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公布強勁經濟數據提振,銅期貨結束了連續四個交易日的下跌行情。這一消息也提升了市場的預期,即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會增加銅進口量。
紐約商品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部(Comex division of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交割的合約價格上漲12.35美分,至每磅4.1540美元,漲幅3.1%。這是自5月31日以來最高的結算價格。
周一銅價跌至兩周來的低點,因市場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會沖擊其對銅的需求。
但是中國政府周二公布的工業增加值數據略好于預期,5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上升13.3%。
TD Securities大宗商品交易策略主管梅萊克(Bart Melek)說,中國的存貨水平較低,工業需求穩定,未來中國的進口量可能會更加穩健。
過去六個月中國銅進口量減少,這是中國政府抑制通脹的一個副作用。信貸收緊令工廠管理者難以籌資用于進口銅,只好轉而動用國內庫存。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的分析師斯諾登(Nicholas Snowdon)說,到7月份我們將看到銅進口量穩步上升。
銅進口量按月降幅已經收窄,預示著即將出現小幅增長。5月份銅進口量較4月份減少3%,明顯低于4月份17%的降幅。
若不是擁有緩沖庫存的話,中國會更早增加銅的進口量。
大宗商品交易商Mitsui Bussan的賤金屬分析師列儂(Justin Lennon)說,中國的消費量占全球銅產量的40%。這么大規模的消費量不可能一點庫存都沒有。
在中國去年積累的庫存中,有一部分是金屬行業之外的企業購買的。這些企業利用銅做抵押品向銀行申請低息貸款,以繞過緊縮信貸的各種措施。今年4月中國政府堵住了這個漏洞。
大部分存貨銅都存放于上海的保稅倉庫中。麥格理銀行(Macquarie Bank)分析師估計,近幾周來上述庫存從高峰時的65萬噸下降至50萬噸。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6月16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科技大學近日宣布研發出一種能讓空調節能達74%的太陽能玻璃材料。 據悉,這種太陽能節能玻璃結合發電、高透光性、抗輻射、夏季隔熱與冬季保暖功能,表面更透過納米處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銅期貨結束四連跌 因中國需求有望回升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