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一位叫William Gibson的網絡科幻小說作家曾經說過:“未來是無法Google到的。”雖然這是事實,可是人類總是對未來充滿好奇。最近,筆者聯系到幾位洞悉軟件開發的專家,看看他們對2009年的軟件開發生命周期有哪些新想法以及可能出現的實踐。 眾所周知,那些有經驗、具有靈活性和交叉功能的團隊將更容易渡過這次經濟危機。
項目管理與交付速度
被調查的項目管理專家表示,那些經歷過經濟低迷時期的資深項目經理將成為企業渡過這次災難的得力助手。
Lawrence Oliva是位于科羅拉多州的全球工程項目管理公司CH2M HILL的資深顧問和項目經理。他認為:“這些人將引領公司找出應該進行的方案和項目。公司在招聘項目經理時應該了解他們是否有在不同經濟環境下的工作經驗。”
他還說,現在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期,從各方面的新聞報道來看,各國政府將要執行一批非常龐大而且復雜的項目,這正是資深項目經理們引領并在預算范圍內迅速完成這些項目的絕佳時機。
雖然Oliva認為PMP資格認證將在經濟衰退時期獲得更廣泛的認可,Jim Johnson卻不以為然。Jim Johnson是波士頓項目咨詢公司Standish Group的董事長。他認為人們對PMP資格認證的重視度將下降,而對經驗的重視度則會上升。
他說:“人們將開始重視經驗而不是理論……我認為交付速度將成為下一年的主要發展趨勢——即更快地從項目中提取出能用的東西來,交到用戶的手上。”
需求與敏捷
抓準需求仍然是管理項目的關鍵。EBG咨詢公司的咨詢負責人Ellen Gottesdiener認為需求主要包含三個要素:人、項目與過程。
在人力方面,Gottesdiener認為溝通能力將變得更重要,“不協調的人際關系會造成許多時間與金錢上的浪費。需求是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所有利益相關人的要求。人們需要通過互相溝通來做出正確的決策、并做出清楚的決策制定規則。”
在項目方面,由于諸多的兼并、合并和收購活動,必然會產生許多整合項目,而如何根據需求對軟件應用進行整合就成為關鍵。“這是基于需求的活動如何找到最基本的需求?企業必須仔細地對應用進行評估,確定哪些項目是不該做的,根據生產計劃和發布計劃做出分析。而所有這些計劃都是以需求為根本的。”
在過程方面,Gottesdiener認為主要內容還是敏捷。她說,敏捷開發要求企業甩掉傳統的需求采集方式,進行“適時適量的需求采集”。
Go項目管理咨詢公司的總裁Robin F.Goldsmith認為,企業還需要需求工具,“那些可以輔助進行需求采集的工具必然會大受歡迎”。
不過,他還提到,使用工具并不能保證你得到的需求就是真正的業務需求。盡管如此,這一領域還是會迅速發展的,因為與其親自對付那些技術性或概念性的問題,人們應該更喜歡使用工具。這些工具只會以特定的方式提供方便。
QA與測試
即使過了需求這關,應用還要經過質量保證和測試的考驗。對于測試人員來說,在經濟緊張時期,這意味著更大的壓力。軟件測試咨詢師Karen Johnson早已感受到這股壓力。
她說,“各公司紛紛減少人員聘用額,希望用更少的人力做全部的事。經濟看好的時候,公司可能會聘用一個測試員、一個自動化專家等等。而現在他們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做所有這些事的人。他們尋找那些有一長串工作技能的人,讓他們單獨工作,或者在小團隊配合的情況下工作。”
Johnson還認為,測試人員的壓力越大也就意味著缺陷越多,相應的跡象也正在慢慢顯露出來。“我在更多的網站上看到了更多的錯誤,其中不乏一些大型著名站點。我不知道市場會怎么反應——視若無睹并接受,還是會后退呢?人們通常不會想到軟件測試,但是如果他們在那些著名的站點上發現錯誤,他們就會想到了。”
不過,Johnson并沒有顯得很悲觀,“即使經濟不景氣,軟件測試也是無法排除的。在線的人數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網站陷入癱瘓狀態,然后人們就會開始重視這方面。現在的問題只是看大家的忍耐力有多高。”
《管理測試人員》一書的著者Judy McKay則認為,對于QA和測試來說,2009年將是不景氣的一年,“不過這也是一個QA和測試人員證明自己可以為企業節省時間和金錢的機會,畢竟大家都在想辦法解決時間和金錢的問題。”
敏捷:憂喜參半
專家們幾乎一致認為敏捷將繼續向主流發展,但是這并不表示企業能夠抓住敏捷的精髓。
James Shore是《敏捷開發技巧》一書的著者之一,也是敏捷宣言的第十位簽署人。他對2009年的敏捷發展既表示樂觀,又有些許消極。令他擔憂的是,“人們總是傾向于循序漸進地接受新事物,所以雖然有更多的開發人員進行迭代開發,但是他們缺少環境與技術上的支持。我們將同時看到敏捷開發的大范圍采用和大范圍失敗。當然他們可能會把失敗怪罪到敏捷上——雖然我認為他們只是做法稍欠妥當。”
不過,Shore同時還樂觀地認為,部分開發組織將開始對敏捷做更深入的了解。“某些公司可能會開始向深層發展,他們會用更多的時間來研究技術問題,特別是迭代方面的技術問題。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關于迭代設計和架構,即持續設計的研究。我們應該重視能夠實現長期效益的技術。雖然企業不使用迭代也可以實現短期的成功,可問題在于這個架構是否支持持續開發,并且他們會在軟件維護方面遇到困難。” (編輯:列娜)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春節剛過,有關上網本的各種消息撲面而來:比亞迪涉足上網本,中移動要推TD上網本……在2008年大受熱捧的上網本,在2009年新年伊始就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青睞。 【IT商業新聞網訊】上網本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廠商們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09軟件開發趨勢:需求與敏捷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20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