉過去以數字和規格指標為主的理性思維方式。感性思維方式正在某些產品上呈現出來,例如惠普的Mini 1000,例如三星的NC10,例如富士通的M1010,例如華碩的s101,它們都在設計、材質、色彩、功能、圖案方面有了與眾不同的表現,因此也能夠以更高的價格贏得市場的認可。
7. 上網本是一個過渡產品還是會長期存在?
AMD的CEO德克·梅爾(Dirk Meyer)在今年1月22日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上網本最終將滅亡:“筆記本電腦和上網本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兩者的價格和外形方面將趨于一致。”他指出:“考慮到目前上網本的配置,用戶只能犧牲完整的PC體驗以換取便宜的價格,尤其是在顯卡和媒體性能方面。如果用戶希望購買輕薄的筆記本電腦,就必須支付更高的價格,一般要超過1000美元。”
英特爾CEO歐德寧(Paul Otellini)1月中旬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以過去時談論上網本,稱此類產品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引發的關注“證實了我們之前的觀點,即上網本曾經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也曾是一個令人激動的產業,尤其是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業內人士猜測,歐德寧此番言論,可能是為年底即將推出的、針對低價超薄筆記本的新主流酷睿架構處理器造勢。這一處理器平臺可能會爭奪上網本的不少份額。
在過去,有一類產品叫做移動PC,它是在筆記本電腦價格與臺式機相差過大的那段時期(2000年前后)的過渡產物,到2003年,迅馳平臺發布,已經基本上找不到移動PC的影子。上網本是否是下一個移動PC?它是否是用來填補超便攜設備價格居高不下之前的那段空白期的過渡產物?目前看來有很大的嫌疑。在Intel的規劃中,MID將于2011年進入一個爆發性的增長,并且目標價格與現今的上網本無異。如果把長期定義為3年以上,我們認為上網本很可能逃脫不了過渡產品的使命。(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與火狐瀏覽器一起運行Chrome瀏覽器,火狐瀏覽器運行的速度慢得讓人感到非常難堪。它們甚至都不在同一個檔次上。這就好像是一個老人站在跑道上與一個20歲的小伙子進行比賽。 【IT商業新聞網訊】3月23日消息,著名的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有關上網本的七大爭議性問題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