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目前,由于電網效率低下美國得克薩斯州、丹麥、澳大利亞和意大利的公共事業公司正在建設新型數字式電網,以便對能源系統進行實時監測。這不僅有助于他們更迅速地修復供電故障,而且有助于他們更“智慧”地獲取和分配電力。
消費者也能夠加強他們對能源消耗的掌控——每戶最多可減少25%的能源花費——而且“智慧能源”管理還能夠改善可靠性、服務、效率乃至法令透明度。另外還有可能合并傳統能源和新能源——風能、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太陽能等——以提供對一個社區、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涉及所有能源形式的端到端洞察力。
IBM與全球11家領先的智能計費器企業中的7家共同攜手,通過實現設備智能化,為消費者降低費用。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通過將恒溫器轉換為可調控,幫助普通家庭降低10%的能源開支。 智能電網——成就智慧的電力的關鍵基礎
定義:在物理的電網之上,建立基礎信息溝通平臺,將相關的設備、裝置、系統、用戶、員工、電能等互動起來。通過對用戶側和需求側的隨需訪問和智能分析,從而實現更智慧、更科學、更優化的電網運營管理,以達到提升更高的安全保障、可控的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發展智能電網勢在必行:
美國的電網是世界上最大,最復雜的。從歷史上看,它缺乏其他網絡(電信,交通等)的信息和通信的組成部分。氣候變化,應用技術的發展和目前的經濟危機共同促進這種技術類型廣泛流行。在各種刺激經濟發展的機制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至關重要。智能系統正改變著能源網絡,供應鏈,水源管理以及醫療保健等方方面面。目前,整個城市和國家也在變得愈發智能和便捷了。目前,我們迫切需要一個智能型的電網系統,因為他是能源可持續利用以及未來經濟復蘇實現的重要基礎。我們將經歷一個對于電網的快速的再次創新過程,以及一個在效率、便捷以及環境方面的巨大改觀 2030年以前,能源需求仍將增長36.8% 由于缺乏足夠的電力使用信息,每年浪費的電力可達1700億千瓦小時 由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 1/4 發展智能電網的意義: 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智能電網試驗中,當為終端用戶提供了節省10%的電費的消費方式之后,在用電高峰期,電網減少了15 %的負荷
通過更好的管理現有設施,美國將在未來的20年中,節省700億的基礎設施建設費用 到2020年,智能電網技術將幫助電力部門減少14%二氧化碳排放 什么是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在電網改造中運用最新的創新、技術和通信基礎設施,以使變革能夠適應數字化時代的不同需求。這將提高我們的發電,配電和使用電力的水平。智能電網包括客戶創新,公共設施和市場方面的投資。 智能電網使消費者了解他們的能源使用情況和實施行動:提出回收利用,集合可再生(間歇性)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從而使消費方式更加智慧。 智能電網使電力企業的能源運營更有效:提供更及時的信息,以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減少停機時間,降低維護成本,提高整體可靠性 智能電網將利用能源儲備設備以減少停電,同時把夜間低價的能源儲備起來,可用于未來數百萬使用電能的汽車 智能電網的特點: 更透徹的感應和度量 (INSTRUMENTED)
我們有能力對一切事情的確切情況度量、感應、并掌握每件事情的真實情況 此刻,地球上平均每人占有10億個晶體管。 到2010年,全球以及整個生態系統將會被嵌入300億個RFID射頻識別標簽 2008年,美國將會有670萬個智能儀表用于先進的計量需求,而2006年的數量僅為94萬7千個。遠程監控設備將會準確顯示電網在何時何地發生故障,并能反應低效能部分,從而實現電能的智能采購和分配。 更全面的互聯互通(INTERCONNECTED)
人、系統以及物體可以通過全新的方式進行交流與互動
互聯網用戶將會達到10億之多,到2011年,將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使用互聯網。
全球大約40億手機用戶。 到2012年,在美國市場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預計將跨越100萬輛。
消費者和供應商之間的虛擬市場為消費者提供靈活的自由貿易以實現成本的降低。 更深入的智能洞察(INSIGHT)
我們可以準確迅速地對變化做出反應,通過對未來事件的預測與優化獲取更好的結果
每天,1.5萬兆的新信息產生,這是美國所有圖書館信息量的8倍。
擁有1000雇員的中等規模的公司每年要耗費530萬美元搜集信息,并置于自己的服務器上。
如果美國電網效率僅僅提高5%,節約的能源相當于5300萬輛汽車持續釋放的能量。
電網使用傳感器,智能度量表,數字控制和分析工具自動監控雙向的能量流動。 智能電網領域的投資
由于不斷的創新,過去5年間的全球范圍內電網發生巨變
變革是在沒有資本投入的情況下由改善客戶體驗、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以及提高能力共同作用下發生的
IBM發現在過去的5年間電力企業在該產業中投資的轉變——由(原來)80%投資用于企業軟件,(現在)轉為80%用于智能網絡。 管理者與政策制定者意識到智能電網價值,并積極激勵對此進行投資。 電力公司可以得到實際并且直接的回報,大多數時候客戶在幾個月而不是幾年便可以實現投資回報率,這在舊模式相差很大,在舊模式下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通過擴大規模來增加收入的。 智能電網在中國的意義: 對于電力企業 實現節能減排:減少發電、輸電及配電過程中的電能耗損,降低電力公司能源成本;降低發電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提高綜合管理水平: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提供實施的準確信息以實現科學的規劃以決策;實現企業成本控制 提高客戶滿意度,幫助電力行業向服務型模式轉型:由單項電力服務模式向雙向電力服務模式轉型,為用戶帶來多種可選擇的服務模式。 對于政府 實現節能減排:電能損耗的降低將直接節省國家的能源儲備,同時緩解全球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溫室效應,有利于國家環保。 智能電網領域的投資和改造將直接或間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配合國家能源安全及戰略,促進能源生態系統的轉型:提供可持續能源的利用率及穩定性,如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智能規劃和能源調配更好地實現西電東送的戰略目標;智能的信息技術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和安全性。 對于用戶(消費者) 用電費用的降低 獲得更好的服務:停電率降低;用電更加可靠;能夠獲得更快速的響應服務 消費者用電習慣的轉型:從被動型用戶轉向雙向選擇型——電力公司提供如不同時間不同電價等多樣化服務,消費者可選擇最佳用電時間和方式。 (編輯:列娜)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1月20日,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虹”)與IBM公司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充分發揮協同效應,促進雙方可持續發展。 【IT商業新聞網訊】1月20日,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助力中國創建“智慧的電力”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