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強北·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華強北電子市場綜合指數突破百點大關收于102.4點,較上周漲幅為4.52%,為三年來最大單周漲幅。有分析人士表示,日本“3·11”地震對華強北電子市場綜合指數波動影響很大。在華強北電子市場綜合指數四大成分指數中,電子元器件指數漲幅最明顯,本期指數從14日的102.47點,上漲至110.53點,漲幅為7.87%,為3年來之最。
價格指數上漲下的電子元器件產業鏈境況究竟如何?
最大的不確定性:
產業鏈的訂單
從記者調查采訪的情況來看,日本地震對電子元器件產業鏈的影響并不嚴重,但也并不是剛開始時有些人認為的利好。總的來說,日本地震帶來的主要的不確定性就是產業鏈的訂單。既包括設備訂單,也有下游的需求訂單,這些都要發生變化。而很多企業現在都是滿產的狀態,甚至排得非常密,這樣一變動,他們可能就要重新調整生產計劃。
李怒放告訴記者,日本產品種類雖然少,但都是非常關鍵的部件,像觸屏生產里用到的原材料,如靶材,日本的質量、工藝、節能性都比較好,成本節省方面比較有優勢。所以,大家一般就會首選日本的這些原材料。而現在這些原材料的生產受地震影響后,訂單就要轉移。但大面積缺貨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因為日本的廠商有很多都在中國大陸設廠,特別是產量大的一些原材料。
此外,生產線和生產設備這些高端的生產設備受影響也比較大。李怒放指出,在產業鏈上,中國國內的企業與日本的企業重疊的部分并不是很大。這些高端設備其他地區也都不太能達到相應水準,除了日本,就只能向歐美廠家定制。現在日本不能供貨,大家就會選擇歐美設備。如此,不僅進貨成本上升,進貨時間也拉長。
上市公司影響尚待評估
此次產業鏈變動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也似乎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大。
此前有分析師與記者交流時認為,那些與日本業務往來比較密切的企業都會受到影響,像歐菲光(002456.SZ),它的前五家供應商和前五家客戶大多是日本企業。但據歐菲光董事長兼總經理蔡榮軍介紹,日本地震后公司的采購和銷售部門一直在和供應商和客戶溝通,截止目前為止,未受到任何影響。蔡榮軍還稱,公司將密切關注事態的擴散和影響,并將隨時公告。
雖然中國與日本在產業鏈的區割較大,但還是有一些個別重疊能替代的公司。但對于這一利好,有些最初被寄予厚望的有望獲得日本下游客戶訂單轉移機會的企業,在與記者的溝通中卻表示并非如此。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新一輪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實施無疑會給寒冬中的家電業帶來些許暖意。或許為了借政策的東風,同時也為了體現其在家電全產業鏈上的技術實力,2012年6月5日,四川長虹在北京向媒體展示了包括平板電視、空調、手機、冰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子元器件供需波動上市公司影響尚待評估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