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戴爾推出的Adamo筆記本
【IT商業新聞網】事實上,除了幾年前那場短暫的Dell Dude廣告攻勢之外,“戴爾”這個名字和“酷”這個形容詞之間幾乎從來就沒有過任何聯系。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這家得州Round Rock的個人電腦制造商總是堅持按單定制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它為戴爾創造了可觀的利潤,而這種模式的壞處在于,它使得戴爾逐漸在世人眼中成為了那種乏味的老派公司。從戴爾購買一部個人電腦常常會使人想到當年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一句名言:福特可以滿足用戶對汽車顏色的任何要求,“只要它是黑色的。”
現在,戴爾(DELL)終于為自己最新的一個產品系列揭開了面紗,這是一組充滿了時尚色彩的高端筆記本,他們推出這些產品的目的顯然是為了給公司的品牌注入若干新意,因為戴爾已經不是當年的戴爾,他們現在必須在零售市場上和眾多競爭對手展開爭奪。
在此時推出這一系列,除了必須克服自身形象障礙之外,戴爾還必須面臨另外一個挑戰,即在經濟衰退的時期內如何說服人們接受這種高端產品——戴爾自己的業務也因為眼下的經濟危機而步履維艱。
上個月,戴爾發布財報時曾經表示,公司第四財季的盈利下滑了48%,實際上,無論是個人電腦,還是其他高科技設備市場,現在都處于艱難境地。戴爾筆記本所在的“移動”部門,在過去一直是公司內部表現相對強勢的所在,但是業務較之前一年同期也萎縮了17%。
兩年前,戴爾請來了賈里奎斯(Ron Garriques),希望這位前摩托羅拉(MOT)的高管能夠推動公司整個消費產品業務的進展,以及幫助公司完成在美國及海外零售市場上的擴張。從那時開始,戴爾就走上了一條富有爭議的道路,他們將自己逐漸轉化為一家更加看重零售消費者的企業,并且真的進入了已經被惠普(HPQ)等企業統治的零售市場。惠普已經有超過8萬家銷售機構,而蘋果(AAPL)也在世界各地擁有超過200家店面。
“我們已經擺脫了束縛。”戴爾消費者營銷經理尼歐(John New)介紹道,公司現在比以往更加重視設計和美學元素,“我們認識到,我們必須為消費者生產適合他們口味的消費品。”
盡管由于經濟衰退個人電腦市場持續疲軟,但是這并不足以阻止戴爾執行自己全新策略的腳步。結果已經展現在世人面前,和幾年之前相比,戴爾最新的產品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戴爾究竟已經走了多遠?或許該公司周二上午發布的Adamo系列高端筆記本產品,其本身就是最好的回答。戴爾毫不諱言,Adamo是“一種專門為喜歡豪華的消費者設計的豪華品牌筆記本”。這種據說是市場上最薄的筆記本產品,起價是1999美元。戴爾的其他各種個人電腦產品基本上還都是以其技術含量為號召,但是Adamo則不同,強調的是形象、設計和時尚。
“我們在這里看重的是時尚,而不是IT。”尼歐表示,“我們希望將來的用戶能夠感到自己得到的產品與眾不同。”
一定程度上,正是為了貫徹這種理念,戴爾也放棄了常見的傳統顏色,而在Adamo身上使用了“珍珠色”和“瑪瑙色”。他們宣稱,Adamo是目前市場上最薄的筆記本,厚度只有0.65英寸,整個外殼由一整塊鋁板壓制而成。
尼歐還補充道,他們沒有在Adamo外面標注任何的操作系統和處理器名稱,只使用了小小的“Dell”和“Adamo”的標識,因為他們不想讓產品看上去“像是一部賽車”。
戴爾還特地請來Tumi的設計團隊,為Adamo設計了專門的電腦包。
在市場觀察家的眼中,Adamo系列產品的問世堪稱是戴爾最新一輪設計努力的高潮,除了最新問世的這一產品系列之外,他們還推出了Inspiron Mini 9和Mini 10上網本,以及配備19英寸觸摸屏的Studio One臺式機。
戴爾還建立了戴爾設計工作室,筆記本購買者可以在這里從伊頓(Tristan Eaton)、麥克-明(Mike Ming)和阿梅多科普(Joseph Amedokpo)等大師提供的超過一百種設計當中進行挑選。
“盡管這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是他們似乎已經開始明白,設計的確是有其價值的。”Enderle Group的安德勒(Rob Enderle)評價道,“尤其是Adamo,他們會將其看作是一件藝術品。”
戴爾在模仿誰?安德勒認為這根本不是問題。他將Adamo和蘋果的MacBook Air進行了比較。Adamo的屏幕是13.4英寸,使用英特爾的Core 2 Duo處理器,2G的DDR,整機重量不足4磅。
從技術面看來,這種產品和MacBook Air幾乎沒有什么差別。甚至蘋果也曾經宣稱MacBook Air是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最厚的地方0.76英寸,最薄的地方0.16英寸。MacBook Air有兩種版本,起價分別是1799美元和2499美元。
不過,安德勒也指出,兩種產品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比如用戶的使用體驗,“Adamo給人的感覺還是要更堅固一些。”
毋庸贅言,筆記本制造商經常會宣傳自己的產品有多輕,但是戴爾的尼歐卻明確表示,他的公司不會為了這一點徹底犧牲產品的強度。
“我們當然是非常努力地改變企業的形象,讓戴爾在世人眼中變成一家時尚的企業。”尼歐表示,“不過,我們不會為了藝術而藝術。”(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YouTube是網絡視頻領域的國王,特別是在美國領先優勢很大。該網站還進入搜索領域,試圖擠掉雅虎在美國第二搜索引擎的位置。最近有證據說明,如果該網站轉變為全面的視頻搜索引擎并提供自己沒有內容的鏈接,會更有用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