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商領域硝煙不斷,競爭越來越白熱化。臨近年終,各大電商之間的火藥味已愈來愈濃,淘寶、京東、凡客等或借洋節或以店慶為名,再次祭出促銷大旗,開啟血拼大戰,以期在年終收獲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競相搭車洋節日
節假日已經成為商家必爭的銷售市場,電商領域也不例外。臨近歲尾的11月,萬圣節、光棍節、感恩節等洋節日扎堆兒,為促銷找到了名正言順的噱頭,更成了提升全年銷售業績的最好時節。
記者發現,近兩年,光棍節甚至比國慶、元旦、春節等傳統節日還熱鬧。今年,電商們的促銷大戰從10月中旬就已經開始打響。全店3折包郵、5折封頂、下單送紅包、派發優惠券……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在電商網站上鋪天蓋地。粗略估算,這些電商為迎接這場促銷大戰,準備了數十億元的商品。天貓今年參與光棍節促銷的商家數過萬,比去年的約2000家增長了5倍有余,促銷產品覆蓋服裝、日用品、家居、3C數碼等產品,品種異常豐富。
在電商積極備貨、先后推出促銷計劃的同時,各大快遞公司也在為“雙十一”促銷做準備,宅急送、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都在近期招募新員工,以應對光棍節可能出現的“爆倉”情況。
就此,省商聯會有關人士指出,11月其實是一年中的零售業淡季,但由于依附于獨特的網絡文化體系,加之網購突破了地域、時間的限制,以及不可比擬的產品豐富度和促銷力度,因此,“光棍節”被打造成了一年中反季節銷售的高潮,成為網上商城最重要的促銷季之一。
零售門店“被電商化”
面對來勢洶洶,戰線越拉越長的網購大促,線下的傳統商場也坐不住了。為從網購巨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各大實體商家紛紛試水“線上線下”協同作戰,如北人集團的“北國如意購物網”,國大商業連鎖自建的“愛購商城”等。
記者從省會多家商場的品牌營銷人員了解到,這種協同作戰的模式不僅存在于“官方”,為追求業績,實體店店長和營業員也會“私下”悄悄發展線上客戶。一位常年代理中老年某品牌服裝的店長告訴記者,她自己也在淘寶上開了店鋪,每當換季要更新衣櫥或有新品上市的時候,該店許多熟客都會在網上店鋪瀏覽一番,看好款式之后,直接拍貨付款。
“一般情況下,網店的價格比實體店的促銷價格還要低。”一位品牌代理商說,電子商務幫助門店擺脫了傳統商業的種種束縛,加之網上平臺品牌和巨大的人氣,讓很多傳統零售門店更看好這種“兩條腿”走路的模式。
傳統零售門店“被電商化”正在成為一種潮流。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趨勢與目前國內零售業普遍面臨的高庫存和勞動力成本高等問題息息相關。相關商業研究發現,以往一個位于中心城市的大型家居賣場可將營業范圍輻射至周邊50公里內,但現在的趨勢是,將這個大型賣場縮減為一家實體小店,不必開在租金昂貴的一線城市,只需開在一個小城市里,其營業輻射范圍可以到1000公里。
網民呼吁促銷實惠些
網絡購物的消費形態得到越來越多網民的認可和認同,不再是80后、90后專屬消費形式,很多中老年人也紛紛加入到網購大軍中。但面對形形色色的促銷盛宴,很多網民還是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選擇。特別是今年夏天在電商促銷大戰中爆出的虛假打折、被退款等事件,讓不少網民心有余悸,不知商家是真的“賠本賺吆喝”,還是“借吆喝多牟利”。
一位經營內衣的淘寶店主楊女士向記者坦言,網上商品定價有相當大的彈性。同一款內衣,定價可以從三四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一些不愁賣的款式,店主沒準會借著光棍節打折促銷的旗號,賣得比平時還貴。有的同行為了躲避監管,會在光棍節來臨前一段時間,把商品價格抬上去,這種先抬高價格再打折的手段,一般網民很難發現。
還有很多網民發現,電商們派送的優惠券、紅包等,在使用過程中有很多限制條件。有的優惠券不能與其他優惠活動同時使用,退貨時優惠券不予退還;有的紅包,則需要訂單滿一定金額后,才能使用。“其實,這就是讓人多掏腰包的誘餌。”一位網民直言道。
面對網民的諸多質疑,電商們此次做出了誠意表態。淘寶稱,一旦發現商家存在虛抬價格再打折的狀況,會將其清出11·11購物狂歡節的官方活動,還會對商家進行扣分處罰。國美網上商城亦表示,對虛假促銷“零容忍”,在做低價促銷的同時會關注商品質量、物流配送、退換貨和售后服務等更深層次的用戶體驗。
而資深網民們在應對“假吆喝”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網購經驗。省會白領王曉雯說,光棍節促銷一般都在當天0點開始,但具體的促銷商品會在11月5日左右就公布,她先將看中的商品放入購物車或預購,到活動開始后統一付款。
“為防止商家在促銷中先提價后降價,我從現在開始就記下心儀商品的價格,到促銷開始后再比較是否真正優惠。”就讀于河北科技大學的小李說。
推薦閱讀
你感受到了嗎,冬天已來!如果每天早晨起床都能喝一杯熱騰騰的現磨豆漿,是不是一件很nice的事情?如果每晚睡覺前都能讓爸媽泡一泡腳,幫他們按摩一下腳底,老寒腿說不定就不再犯了!親愛的好好先生們,有沒有發現老婆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歲尾網購開啟促銷旺季 電商硝煙再度點燃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