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和支柱性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發展和提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對于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2000年以來,國務院先后發布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和《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等方面給予了較為全面的政策支持。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步入新的快速發展階段,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技術和產業體系。
“十一五”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充分發揮規劃對軟件產業的引導作用,及時制定和發布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信息安全產業 “十二五”發展規劃》。通過“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電子發展基金等手段,加大力度支持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關鍵軟件技術研發,組織實施試點示范工程,加快軟件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十一五”期間,電子發展基金在軟件產業領域共安排資金9.31億元,帶動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投入資金超過 75億元。
在“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有力推動下,操作系統、數據庫、辦公套件、中間件等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明顯提升,集成整合不斷深化,在黨政等關鍵部門、電子政務等重點領域以及電信、電力、郵政、制造等重點行業得到了較好應用。基礎軟件方面,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套件以及應用系統整合不斷深化,產品體系初步形成。互聯網應用軟件、企業管理軟件、財務管理軟件、游戲軟件、安全軟件等領域產品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適應行業特點、技術先進的工業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市場份額逐步擴展。中小企業創新活躍,在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迅速崛起。圍繞需求、統籌安排、急用先行,SOA、辦公軟件、移動互聯網軟件、軟件產品分類、ITSS 等領域重點標準加快制定,信息技術服務標準驗證與應用試點取得積極進展。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應用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政府軟件正版化工作實現預期目標。企業積極運用知識產權手段,主動應對技術標準制約和市場競爭糾紛,維護合法權益。
隨著云計算等新模式、新業態的不斷涌現,信息技術服務業迅猛發展。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從2002年的439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9504億元,10 年間增長了21.6倍。2011年,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數據處理和運營服務分別實現收入1864和30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7%和42.2%,增速高于全行業10.4和10.1個百分點,兩者占比達到 26.5%,比2010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嵌入式系統軟件實現收入2805億元,同比增長30.9%,比2010年同期高15.8個百分點。
推薦閱讀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Chitika最新的研究顯示,黑莓機的開發公司ResearchinMotion(RIM)的市場份額從2011年9月的25%大幅下降到1%。而外媒CNET于19日舉行了一次主題投票活動,結果顯示有一大部分的黑莓用戶不太喜歡在公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我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步快速發展新階段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21229/11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