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困擾多年的“缺屏之痛”即將緩解。6月29日,京東方8.5代TFT-LCD生產線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點亮投產,這是中國大陸首條自主設計與自主建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線,這也意味著從1.8英寸到55英寸全系列主流液晶面板自此實現了國產化。
“到今年三季度,面板價格將止漲!眹鴥葘iT從事面板行業研究的咨詢公司——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認為,隨著京東方8.5代線的投產及三季度大量開出產能,加上京東方合肥6代線和中電熊貓南京6代線產能良品率逐步提升,預計到今年9月份,國內面板廠出貨規模就可滿足國內需求量的三分之一,面板本土化制造規模迅速擴大,增強了中國電視廠商的議價能力,有利于維持面板價格的穩定。
在持續十二個月的“跌跌不休”之后,面板廠商正小幅調漲主流尺寸價格,京東方8.5代線投產為第三季度面板價格調漲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京東方8.5代線主要生產26英寸至55英寸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用顯示屏,設計產能為9萬片玻璃基板/月,達產后,將實現年產液晶顯示屏1300萬片,年產值近200億元。該條高世代線的投產動搖了由日、韓、臺企業組成的全球液晶面板“鐵三角”格局。目前,以三星和LG為代表的韓系廠商占據全球液晶面板市場近50%的份額;以奇美和友達為代表的中國臺灣面板制造商占40%左右;以夏普為代表的日本企業占據了10%左右市場。此后,京東方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場的份額將由2.3%提升至8%左右,出貨量排名提升到全球前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液晶面板市場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這也是此前有媒體猜測是韓、日企業有意拉低液晶面板價格以打壓京東方等中國企業的主要原因。
“談獲利為時太早”
對于下游彩電整機企業而言,面板止漲是件喜事,但對于京東方這樣的上游面板廠商則非幸事。
京東方2010年年報及2011年第一季度報雖然仍是虧損,但大部分機構認為京東方“最困難的時期即將過去”。“自2008年投資180億元建設合肥6代線,2009年投資280億元建設北京8.5代線以來,承受了巨大的運營和財務壓力,隨著2010年4季度合肥6代線投產、2011年3季度北京8.5代線投產,公司巨額投資終將開始獲得回報。”
但群智咨詢李亞琴表示,從現在的市場情況看,京東方談獲利還為時太早。今年第二季度以來,三星、LG等面板商的產能利用率都在90%以上,受累于歐洲債務危機,北美、歐洲市場今年低于年初預期,中國市場也只是剛剛符合預期,而到今年年底,隨著華星光電8.5代線的投產以及中電熊貓6代線良品率的提高,本土一下子多出2條8.5代線和一條6代線,面板供求關系發生改變,價格上行可能性不大。同時,目前32英寸液晶面板價格為148美元—150美元,低于面板總成本。這些都將為京東方的盈利帶來障礙。
雖然如此,李亞琴依然看好京東方8.5代線的積極意義。上游面板供應增多,但因下游彩電廠商與京東方采用人民幣交易,起碼可以節省3%進口關稅,相當于京東方擁有了價格優勢,會推動京東方液晶面板的銷量,提升國產面板在32英寸等主流面板市場的份額!斑@意味著本土面板及本土彩電企業話語權的增強!崩顏喦僬f,雖然玻璃基板、彩膜等液晶面板關鍵零部件目前依然被國外企業壟斷,本土面板企業對外依賴程度高,但韓國及臺灣此前走的也是先引進面板技術再探索材料生產技術的路徑,從這個角度看,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貢獻不可忽視。
一體化制造新模式
京東方執行董事兼總裁陳炎順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透露,“8.5代線主要產品開發進展順利,已與海爾、海信、創維、康佳、長虹等國內品牌廠商簽訂了合作開發產品意向書!
今年4月三星與TCL宣布以交叉持股的方式在高世代面板項目上進行合作,此前LGD與創維在廣州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上達成合作……面板商與下游彩電廠商捆綁合作正成為行業新景觀。
雖然此前已與冠捷達成戰略合作,但陳炎順表示,8.5代線滿產后在年產1300萬臺顯示屏中,只供給冠捷300萬臺,京東方自留300萬臺做自有品牌彩電,余下700萬臺供給上述彩電廠家。
基于目前的行業格局,面板廠商與彩電整機廠商正突破此前的單純買賣關系,走向技術、資本層面的合作。李亞琴將之描述為“玻璃基板進去,整機出來”的“一體化制造”新模式。京東方與冠捷就已展開了后期模組制造環節的合作,上下游雙方都節省了成本。
隨著液晶面板國產化程度的提高,彩電產業將不斷發生新變化。
推薦閱讀
繼上周五就iPhone 5引入問題首次公開表態之后,國內運營商隨即開始包括培訓、適配在內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同時,此前曾獲iPhone4、iPhone4S零售渠道首銷的蘇寧日前也頻頻動作,似乎也在為 iPhone 5開售倒計時做最后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方8.5代線投產液晶面板三季度止漲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