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網上價格戰已經偃旗息鼓,但實體店家電賣場價格戰仍在繼續。多位行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99%家電銷售還是在線下,線上只占1%,預計會有大量的線下企業涌入電商領域,這種不對稱格局將會逐步改寫。蘇寧、國美等傳統零售商的開店速度可能放緩,大量線下實體店業務也將出現萎縮的可能,線上線下同品同價只是時間問題。
有人預言,受到價格戰強烈沖擊,線下實體店業務會大量萎縮。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認為言之過早,此番電商價格戰還不足以帶來模式的顛覆,他認為,在電商行業崛起的背景之下,線下零售業絕對沒有走向黃昏。從全球趨勢來看,線下零售業未來發展是樂觀的。
價格:
線上線下相差10%
在電商價格戰酣斗之時,國美祭出的“線上線下同價”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京東的殺傷力。國美宣布,全國1700多家門店調整價格,直破網價。但實際上,很多家電生產商用同商品不同型號的做法,防止消費者比價,同樣的商品,價格至少相差10%。
經過記者的體驗,事實上,供應商有意識將產品型號區隔,更多時候讓這種比價顯得意義不大。比如一些貼著“線上線下同價”標簽的家電產品,經過比對網上價格,確實相同。但那些沒有貼標簽的產品,價格依然高于網價。另外,線上線下產品型號的重疊率很低。
成本:
進貨價差不超10個點
電商價格大戰迫使傳統連鎖企業進行線上線下融合。孫為民直言,線上線下同品同價只是時間問題。
談到價格戰帶來的賠本問題,京東商城CEO劉強東表示,拼的其實是成本,各家進貨價差不多,不超過10個點,但是成本卻可能超過10個點。京東商城成本只有6%,決定最后勝負的是誰的成本更低。他表示,國美、蘇寧大家電有25%的毛利率,所以要選擇大家電開戰。他還認為,蘇寧、國美線上毛利率跟京東一樣,相差只有5%~6%。
而國美、蘇寧并不認可“線上渠道更具成本優勢”的說法,孫為民對本報記者指出,目前蘇寧線上業務的成本在8個點,確實比實體門店低2個點左右,但是當實體門店的銷售保持在30%的增長速度時,線上線下的成本幾乎相同,差別很小。
推薦閱讀
昨天,京東商城就發改委調查8月15日價格戰一事作出回應,稱處罰確有其事,價格戰當天京東商城有部分商品沒有達到零毛利,并于昨天晚間發表道歉聲明,向消費者致歉。蘇寧、國美昨天也表示,發改委已經到公司了解情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線下主銷格局將改寫 網上或難覓實惠價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11229/126556.html