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美聯社刊文分析認為,如果IBM出資65億美元收購Sun微系統成功,那么IBM將極有可能借此良機在Sun的基礎上,實現技術研發上的又一次進步。
分析稱,這一還在商議中的收購將是IBM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案。如果IBM與Sun這兩個近年來競爭日益激烈的對手能真正實現融合,那必將令整個硅谷和數據中心行業為之震動,有關格局版圖甚至會為之改寫。
美聯社稱,內幕人士已經向該社肯定了有關IBM與Sun正就收購事宜進行談判的傳聞。該消息來源表示,雖然談判正在進行,但雙方未必一定會達成一致。自消息傳出以來,Sun股價已經上漲近79%,而IBM股價則有微幅下跌。
分析認為,如果合并成功,那么數據中心行業將出現各大巨頭割據混戰進一步加劇的局面。因為惠普公司去年剛剛耗資139億美元收購服務外包巨頭EDS,而思科本周也正式宣布將推出服務器產品,開始向此前的長期合作伙伴惠普和IBM吹響進攻號角。
不過,IBM和Sun這樣各具獨特企業文化的公司要實現順利合并還是深具挑戰性的。業界分析認為,一旦合并開始,Sun微系統肯定將進行大量裁員。而去年11月份,Sun剛剛宣布裁員6000人。不過,對IBM而言,現在收購Sun還是比較便宜的,因為自上一輪網絡泡沫破滅以來,Sun的股價一直在穩步下跌。在此次收購消息傳出以來,Sun的市值還不到40億美元,所以IBM的65億美元報價已經是較大幅度的溢價收購。
分析認為,如果收購成功,那么IBM將可以借助Sun的服務器或軟件產品,進一步深入更多的業務領域,并能借助其硬件產品增強IBM的軟件服務。而且盡管Sun長期以來一直受財務問題困擾,但它也有著相當忠誠穩定的用戶基礎:據市場研究機構IDC估測,全球有160多萬臺Sun服務器正在投入運行。IDC認為:“Sun擁有豐厚的技術和知識產權資產。而且Sun一直在用‘三條腿’走路,在硬件、軟件、服務器和存儲器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發展,也就是說它具備了研發下一代數據中心所必須的所有條件,而不是只有之一或之二。另外,Sun長期以來一直處于技術發展浪潮的前列。”截止2008年底,Sun占據全球服務器市場10.1%的份額,緊隨IBM(約32%)和惠普(約30%)之后。
此外,Sun的許多客戶都是金融、電信和政府領域的重要角色。雖然IBM在這些市場也有強勢存在,但如果能融合接收Sun的客戶資源,那么IBM顯然能夠在這些市場進一步擴張勢力范圍。所以二者將是合則兩利的關系,比如購Sun之后,IBM可以將MySQL、Lotus和OpenSolaris等資產整合起來,同時有可能幫助Java盈利。
而且,長期以來,Sun在業界還一直以在研發領域舍得大筆投入而聞名,即使在經濟困難時期,Sun在這方面也毫不吝嗇。這也可使IBM從中獲益。去年,Sun的研發支出就高達18億美元,占其年總營收的13%。這一比例甚至要遠遠超過IBM(6%)和惠普(3%)。Sun在研發上的投入也使其一直在高端服務器、服務器微處理器和開源軟件領域占據先發位置。同時,Sun在互聯網領域也有著不俗表現。實際上,在上世紀90年代Sun的黃金時期,IBM甚至也不得不暫避Sun的幾分鋒芒。當時的Sun首席執行官麥克里尼(Scott McNealy)甚至公開嘲笑IBM為大機時代恐龍。
美國晨星公司(Morningstar Inc.)分析師里克·漢那(Rick Hanna)認為,Sun選擇出售給IBM有一大好處就是可以讓其長期客戶安心,即Sun還將繼續在技術上做大量投入,而且合并還可以使Sun的用戶得以使用IBM的更多技術。
漢那表示:“合并對于Sun而言是必須的,因為Sun自身不可能實現長期持續發展。而且比起其它選擇來說,IBM是最適合收購Sun的,因為IBM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利用Sun的各種資產。” (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微軟于2月底向華盛頓的美國地區法院提出起訴,指控TomTom侵犯了微軟的8項專利。作為回應,TomTom也起訴了微軟。 【IT商業新聞網訊】北京時間3月20日上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TomTom周一向美國弗吉尼亞東區聯邦地方>>>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