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于虧損泥淖的京東方,似乎看到黎明前的一點光芒。
10月30日,本刊記者獲悉,今年第三季度京東方(000725.SZ)實現營收75.14億元,同比增長110.21%;當季度凈利潤為1.52億元,同比增長116.34%.這是京東方自2007年以來的第二個季度在主業上實現盈利。去年同期,該公司凈虧損6.35億元。
在發布的業績公告中,京東方認為業績好轉是得益于公司產能的釋放,“規模效應”初步顯現,開始踏入收獲期。據其半年報顯示,其擁有的4條液晶面板生產線都已經實現滿產滿銷。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近日表示,公司的產品供不應求,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企業還會適度擴大產能。
TCL投資的華星光電也“喜上眉梢”。原定于2013年1月才能實現達產的華星光電8.5代面板項目,已經提前實現10萬片的設計滿載產能,其9月份產能為10.8萬片。
國內兩大液晶面板企業均傳喜訊,意味著產業的“寒冬”有望過去。一向在國際面板行業領先的韓、日、中國臺灣“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正在生變。有業內分析指出,如果以上企業會進行壟斷聯盟,面板新一輪的價格戰將一觸即發。
因此,盡管京東方迎來盈利,但此前的長期虧損是不爭的事實,有券商人士就認為當前被稱為“業績拐點”為時過早。此外,全球液晶面板仍是處于供大于求的整體情況,王東升能否踩準下一輪液晶面板產業發展的節點實現扭虧為盈,也值得懷疑。
市場轉機
京東方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北京8.5代線、合肥6代線、北京5代線、成都4.5代線四條生產線均實現了滿產滿銷,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躍居全球前五,并逐漸向四強(三星、LG、奇美、友達)靠攏,成為了國產電視廠商的第二大面板供應商。這也讓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的京東方有望迎來業績拐點。
業內有分析指出,以生產32寸面板為主的國內面板行業或是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局面:連續幾個月以來,32寸面板供不應求。這其中既有政策扶持等的因素,還有幾大國際競爭對手改變策略、遭遇瓶頸的緣故。
一位證券分析師向《IT時代周刊》介紹說,從今年4月起,內地將32英寸及以上的液晶面板關稅從3%上調至5%,加上節能補貼政策的實施,都使得國內的液晶面板產業的溫度有所回升。
在國際上,韓國企業三星、LG均開始轉向追逐OLED電視,在大尺寸面板領域,具有實際產能的日系企業已經不多。而臺灣地區面板廠商如奇美、友達轉向發力移動互聯端產品。如此一來,內地廠商集中發力的32寸液晶面板市場大有發展空間。
資料顯示,京東方的8.5代線在去年9月量產以來,產能迅速上升,在今年7月底實現滿產,良品率達到94%;其在合肥的6代線也一直保持滿產滿銷,今年6月份應實現單月盈利。同期,華星光電也提前達產。國內大尺寸面板,尤其是32英寸面板成本下降,它成為了液晶電視的基層產品。
根據一份由證券公司調研的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內地電視面板市場呈供不應求情況,在關稅調整與有望繼續提高得重大利好下,國內面板的采購比例必將逐步提高。這也是京東方開始籌備繼續擴大產能的重要原因。
盡管消息喜人,也有業內人士擔心京東方的當季盈利只是“曇花一現”。但一位家電行業分析師對本刊記者表示,國內市場對大尺寸液晶屏的需求并不會持久,隨著日韓對OLED技術的研發日趨成熟,一旦新的技術、市場培育出來,普通液晶市場會不斷縮小。
不過,王東升似乎已察覺到行業轉機,今年在鄂爾多斯投建了第5.5代AM-OLED生產線項目。
京東方實現單季盈利,董事長王東升似乎可以松一口氣。
走出怪圈?
京東方的季度盈利讓人期盼已久。此前,由于一直處于投入期,王東升長期背負著虧損與債務的壓力,這在業界早是人盡皆知。資料表明,京東方上市11年來,募集資金總額已經超過280億元,獲政府補貼將近12億元。期間即使液晶面板市場陷入低迷、公司盈利不力,王東升仍先后投入巨資新建三條生產線,京東方開始陷入“越虧越投,越投越虧”的怪圈。
業界已經有“液晶面板開始回暖”的風聲吹出,一些企業家對此抱有謹慎態度。TCL董事長李東生就表示,全球面板產業仍處于周期性低谷,行業持續虧損,華星光電今年仍不可能做到盈利。而京東方在背負需要扭虧為盈的重擔下,仍馬不停蹄地上馬新項目。今年京東方自籌70億元上馬了合肥的8.5代生產線項目,同時還在鄂爾多斯投建的第5.5代AM-OLED生產線。業界擔心京東方“越投越虧”的怪圈會延續下去。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就表示這是一次冒險的投資。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也認為全球OLED產業剛剛興起,技術尚未成熟,京東方的技術積累較薄弱,建設OLED工廠風險巨大。
相較之下,處于產業鏈上游的韓企高調進入OLED行列,被認為緣于目前液晶電視市場競爭已經過于擁擠,無法繼續創造利潤,需要另辟疆土。有傳聞指,至今,兩家都沒有解決55英寸OLED電視量產問題。據韓國媒體報道,兩家公司均已取消在今年內大規模生產以上電視的計劃。
業內人士指出,一旦韓企找到了令OLED價格降低、技術成熟的途徑,將會在平板顯示領域建立起新的競爭優勢。而在轉型前留下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市場空缺正巧被中國企業抓住,于是有了暫時“回暖”的跡象。一旦OLED TV的技術成熟、實現量產價格下滑后,必定擠壓這些中國企業的生存空間。
在顯示屏領域,中國企業一直在追趕日韓同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認為,中國平板企業基本上處于產業鏈中游,由于這些企業在液晶顯示技術上的弱勢導致其過于依賴日韓的上游企業,而中游端的利潤遠不敵上游企業。中國企業可以利用OLED技術實現對上游企業的趕超,京東方新投產的兩條生產線或許是一個信號,但技術方面面臨難題。
光大證券研究員蒯劍指出,京東方的三季度盈利意味著公司將從戰略扶持轉向自主盈利,公司股價有望隨著業績好轉而迎來拐點。而另一位證券從業人士告訴本刊記者,京東方近期踩中了行業的節點,短期內股價有所反彈,“這是屬于感性反應,長期來看股價將會趨于理性,因此并不看好。”
京東方雖然在第三季業績扭虧轉盈,但如果要在第四季度依靠主營業務來彌補上半年背負6.35億元的虧損,在這些人士看來“非常有難度”。■
推薦閱讀
今年十月IDC曾經公布了其對于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的預測結果,當時索尼公司甚至沒有進入前五名,原因是當時索尼公司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尚未公布。IDC最新公布的數據還顯示,全球頭號智能手機生產商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面板行業初步回暖 京東方盈利等春天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21229/11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