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緬) 8月29日消息,昔日的“藍色巨人”正憑借其強勁的現金流優勢和并購手段,向軟件巨頭變身。昨日,IBM宣布將以每股46美元、總價13億美元價格收購美國人力資源外包公司Kenexa,該交易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
IT商業新聞網獲悉,資料顯示,Kenexa業務遍及21個國家,且世界500強客戶約4000家,占總客戶數的一半以上。業務方面,Kenexa在人力資源開發中,大量采用基于云端的應用功能,如招聘、薪酬、績效管理和員工調查等,此外,Kenexa還提供咨詢服務。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IBM對Kenexa的收購或是針對SAP、甲骨文兩大競爭對手的一種布局策略。2011年12月,德國軟件巨頭SAP以34億美元收購企業軟件開發商SuccessFactors;今年2月,美國甲骨文公司也以19億美元收購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公司Taleo。
甲骨文(中國)人力資本業務發展總監程時旭認為,SAP及甲骨文的上述收購,是為補強解決方案考慮;而IBM收購Kenexa則意在向云服務商轉型。他指出,軟件和數據是企業應用類云服務的控制權。
原計世資訊總經理曲曉東表示,IBM收購Kenexa,將整合企業社交、HR軟件服務,傳統企業市場社交化的融入,使得企業從以流程、效率為中心,轉化為以人為中心。曲曉東認為,搶占企業級用戶的戰爭即將開始。
事實上,IBM已悄然在借助現金流的強大優勢,通過收購手段達成企業級云服務、軟件市場的布局。那個曾經于2000年左右在服務器、PC革命沖擊之下停滯不前的“藍色巨人”已煥然一新。
從十多年來的發展來看,IBM已從一家硬件公司、IT服務公司,向高價值、高利潤率的軟件公司方向過渡。而惠普、甲骨文的財報也顯示,軟件的利潤率高于硬件、IT服務的利潤率。
財報顯示,2011年,IBM硬件、IT服務、軟件三大收入占比依次為16%、41%、44%,而在十年前,2000年IBM的該三項比例分別為35%、38%、27%。軟件份額的提升也使得IBM的整體毛利率上升為48%。
2011年,IBM軟件業務營收250億美元,這項數字已十分接近甲骨文公司,后者2011年軟件業務營收260億美元。這也不難理解,雙方在軟件領域的收購布局將左右二者未來市場地位的影響。
截至目前,IBM持有現金389億美元,從2012年以來就已展開了5項軟件業務方向的收購。通過頻繁的派發股息、回購股票,IBM由此擁有了強大的現金流優勢,以便展開收購。
IBM給出Kenexa的收購價為每股46美元,該價格高出Kenexa上周五收盤價的42.5%。本周一,Kenexa股票又繼續大幅跳升,開盤價45.75美元,漲幅近42%。目前,Kenexa的市值為12億美元,現金流8300萬美元。
曲曉東認為,相較于SAP此前34億美元收購價、61%的溢價,IBM給Kenexa開出的價格并不高。而IBM對Kenexa的收購,也或將挑起新一輪的企業級軟件收購競賽。
推薦閱讀
日漸變暖的氣候讓本來就炎熱的夏季越來越難熬,視頻當中解暑哥赤裸上身,悠然的坐在浴缸當中用防水筆記本看《新還珠格格》來消夏解暑,透明浴缸、泳鏡、呼吸器、潛水電腦等裝備一應俱全。視頻發出后,引來眾網友的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巨資收購軟件公司 藍色巨人意圖轉向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20330/11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