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當中國聯想(Lenovo)在2005年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時,該公司試圖從本土市場以外的無名小卒,轉變為一家全球領軍企業。
通過這宗交易,聯想借助IBM的市場份額和優質品牌,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PC)制造商。
聯想甚至將高級管理層設在美國,還聘用了一名美國人擔任首席執行官。
比爾·阿梅里奧(Bill Amelio)原來是競爭對手戴爾(Dell)的副總裁。在他的領導下,聯想起初實現了快速增長,利潤率也不斷上升。但過去一年來,這些成功已經瓦解。
隨著阿梅里奧的引退和聯想中國創始人的回歸,某些懷疑人士將視之為證據,證明中國企業尚未準備好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跨國收購。
但分析師們表示,如果說聯想有什么該責備的地方,那就是于與收購目標整合力度過大,而非太小。
在PC產業開始經歷徹底轉變之際,“藍色巨人”(Big Blue)的寶貴遺產,反而成為聯想的一大包袱。
過去兩年來,超低端的電腦突然間風靡市場,使PC以超出此前預測的速度轉變為一種大宗商品。
臺灣PC企業華碩(Asustek)以往在海外幾乎不為人所知,近年卻通過銷售EeePC奪得市場份額。這是一種低端電腦,其主要競爭點就是比傳統的筆記本電腦便宜。
在這種環境下,聯想的高端Thinkpad品牌,恰恰使其置身于市場的不利地位,而該公司未能找到應變的方式。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郭曉(Charles Guo)表示:“PC產業早已不再是IBM風格的業務了。任何企業若想取得成功,都需要十分敏捷、十分迅速。”
“問題在于,IBM原來的PC業務相當官僚和遲緩。”
聯想加強其消費者業務并打入低成本小型筆記本電腦(或稱“上網本”)新領域的努力所遭受的數次挫折,就證明了這種弱點。
該公司不得不推遲產品推出日期,而且難以供應立刻受到市場歡迎的機型。
新出任首席執行官的楊元慶承諾改變這種狀況。“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過去我們未能建立起完整和高效率的業務模式,”他表示。
鑒于IBM老將羅里·瑞德(Rory Read)升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將與楊元慶共事,該公司似乎不太可能完全拋棄阿梅里奧的總體戰略。
新管理層表示,仍將把高檔商用PC視為核心業務,但也有意推出一個“端到端的入門級PC業務模式”。
換言之,該公司承諾在銷售廉價電腦方面“動真格”。
聯想估計,入門級電腦到2012年將占據全球PC市場的66%,遠高于去年的31%。
在這一努力過程中,美歐市場將不得不退居次要地位。
即將出任聯想董事長的柳傳志表示,聯想將首先專注于中國和其它一些新興市場。“我們堅定地致力于成為一家全球企業。只是市場環境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我們需要相應調整自己的戰略,”他表示。(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還有兩個多月,聯想老帥柳傳志就65歲了,他是中國IT行業教父級的人物,他的名字已經寫入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但此時,他卻要在危機中重新出山,再次管理公司業務。“聯想就是我的命。”柳傳志昨天動情地對媒體表示。>>>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