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消息,近日,亞馬遜中國聯合國際著名市場研究機構GFK發布了家電行業半年度報告,揭示了中國家電網購新趨勢。家電業的興衰與眾多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由于2009-2011年房地產市場的極度萎靡,家電行業整體進入近十年來的低谷期。隨著2012年經濟形勢整體拉升,家電行業的發展逐步呈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特別是隨著國家出臺了家電下鄉和節能補貼的新政策,以及電商企業的快速發展,直接刺激了2012年家電行業的整體發展。據工信部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8月家電行業累計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8.2%;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10.5%;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3%;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長19.5%。
小家電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隨著傳統大型家電在技術革新、商品材料方面發展速度放緩,以及近年來家電市場的不斷飽和,冰箱、洗衣機、空調和電視等大型家電商品市場總體利潤率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而隨之興起的小家電商品日趨成為家電行業一股生力軍,其市場表現和利潤規模都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由亞馬遜中國聯合國際著名市場研究機構GFK的半年度報告可見,截止到2012年6月,剃須刀、電飯煲、榨汁機、吸塵器、空氣處理器、電熨斗、吹風機等主要小家電商品銷售額和銷售量均有大幅度的增長,特別是凈化器商品增長幅度接近300%。
在剃須刀類別,飛利浦品牌一直占據著絕對的霸主地位。特別是亞馬遜中國與飛利浦品牌直供的模式直接拉升了其在亞馬遜網站銷量,銷售額占據了整個剃須刀品類69.9%。而作為小家電品類中電飯煲商品,美的和蘇泊爾兩大品牌占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隨著格蘭仕電飯煲的營銷投入,其銷量已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亞馬遜中國銷售數據顯示格蘭仕品牌一度占據近19%的份額。
品牌領地清晰,商品價格敏感
從國內家電品牌的發展來看,海爾、美的、格力、創維等國內知名品牌牢牢占據著家電行業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其品牌的銷售額和銷售量均呈現出明顯的階梯式差異化發展。從此次亞馬遜中國與GFK的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格力憑借其專業化的形象牢牢占據著空調市場的頭把交椅;而海爾冰箱、洗衣機則依靠多年來的品牌耕耘占據榜首位置;平板電視則由創維、海信、TCL幾家巨頭平分秋色,競爭非常激烈。不僅如此,隨著近年來日系電子商品的整體衰落,索尼、松下、三洋等原本家電行業的日資巨頭由于換帥、裁人、減薪、并購等重重問題,其固有市場份額也在慢慢被韓系品牌三星、LG所蠶食。
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同樣也反映在商品的價格上,從生產企業到渠道銷售再到消費者,商品價格已經成為商品購買的直接驅動性要素。而作為以“天天低價 正品行貨”為品牌承諾的亞馬遜中國憑借其更加優惠的價格,家電頻道迅速成長和壯大,已成為消費者購買大型家電的重要渠道。
節假日促銷成為家電銷售必爭之際
家電商品購買具有明顯的季節特征,而作為耐用類消費品,節假日的促銷活動往往會在銷售上帶來明顯的增長。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節假日商業促銷模式的成熟,家電類商品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于在節假日優惠活動期間購買大件冰洗類商品。
通過調研報告可以看出,十一國慶假期的促銷活動將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家電企業整個下半年的銷量。亞馬遜中國作為國內重要的綜合類電子商務平臺,其家電類的商品銷售也直接反映出節假日促銷活動對于消費者的顯著刺激作用。僅今年十一國慶節期間,亞馬遜中國家電頻道共計銷售3.2萬件商品,銷售額超過5千萬元。
電商平臺銷售額明顯提升
當大眾還在口誅筆伐8·15電商企業“價格戰”無序競爭之際,卻不能否認一個事實:電子商務平臺已經成為消費者選購家電商品的主要渠道。線上網絡平臺與線下實體店的價格對比已經成為消費者購物前必做的“功課”。
GKF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家電商品網絡銷售量增幅達218%,以電視類商品為例,價格集中在1800——3000元之間的商品銷售額已經明顯超越了其他平臺家電類商品;同樣,亞馬遜中國銷售的家電類商品中,這個價位的電視商品的銷售額也是最大的。由此可見,網絡已經成為家電商品,特別是中低端家電商品購買的重要渠道。
從亞馬遜中國近年發展來看,家電類商品已經成為其重要的業務品類,合作商品品牌和品類還在持續不斷的擴充中。亞馬遜中國品牌直營率達到80%以上,基本覆蓋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家電品牌,如索尼、夏普、三星、海信、康佳、海爾、美的、西門子、松下、三洋等知名家電品牌都已經將亞馬遜中國作為中國市場的長期合作伙伴,其商品在亞馬遜中國的銷量已呈現出連年遞增的趨勢。
推薦閱讀
京東方公司宣布,其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五路的第8.5代TFT-LCD生產線正式投產,這是國內首個投產的高世代面板生產線。 京東方北京8.5代線主要生產26英寸至55英寸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用顯示屏,設計產能為9萬片玻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亞馬遜中國家電行業2015年破千億元規模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