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消費類電子產品主要依靠低價競爭的時代也宣告結束。昨天,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的第14屆“國際集成電路研討會暨展覽會”上,市半導體協會秘書長蔡錦江透露,類似DVD、MP3、MP4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出口受金融海嘯沖擊較大。不過,危機中更有機會,在蓬勃的內銷市場中,“山寨電子”可乘此升級成“進口替代”生力軍。在出口方面,本地企業只要在工藝制造上提升設計水平和產品質量,也有機會搶占國外市場一席之地。“面對金融危機的嚴峻環境,價格戰不再是有效的競爭手段。”蔡錦江透露,目前很多電子生產商都明白繼續生產低價及仿制產品的模式已不再可行,“大家也達成了共識,不再一窩蜂生產同一類產品,不打價格戰”。
環球資源電子業務部總裁馬思禮表示,盡管中國大陸的電子產品出口可能從過去多年的雙位數增長轉為增長略有下滑,但業內表現依然強勁。在本月出爐的2009年進口商調查結果顯示,盡管今年全球各地消費者的消費力下降,但許多國際買家仍然計劃增加進口量,特別是從中國進口。而對國內供應商的調查則顯示,57%的內貿公司預計銷售增長率將達兩位數,36%的外貿公司則預測漲幅將超過10%。(編輯:Kobe)
推薦閱讀
通過市場調研,AMD發現用戶除了希望筆記本攜帶方便,還希望能有更好的使用體驗。現在流行的上網本,鍵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本土“山寨電子”圖謀替代進口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