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宏碁創始人施振榮不久前給賴泰岳發了一封私人郵件:“……三年前,你再次背負著另一個重要的任務,遠赴大陸……這些成果,是你的驕傲, 更讓Acer引以為榮!!!!”原文中的多個感嘆號透露了賴泰岳在施振榮心目中的分量。
從中國區總經理位子退休的賴泰岳,卻仍然習慣談宏碁。日前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感嘆說,萬事有淵源,如果不是22年前一次媒體遭遇,自己的職業生涯,恐是另一番樣子。
宏碁中國區總經理賴泰岳
被報紙逼進宏碁
那是1987年的一個周末,33歲的IBM臺中分公司客服與技術負責人賴泰岳與一個在宏碁工作的朋友一起爬山,“他叫我到宏碁去,說公司即將IPO,進去后就有股票。”賴泰岳說,他沒答應。可沒幾天,報紙上卻刊登了賴泰岳即將加盟宏碁的消息。
賴泰岳說,這事最初讓他心情不好,只好暫時啥也不想。
賴泰岳那時對宏碁沒概念。而且賴泰岳還特別留戀臺中的氣候與美麗風光。不過他也有苦惱,一直在想,像IBM這樣的巨頭,做到退休又會是什么樣子呢?如宏碁答應在臺中給他一個職位,他可能會接受,于是他跟那朋友提了一下。
宏碁很快答應了他的條件,于是他帶著放逐的心情加入宏碁。IBM 10年經驗沒白積累,賴泰岳只用了1個多月,就讓分公司的運營成本下降了30%。臺北總部主管看到后,稱贊說臺中有了張“奇牌”,并說服他到臺北工作。
拓荒:功成而弗居
賴泰岳說他沒什么雄心壯志,只想把事做好,做到極致。
他在臺中的職位最初是副理,到了臺北成了產品經理。那時,宏碁電腦商業模式不夠清晰,代工制造與自有品牌兼營。
1995年,賴泰岳的人生發生了重要轉向。那時施振榮一直在做品牌大夢。在一次員工大會上,他宣布了代工與品牌業務兩線作戰戰略。
“大會開到一半,施先生突然說,讓我去做品牌。”賴泰岳說,當時壓力不小,畢竟宏碁品牌十分弱小。
但賴泰岳理解施振榮的夢想。于是,他成了集團品牌業務的拓荒者。賴泰岳沒有辜負厚望。1997年,宏碁成為全球第六大筆記本品牌。1998年,品牌營收達14億美元,宏碁筆記本業務增長60%。
他再次升“官”,獨掌全球品牌業務。
2000年至2002年,宏碁二次重組后,賴泰岳的舞臺大多了。他掌握著歐、美、亞三大區,營收占據集團極高比例。
但海外光環難掩尷尬。大陸市場占有率一直沒有起色,排名一直在10名以外,遠遜于華碩,難敵原兄弟公司明基。于是2005年,已經轉任董事長幕僚長的賴泰岳再次披掛上陣,成了大陸市場拓荒者。
他移植歐洲經驗,調整營銷,選擇全國總代制。三年后,宏碁一躍成為大陸前5名,在筆記本市場成了惠普最大對手,并讓聯想緊張萬分。幾日前,還成為臺灣地區唯一一家中標大陸家電下鄉的PC品牌。
選好接班人
他對過去三年顯然很是自豪。退休時他在發給員工的郵件中說:“想我這一階段對公司的任務和承諾業已完成,可以回復到久違了的無憂的自然生活。”
除了上述業務外,他說,自己這次最大的職責,則是為中國區業務選擇了一個優秀領導,即宏碁歐洲區總經理、德國人艾仁思。
艾仁思的名字,是喜歡中國哲學的賴泰岳想了很久才選定的。“仁與思”,都是儒家文化最核心的理念。
他透露,艾仁思也是宏碁歐洲老員工,妻子與助理都是中國人,他對中國歷史、中國PC市場已經很熟悉。
公司全球CEO蘭奇也是賴泰岳發現的重要人才。
“他很務實,生意頭腦非常棒。”賴泰岳評價蘭奇說,當然也“有些內向,不大說話”,適合定策略的角色。
他說發現人才的經驗,他已積累了幾十年。他有“5對”原則,就是必須“找‘對’人”,然后安排“對”的位子,在“對”的時間做事、做“對”的事、把事做“對”。
這些經驗做起來很難,做到極致更難,需要耐心與技巧。他說,他從18歲、19歲就意識到這些了。
那時,他是臺灣交大電工系大一、大二學生,一直做家教,勤工儉學。他的第一個學生后來就成了他的夫人。
“那時教她很累,每次嗓子都很痛。”主要是方式不對,一直正面、單方面講解灌輸。后來他就變通方式,正面教后,便讓學生反過來教他,而他則會提出刁鉆問題,那學生由此一通百通。
他說,上述經驗在公司團隊管理中,也很重要。“可以讓你充分理解每件事背后真實的情況,萬事有淵源。” (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CanSecWest安全大會中的Pwn2Own黑客大賽環節,僅在第一天瀏覽器軍團中的Firefox,Safari,和IE均被攻破,而Google的Chrome瀏覽器成為該軍團唯一一個幸存者。安全研究人員認為這歸功于它革新的sandbox技術。 【IT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萬事有淵源 宏碁賴泰岳22年“放逐”歷程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