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強震發生后,原本計劃一個月后逐步復產的眾多電子廠商在4月的幾次余震中再度受挫,瑞薩、爾必達、尼康、夏普等大批日本本土企業在震區的廠房被迫停產或減產,恢復時間最早也要延至5月。由于日本地震和海嘯引起的對相關供應鏈的持續影響,研究機構已經調高了2011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預期,但中國半導體廠商卻很難從中分杯羹。
4月7日,日本宮城發生里氏7.4級地震;12日,福島和茨城兩縣以及千葉和長野兩縣又相繼發生里氏6.3級大規模地震,余震不斷使得多家日本本土電子企業相繼減產或停產,其中包括全球微控制器晶片造商龍頭瑞薩位于日本北部的四座廠房,全球第三大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晶片造商爾必達位于秋田縣的一座廠房,以及索尼、佳能、尼康、以及夏普等公司位于震區的廠房。
根據塞迪顧問報告顯示,日本半導體芯片生產線在本土分布較廣,其中在地震直接影響的區域(宮崎、巖手、福島、秋田四縣)內,共有18座芯片生產廠,包括12英寸廠1座、8英寸廠7座、6英寸廠7座、5英寸及以下芯片廠3座。這些芯片廠的合計產能約占日本半導體總產能的20%,占全球總產能的4%左右。
但同時也有部分廠商處于觀望狀態。記者昨日從康寧獲悉,雖然夏普在第一時間將液晶面板生產線“暫時性減產”的消息告知康寧,但康寧設在靜岡與酒井市的玻璃基板廠產量將維持不變。“我們自身在日本的工廠并未受到影響,而對于下游廠商的復產情況我們會進一步監測。”該人士透露。
受日本地震和海嘯引起的供應鏈連環的持續影響,研究機構已經調高了2011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預期,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最新的研究預計,由于日本地震和海嘯引起的供應鏈連環影響推高重要存儲設備的價格,2011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預計達到3252億美元,增長率預計達7%;而此前的預計僅為3201億美元和5.8%。
“但中國企業短期受益不大,甚至反而可能受到沖擊。”i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告訴記者,這是因為日本的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定位相對高端,是國內廠商暫時無法替代的環節,很難同韓國等國廠商一起共享訂單轉移的蛋糕;相反,本土中小規模廠商在原材料采購上更可能遭遇暫時性短缺。但另一方面,這可能對中國未來承接日本高端技術轉移帶來契機。
推薦閱讀
奧運粉絲們在冰與火的交織中享受著2012倫敦奧運會帶來的激情與快感。英國倫敦碗中國體育健兒們決戰奧運之巔,孫楊、林丹、吳敏霞紛紛登頂冠軍寶座,讓在電視機前觀戰的國人驚喜連連。但讓國人的激情空前釋放的不僅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廠商受困余震復產延期中國企業難受惠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