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中興的麻煩在持續。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表示,在發布對華為和中興的評估報告后,又收到了更多的投訴,因此啟動了針對這兩家中國電信設備商的第二輪調查。
華為中興一旦失利,將可能被逐出美國市場,并由此在親美的西方國家引起惡劣的連鎖反應。
而這兩家公司都是中國高科技實體杰出代表。
2012年華為上半年的銷售收入達1027億元(約合162億美元),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銷售額第一的電信設備制造商,2011年海外市場收入占67.8%。今年上半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業收入426.42億元,國際市場營收217.57億元,占比達到51.02%,目前已經排名全球第五大通信設備供應商。在歐美各國正在大力推進的新一代無線通信技術LTE中,華為持有15%以上的基本專利。全球50大電信服務供應商當中有45家是華為的客戶。
因此,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目前,中國IT界一些憤怒的專家指出:所謂的投訴很可能是華為和中興在美最大競爭對手思科聯合相關公司在幕后推動的。據統計,美國國會議員中有73位在思科集團中擁有投資。
這樣的指責顯然有一定道理。
但完全地歸為陰謀論卻有失偏頗。
客觀地說,這場來勢兇猛的調查主要是四個因素促成:一是經濟不景氣,美國貿易保護進一步抬頭;二是中國威脅論的政治因素作祟;三是美國大選的需要;四是中國公司自身在管理運行透明上存在著太多問題。
當作為小政府、大社會,有著完整法治體系的美國,即使想完成一個涉及兩個世界最重要經濟體核心利益的陰謀,卻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即使華為中興的崛起威脅了其國家利益。
從第一輪調查的情況看,這是徹頭徹尾的陽謀。
美國國會有意地回避的企業單純的市場技術競爭,卻將話題直接引向中國民企的現行管理體制,對公司內的黨委和工會職能表示了偌大的興趣,并矛頭直指這兩家企業的財務、管理透明,并主攻其融資渠道。而華為拒絕說明該公司與幾家中國國有銀行的關系。再比如華為沒有提供明晰、完整的有關公司結構和決策過程的信息。
他們的潛臺詞很明確:這兩家公司涉嫌在政府和官辦商業銀行的支持下,與美國公司展開不正當競爭。
在體制轉軌大背景下,中國民企要想獲得成長在特定歷史時期內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因此在治理結構上難以完成現代公司的塑造直到今天,即使成長為華為中興,也很難說這些公司能擺脫權力的護佑,迎來了獨立日。
在華為中興沒有真正壯大成西方公司的主要對手,危及其國家利益,雙方倒也本著雙贏的原則相安無事,而我們對內也經常拿出中國特殊國情為自己辯護其實,在國際貿易的舞臺上,只有WTO,是不存在特殊國情的。
美國國會殺到家門口的很多追問,是華為中興無法回答的。如果政府出面,又會進一步鉆入人家的圈套。
其實,美國政府和國會對自己企業的支持是一種常態,比如在好萊塢大片縱橫世界的過程中,美國國會甚至中央情報局都居功至偉。
之所以這樣,除了霸權主義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老美實現了法治框架下的政企分開,因此可以理直氣壯地為企業提供各種服務。
貿易戰本來就不是企業能左右的。即使面對很多體制的滯后和被動,中國政府必須出面。比如利用WTO規則去幫企業維權,甚至可以收拾下思科。
但長遠看,中國民企加速市場化變革是根本。
華為中興給我們的一個深層啟示是:過去老美總是拿中國國企下刀,現在竟然輪到民企了,沒承想民企竟也是準國企。因此,通過推動體制變革,真正政企分開,權力推出微觀經濟運行已時不我待。
祝福華為中興。祝福中國經濟。
推薦閱讀
卸載360聯網和不聯網的確有差別,但是并不是360遠程操控。而360安全瀏覽器產品總監陶偉華也強調,此功能是在9月20號之前加入的提一個正常的程序系統。但是如果是9月20號之前的版本無論聯網不聯網都不會有提醒。并且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石述思: 華為中興抗美勝算幾何?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21229/11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